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边找了一家拉面馆,陈安邦要了份大肉面吃了起来,当然按惯例是不要葱花香菜,陈安邦在滨城生活多年,许多饮食习惯都随了过来,唯有生撒的葱花香菜是真心吃不惯。
这个时期一碗汤面不过五角到八角钱(分大小份),同,肉面也不过两块钱左右,开家面馆糊口可以,想要致富还得几年,等到两千年以后物价上涨,一碗大肉面十元以上,那么开面馆可能就是比较不错的项目,毕竟是现金流比较充足的事业,不过这些项目对于陈安邦都有些小气了。
投资和占用人力都不算太小,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效益,可复制性也不是太强,虽然后世的面馆比比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天价菜品,但是没有一家靠卖拉面能够上市的,这点上还不如做包子,后世陈安邦的老乡可是通过做包子馒头在沪股成功上市,号称华夏早点第一股。
卖早点上市那个哥们儿这几年应该也在滨城做装修,后来滨城活不好干去了沈城,因为手艺实在是一般,在沈城也不好混,最后没办法跟其他老乡去了沪城做包子,真是“树挪死人挪活”,在装修行业混不出头的人竟然在早点行业打下了一片江山。
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陈安邦只有靠一边胡思乱想来解决吃面时的无聊,陈安邦比较厌倦那种等待的无聊,特别是现在这种没有手机随时能够上网冲浪的年代,而有了智能机之后,陈安邦最讨厌的就是理发了,因为理发时也是无聊的等待理发师摆弄你的脑袋,而且还要付费听从人家的摆布。
吃完面付完钱陈安邦从桌上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嘴,看了看手上那吹弹可破的纸巾,陈安邦叹了口气,这个年代真是处处是商机,只是没有金钱与人脉来开拓。
坐上公交车直奔三八广场,看着窗外老旧的城市街景,陈安邦一边看一边将脑海中后来的城市景象对照,确认哪里会拆迁,哪里又没有改变,就这么晃荡到了鲁迅路附近,下了车之后走了几分钟就来到了铁路文化宫,与门卫大爷说了声找王洪兵王经理,门卫直接就让陈安邦进了大楼。
来到后楼时看到张小敏已经到了,正在楼下和王亮说着话,王亮看到陈安邦过来也非常高兴,毕竟年轻人尤其是搞艺术的谁不希望自己有首代表作,以前唱别人的作品是没得选,现在机会终于来了这怎么不让人兴奋。
“陈老师,你过来了?”王亮迎了上来向陈安邦伸出了手,陈安邦被他的热情搞得有些不太适应,但是也顺其自然的与他握了一下,随后拍了拍王亮的肩膀说道:“王总今天在办公室吗?”
王亮当然知道陈安邦要找的王总不是自己而是父亲王洪兵,虽然陈安邦与自己年纪相仿,但是交往中王亮感觉自己好像小了一辈,这也正常,谁让王亮自己没有资本来买陈安邦的作品呢?如果是他自己付费的话,那么陈安邦自然就是与王亮交谈了,所以地位是自己挣来的,靠别人捧是捧不出来的,关键时候还是要自己上阵才行。
陈安邦跟随王亮来到总经理办公室,王洪兵依旧坐在他那大班台后面的老板椅上,见陈安邦进来王洪兵也没有起身,只是坐得端正了一些,旁边沙发上还有两位中年人,一男一女,看起来应该是王洪亮请来负责掌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