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长安。
一道征兵令从皇宫发出,由一名名传令兵发往关中各处。
一时间,关中大地犹如被激活一般,道路上随处可见从三五成群,手拿唐刀,身背弓箭的士卒。
大唐现如今依旧是沿用的前隋的府兵制,采用兵农结合的形式,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由各地折冲府管理。
而中央朝廷则以十二卫遥领天下675个折冲府。
大唐这个战争机器正在缓缓露出锋利的獠牙。
.....
襄城王府,行云阁。
“少爷,宫里来人了,夫人请您去前院”,碧月风风火火的跑进书房,对躺在躺椅上的李皓急声道。
“宫里来人干什么?”李皓起身面露疑惑。
“哎呀~,少爷,您赶快动身吧,这次来宣旨可是张内侍呢”见李皓坐在躺椅上没有动作,碧月急忙开口催促。
“张阿难?”李皓惊讶出声。
‘通常宣旨这种活儿,一般都是派宫里的小太监出来的,但这次却是张阿难这个李二的贴身大太监亲自跑这一趟,恐怕又是给李二传话......’。
一念至此,李皓翻身落到地面上,向前院疾步而去....
“哎~,少爷,您等等碧月呀~”见李皓一言不发的向前院走去,丝毫不理会自己,碧月一跺脚,也快步跟了上去。
前院。
一炷香的时间悄然而过。
“夫人,小王爷还没到吗?咱家今天要去的地方,可不止你们一家呢”张阿难脸色不渝地看着王氏。
“张大监稍安勿躁,皓儿已在来的路上了”王氏也不生气,微笑开口道。
就在这时,
李皓的身影出现在了两人面前,身后还跟着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的碧月。
“张大监,让您久等了,是小子失礼了”,一看到张阿难,李皓连忙拱手施礼,歉意出声。
“你这小子,真的让咱家好等,赶紧的吧,咱家还要赶着去下一家呢”张阿难笑骂道。
见张阿难脸上的不悦之色消失,李皓心下暗松一口气,这才不好意思的看向王氏。
“好啦,臭小子,赶紧接旨吧”王氏食指戳了戳李皓的额头,没好气得出声。
李皓点头,神色一正,和王氏一起站在张阿难对面,躬身听宣。
张阿难缓缓打开明黄色的圣旨,朗声道“今有子李皓,仅总角之年,便有为国尽忠之心,保家卫土之志,朕心甚慰,现特赐精钢横刀一柄,汗血宝马一匹,铠甲一副,以资激励,愿尔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为国建功,钦此!”。
“臣,谢陛下!”李皓微微低头,高举双手,接过圣旨。
由于李皓现在朝中有职位在身,自称臣也是理所应当。
“嗯...,后生可畏呀”张阿难把圣旨交给李皓后,不由赞叹一声。
随即向后挥了挥手,三名金吾卫跨步而出,把赏赐的刀,甲,马,依次展现在李皓面前。
刀和甲,李皓并没有什么惊艳之感,只是比寻常的刀,甲精美了一些。
唯一让李皓移不开眼的便是那匹汗血马。
这马比寻常的马匹小一些,应该算是小马驹,但是依旧无法掩饰其神俊,只见其通体黝黑,鬃毛明亮,四肢肌肉分明,眼神灵动。
李皓忍不住上前轻轻抚摸起了这小马驹,一开始,它还有些反抗,但是慢慢的竟开始顺从起来。
“它可有名字?”李皓看向一旁的金吾卫道。
“请小王爷赐名”那金吾卫看了一眼张阿难,见其微微点个头,金吾卫这才沉声开口。
李皓微微点头,上下打量起这小马驹,思索片刻后,“此驹全身漆黑如墨,四肢矫健,应是来去如风,便叫你墨影吧”。
“嘶鸣~”李皓话音刚落,墨影一声马鸣响彻整个前院,似是很喜欢这个名字。
李皓见状,内心也是欣喜万分。
张阿难笑着点点头“好了,此件事了,咱家还要去下一家呢,告辞”。
说完,便带着一众随侍转身离去。
“送张大监”,王氏带领着前院的众人,把张阿难等人一路送出府。
送完张阿难众人,王氏面带微笑的看向李皓,
“皓儿,你此次上随军出征,小凤凰知道吗?”
李皓微微一愣,下意识的摇摇头。
“你呀~,既然你认定了人家,有些事还是应该让人家知道的”王氏没好气的瞥了一眼自己这儿子。
李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娘,你说我与李凰阿姐有可能吗?毕竟名义上,她还是我堂姐呢”。
“那又如何?又不是他李孝恭亲生的,到时成亲时恢复其本姓即可”,王氏翻了翻白眼,随口说道。
李皓不由眼睛一亮,心中大定,连出身五姓七望世家的王氏都如此说,那证明道德名分上应该不成问题。
强压下立刻去赵郡王府的冲动。
因为他还有要紧事要做,那就是给墨影配马鞍,马镫和马蹄铁。
倘若没有马鞍和马镫,以他那半吊子的马术,恐怕在战场上存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翌日,长安。
一道征兵令从皇宫发出,由一名名传令兵发往关中各处。
一时间,关中大地犹如被激活一般,道路上随处可见从三五成群,手拿唐刀,身背弓箭的士卒。
大唐现如今依旧是沿用的前隋的府兵制,采用兵农结合的形式,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由各地折冲府管理。
而中央朝廷则以十二卫遥领天下675个折冲府。
大唐这个战争机器正在缓缓露出锋利的獠牙。
.....
襄城王府,行云阁。
“少爷,宫里来人了,夫人请您去前院”,碧月风风火火的跑进书房,对躺在躺椅上的李皓急声道。
“宫里来人干什么?”李皓起身面露疑惑。
“哎呀~,少爷,您赶快动身吧,这次来宣旨可是张内侍呢”见李皓坐在躺椅上没有动作,碧月急忙开口催促。
“张阿难?”李皓惊讶出声。
‘通常宣旨这种活儿,一般都是派宫里的小太监出来的,但这次却是张阿难这个李二的贴身大太监亲自跑这一趟,恐怕又是给李二传话......’。
一念至此,李皓翻身落到地面上,向前院疾步而去....
“哎~,少爷,您等等碧月呀~”见李皓一言不发的向前院走去,丝毫不理会自己,碧月一跺脚,也快步跟了上去。
前院。
一炷香的时间悄然而过。
“夫人,小王爷还没到吗?咱家今天要去的地方,可不止你们一家呢”张阿难脸色不渝地看着王氏。
“张大监稍安勿躁,皓儿已在来的路上了”王氏也不生气,微笑开口道。
就在这时,
李皓的身影出现在了两人面前,身后还跟着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的碧月。
“张大监,让您久等了,是小子失礼了”,一看到张阿难,李皓连忙拱手施礼,歉意出声。
“你这小子,真的让咱家好等,赶紧的吧,咱家还要赶着去下一家呢”张阿难笑骂道。
见张阿难脸上的不悦之色消失,李皓心下暗松一口气,这才不好意思的看向王氏。
“好啦,臭小子,赶紧接旨吧”王氏食指戳了戳李皓的额头,没好气得出声。
李皓点头,神色一正,和王氏一起站在张阿难对面,躬身听宣。
张阿难缓缓打开明黄色的圣旨,朗声道“今有子李皓,仅总角之年,便有为国尽忠之心,保家卫土之志,朕心甚慰,现特赐精钢横刀一柄,汗血宝马一匹,铠甲一副,以资激励,愿尔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为国建功,钦此!”。
“臣,谢陛下!”李皓微微低头,高举双手,接过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