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之前在被狼扑倒之后,求生欲望强烈,一种精纯至极的力量由外界涌入了他的四肢百骸,让他感觉自己犹如脱胎换骨一般。
但这种感觉仅仅持续了一瞬间,一瞬间过后伊就感觉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空虚,那股涌入体内的力量并没有被自己留下多少。
虽然自己在上次驱赶狼群的行动中身行敏捷,但也只能归功于体内的力量还余下了一小部分。
所以,伊觉得自己“通过自身的锤炼或是吸收那种外界的精纯力量,让人的身体完成从‘0’到‘1’的蜕变”这个想法可行,只不过难点在于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获取那股力量,也不知道如何将这股力量留下来。
诶?
伊突然想到,他踹飞野狼时所调兵遣将的那种生机很可能就是这种力量留在自己体内的表现。
伊大喜,直接从床上盘腿坐了起来,长时间的思考让他感到思维混沌再加上他现在心情激发,根本睡不着了。
伊索性直接放空了思维什么都不想,身心放松,只是五心朝天均匀的呼吸,想要平复心情清理思绪。
就在这一呼一吸间,伊突然感受到一股轻柔的力量进入了自己的身体之中,跟先前的那种精纯至极的力量涌入体内的感觉大致相同。
硬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在数量上有所区别。举例来说,先前伊面对狼群的时候涌入体内的力量是一百的话,那么现在通过呼吸所汲取的就是五六十。
伊也没管那么多,他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这种玄之又玄的状态,并把这股力量死死的留在自己的体内,让这股力量实实在在的转化为自己可以支配的那种生机。
伊不断地汲取那种力量,同时驱使着这股力量沿着经脉游走于身体的各大窍穴。
他发现这股力量在通过经脉游走全身时便或多或少的砥砺自身的皮肉、筋骨、血液,每经过一处窍穴就会叩击一下留下一点灵光。
这一点灵光大抵就是那种生机吧。
伊细数了一下,体内一共留下了大约三百六十五点灵光,也就是说,体内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可以容纳那股力量。
伊不断地吸纳那种力量,不断地驱使它周游人体。
就在重复了八十一次之后,伊猛然发现他体内的一处窍穴竟然被“撞”开了,那股精纯至极的力量就像是洪水一般肆无忌惮的涌入伊的窍穴之中,并且完全转化成了那种可以被伊调兵遣将的生机。
伊心情十分的激动,他睁开眼看了看屋外的天色,还是黑漆漆的一片。
伊心里暗自窃喜:“嗯,天还没亮。还可以再多‘撞’开几处窍穴容纳更多的生机。另外,等我熟练之后就能把这种教给少典他们了,让他们也脱胎换骨。”
随后,伊回到了床上像刚才那样放空思维、放松身心、五心朝天、均匀呼吸,不断地汲取外界的力量来“撞”击自身的窍穴。
伊一次又一次地,不间断地重复这件事情。
无巧不成书,伊每次睁眼观察屋外的天色时都是漆黑一片从来没出来过太阳,并且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他也没有产生过进食的欲望,所以伊自己不知道他呼吸吐纳了多久。
嗯!这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呼吸吐纳。
一天?两天?还是一周?两周?
少典在整个冬季都没有看见伊出门,要不是他经常不断地爬着窗户看伊在干什么,他都以为伊这个所谓的“野人”不知道添衣保暖被冻死了。
虽然看着伊没有什么大事,也知道穿点厚衣物,肯定冻不着,但就这么五心朝天盘腿坐着一动不动,整个冬季都是如此,少典心里也不免的犯起了疑惑:“这难道是他身强体壮的秘密?”转念一想:“哎,算了算了。人没事就行。”
少典也没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伊就这样呼吸吐纳了一整个冬天,冬去春来,春日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了伊的脸上。
伊用了一整个冬天将体内的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全部“撞”开了,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全部储存满了那种生机。
此外,在伊不断地驱使天地力量游走身体各处窍穴的过程中,天地力量也扩大了他的各处经脉,就如最终入海的江河一般,又如同后世人间扩充驿路的官道,他的筋骨血肉也在这一过程下被反哺的坚韧异常。
伊走出屋子,贪婪的呼吸着春日的新鲜空气。
他没想到自己“叩关”(用外界天地力量撞击窍穴),竟然用了这么久。
他一个低头,就看见自己的皮肤上结出了一层黑黢黢的膜状物,应该是排出的杂质吧。
他想要找一处水潭清洗一下身上的这些“污垢”,他心念微动调动体内某处窍穴之内的生机,一个抬头,清晰的看到了数十里之外的一处小山,小山上有一眼温泉,热气升腾。
这还是伊的随意为之,如果让他极尽目力全力观望,想要看到百里之外的事物不在话下。
伊脚尖点地,纵身一跃身体微微前倾,只觉得身轻如燕,一阵春风拂过,竟御风而游,速度极快。
数十里的路程眨眼而至,伊来到了那眼温泉之上。
他居高临下仔细的观察四周情况,确认安全之后直接褪去衣物,“扑通”一声直接掉入温泉之中,开始清洗身体。
约莫着有烧开三次热水的时间(也就是三十分钟左右),伊清洗干净了身体离开了温泉,运转生机蒸干了身上残余的水气,穿上衣服准备返回部落。
就在这时,不知从哪处地方传来了“嘶嘶”的奇怪声响。
是伊从天上掉到温泉的声音太大吵醒了冬眠的野兽?
不能啊,这眼温泉所在的位置就在小山的山顶之上,周围除了巨石就空无一物了。
等等,巨石?
伊心中想到:“难道是巨石之下有野兽的洞穴?”他向温泉旁边的巨石走去,运转生机手臂一个用力等人高的巨石就被轻松的举了起来。
为了避免这巨石以后会砸到人,所以伊直接就给它丢到山下去了。
事先看过了,山下没人奥!
巨石之下有一条小蛇,拇指粗细大概是刚孵化出来没多久。
它约莫是受到了刚刚巨石落地声响的惊吓,出现了应激反应。小蛇的身体蜷缩在一起用尾巴把头埋了起来,那种“嘶嘶”的怪声也戛然而止。
其实啊,这种“嘶嘶”声并不大,一般人基本上是察觉不到的。只能说这条小蛇与伊有缘,才能被伊的灵识所察觉。
毕竟伊现在是整个世界上第一个修行之人,是那个“一”
—————————————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是“烧开三次热水的时间”。
本来我是想说约莫着两刻钟的时间的,可是再查了一下资料后发现:在中国,最早的日晷文献记载出现在《隋书·天文志》中,由福州司马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
咱们现在前言篇所讲述故事的时期是比黄帝时期还要早几十年的时期,所以用刻钟、时辰这些时间刻度就有些不严谨,故而没选“两刻钟”而是说的“烧开三次热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