折腾一大圈,陈安邦总算在下午五点多一点到达了名义上离开半年,实际上却是阔别多年的小镇石牌,这个时期石牌还是皖河明珠还是怀安的县城,等到京九铁路开通之后,县里的主要领导班子就以石牌位置偏僻交通条件不好为由将县城搬迁到有高铁站的高河埠,虽然高河埠在升级为县城之后发展的有多好陈安邦不太清楚,但是石牌镇的没落却是陈安邦后世亲眼所见的。
这个时期的石牌还是比较热闹的,虽然只有几条主要街道,而且一到雨季就有洪涝的危险,但是石牌人对周边乡镇的优越感还是非常强的,中心路和建设路等主要街道上人群往来如织,不时可以看到挑着担子的小贩穿街走巷,不像后世只有过年时才有点车水马龙的样子,平日里街上门可罗雀。
下了汽车,陈安邦迈步走在小镇的大街上,斑驳的柏油路面仿佛对陈安邦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宜塘路池塘边上的候车区,原本是许多三轮车上客下客的地方,因为天比较晚了,等陈安邦到达时已经空无一车了,难道真的要走路回去?陈安邦吓得摇了摇头,二十里路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正犹豫着,肚子饿得咕咕叫了起来,陈安邦笑了笑,就算要走路也得先吃饱饭啊。
中心路边的小餐馆,陈安邦站在门口看着店里墙上的菜单,上面只有菜名没有价钱,陈安邦心想要一个炒菜再加米饭就行,这个季节石牌的名菜芹菜芽没有上市,那个需要过年时才会有,所以陈安邦就点了个简单的小炒,和店主说好了加上米饭一共五块钱。
由不得陈安邦不谨慎,因为陈安邦从小到石牌来都会被家里叮嘱再三,与石牌人打交道一定要先讲好价钱,要不然他们也是会讹人的,不要以为38元的大虾就是青岛特产,反正在石牌的农贸市场想买到足斤两的东西也是不太容易的事。
所谓的小炒,一般就是时令的蔬菜再加上豆干切丝一起炒肉丝,石牌地区的豆腐干一般叫做酱干子,切成细细的丝之后,配上芹菜、白菜之类的时蔬切丝,再加点捏过了淀粉的肉丝和青椒丝,加点猪油爆炒,好吃又下饭!
不过在石牌吃饭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米饭随便添不要钱,虽然石牌人做生意很油滑,但是在约定俗成的规矩面前一般还是没有人敢破例的,就在陈安邦吃完两碗饭准备再加一碗时,从外面进来一个高个子年轻人,对着老板喊道:“来碗肉丝面,再加个子鳖!”
说罢就进来找了个座位坐下,坐下看陈安邦吃得正香不禁打量了一眼,陈安邦也好奇看了看他,两人不禁异口同声说道:“怎么是你啊!”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