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海岛求生日志 > 第114章 造纸还是一个技术活

第114章 造纸还是一个技术活(1 / 2)

弯着腰,两只手一动也不敢动的端着那个抄纸器,两眼紧紧的盯着筛网里面的浆液,同时两眼不停的扫视着抄纸器里面两侧木头框架。

大概十分钟过去了之后,我才从慢慢渗漏的浆液表面看到了我在框架两边标注的记号。这个时候,我赶紧端着抄纸器尽量保持一个平面摇晃着,让此刻还存留在抄纸器里面的纸浆尽量的均匀平摊。

这一步,除了耗费体力和腰之外,也最考验技术。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纸张的厚薄不一。

如果收网时间太快了,那么形成的纸张就会太厚,反之就会太薄了。所以,我才事先就在抄纸器两边木头框架上面提前做了标记。

除了不同纸张厚薄的问题,还有就是同一张纸厚度不均匀更加难以控制和关键。

试想一下,一般人不会注意到两张纸的厚薄有什么不同,只要别相差太大了。但是,同一张纸的厚薄不一就会很容易被发现。

美观其实还是其次的,一张纸厚薄不一的话,用起来也会很不方便!这就是我在最后的时候,还要端着抄纸器轻轻的晃动一下的原因所在了。

从抄纸器里刚刚捞出来或者说刚刚从纸浆成为纸张的还是湿纸,只是半成品。下一步是进行压榨,也就是把刚刚捞出来的湿纸通过压榨的方式,尽量的压榨出湿纸里面的水分。

捞出来的湿纸,都是直接摞在一起的。就那小半锅的浆液,捞出来的湿纸摞在一起差不多到我腰部那么高了。

虽然都还是湿漉漉的,但也不用担心它们会黏连到一起。因为,在抄纸成功的那一刻,组成纸张的纤维就已经自动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组织。

关于这一点,我在第一次见到造纸的这个过程时,也是非常的担心,然后看到结果之后,就是感到特别的惊讶!

接下来,就是到了压榨的程序了,也是一个体力活,但也更是一个技术活。

因为压榨的话,需要比较大的力量。但是,这个事情我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所以提前制作好了工具。

我制作的压榨工具很简单,首先是把那一摞湿纸分开两摞,分别放进一个早早就洗干净的柳筐里面,然后在湿纸的最上面铺满同样洗干净的枫树叶子。接着,在枫树叶子上面再放上一个大石块。

随着大石块的压上,柳筐四周尤其是柳筐的底下就开始水流成河。我基本上就可以站在边上看着,而不需要继续卖大力了。不过,我为了加快压着的节奏,我直接盘腿坐在了那块大石块上面。

十几分钟后,我注意到柳筐里不再有水分流出。然后,就又按照同样的步骤,把另外一个柳筐里面的湿纸也压榨干了水分。

到了这一步,造纸的工序基本上也就算是完成了,当然,还有最后一步就是把这些湿纸晾干。

造纸的工序说起来,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个流程,但从早上开始煮料,到后来的打料、抄纸,再到这会天色都已经黑了不知道多久,中间除了匆匆忙忙的吃个简单的午餐之外,忙的连晚餐都还没顾得上。

不过,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的放心下来。在悠闲岛上,其实也是我人生第一次造纸已经可以宣告成功了。

本来最后一步晾干,我的计划是准备把纸张一张一张的分开之后单独进行晾干。按照这个方案的话,基本上一个晚上就可以完全晾干了。

但是,可能是刚刚压榨过程太给力了,我连着试了几次,这些压榨过的纸张竟然分不开。幸好,我知道晾干之后,它们自然就能分开,否则我就该痛哭一场了。

原本计划中,把这些压榨过的纸张一张一张分开,然后就晾晒到树屋的二楼室内去。那样,即使不把纸张压着也不担心会飞走。

现在既然没办法一张一张的分开来了,我也就直接把两筐装满了压榨过的湿纸的柳筐放在树屋一楼几个灶台的中间位置。毕竟,这里的温度要比其他地方高那么一点点。为了防止半夜最上面的纸张晾干了被风吹跑,我往两个柳筐上面都放了一块小石头压着。

2016年元月22日早上,我跟往常一个时间段醒了过来。但是,我确实连手指头都不想动弹一下。

来到悠闲岛上之后,我第一次同意自己赖床了。

中午时分,尽管身体依旧还是感觉十分疲惫,但不论是睡不着的脑子还是饿的咕咕叫的肚子,都不再同意继续赖床。

我下到楼下简单的洗漱之后,从一个陶罐里掏出一把红薯干。然后,就边吃边去看那两筐湿纸的情况。

我伸出手在筐里面的纸上面感受了一下,虽然已经经过了一个夜晚加半天,但柳筐里面的纸张还是明显的感觉到很潮湿。

我看了看树屋外面白的晃眼的太阳,还是决定把两个柳筐给搬去树屋外面。

把第二筐也搬到了树屋外面后,我突然手贱的试着去分开了一下那些压榨到一起的纸张。结果,纸张轻松的被我分开了。

那一刻,我真的整个人都是懵的!然后,一个声音从我脑海里响起:把剩下的所有纸张都分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弯着腰,两只手一动也不敢动的端着那个抄纸器,两眼紧紧的盯着筛网里面的浆液,同时两眼不停的扫视着抄纸器里面两侧木头框架。

大概十分钟过去了之后,我才从慢慢渗漏的浆液表面看到了我在框架两边标注的记号。这个时候,我赶紧端着抄纸器尽量保持一个平面摇晃着,让此刻还存留在抄纸器里面的纸浆尽量的均匀平摊。

这一步,除了耗费体力和腰之外,也最考验技术。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纸张的厚薄不一。

如果收网时间太快了,那么形成的纸张就会太厚,反之就会太薄了。所以,我才事先就在抄纸器两边木头框架上面提前做了标记。

除了不同纸张厚薄的问题,还有就是同一张纸厚度不均匀更加难以控制和关键。

试想一下,一般人不会注意到两张纸的厚薄有什么不同,只要别相差太大了。但是,同一张纸的厚薄不一就会很容易被发现。

美观其实还是其次的,一张纸厚薄不一的话,用起来也会很不方便!这就是我在最后的时候,还要端着抄纸器轻轻的晃动一下的原因所在了。

从抄纸器里刚刚捞出来或者说刚刚从纸浆成为纸张的还是湿纸,只是半成品。下一步是进行压榨,也就是把刚刚捞出来的湿纸通过压榨的方式,尽量的压榨出湿纸里面的水分。

捞出来的湿纸,都是直接摞在一起的。就那小半锅的浆液,捞出来的湿纸摞在一起差不多到我腰部那么高了。

虽然都还是湿漉漉的,但也不用担心它们会黏连到一起。因为,在抄纸成功的那一刻,组成纸张的纤维就已经自动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组织。

关于这一点,我在第一次见到造纸的这个过程时,也是非常的担心,然后看到结果之后,就是感到特别的惊讶!

接下来,就是到了压榨的程序了,也是一个体力活,但也更是一个技术活。

因为压榨的话,需要比较大的力量。但是,这个事情我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所以提前制作好了工具。

我制作的压榨工具很简单,首先是把那一摞湿纸分开两摞,分别放进一个早早就洗干净的柳筐里面,然后在湿纸的最上面铺满同样洗干净的枫树叶子。接着,在枫树叶子上面再放上一个大石块。

随着大石块的压上,柳筐四周尤其是柳筐的底下就开始水流成河。我基本上就可以站在边上看着,而不需要继续卖大力了。不过,我为了加快压着的节奏,我直接盘腿坐在了那块大石块上面。

十几分钟后,我注意到柳筐里不再有水分流出。然后,就又按照同样的步骤,把另外一个柳筐里面的湿纸也压榨干了水分。

到了这一步,造纸的工序基本上也就算是完成了,当然,还有最后一步就是把这些湿纸晾干。

最新小说: 徐岁宁陈律 女同事的秘密 都市之从洪荒世界归来 风水秘藏 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老骥伏枥 天才医生 武魂选孙悟空,竟被全世界嘲笑? 财阀租我当少爷,我被姐姐团宠了 神婿叶凡唐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