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攀山的故事让李霖生出了一丝戒惧,他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自己此时的困扰,如果自己无法走出同样的心结恐怕也将重蹈覆辙。
李霖好奇地翻开了《玄天斩灵术》的秘籍,结果看了几眼就马上合了起来。这竟然是一本关于神识修炼的功法,他不禁暗自吐槽,这位谢攀山也未免过于心大了。
这神识修炼的法门哪里是练气弟子能染指的?他居然还沉迷其中,耽误了行程。
也许,所谓的沉迷,不过是为了逃避的说辞罢了。李霖如此猜测。
他将谢攀山的骸骨挪到了地上,准备一会出去给他埋了。然后开始检查那座石床,按照谢攀山的说法那石床其实是玉床,而且有些奇异,因此他好奇地检查着。
清理了表面的尘土,确实露出了玉质的表面,以李霖的眼光看来,这块玉的质地确实相当不错,但也只是局限于凡俗的玉器范畴,并没有蕴含灵气。唯一奇异的,恐怕就是那柔软而温暖的质地,摸上去如同皮肤一般,确实非常舒适。
他好奇地躺在上面,顿时感觉如同躺在云团里,舒适异常,即使是宫廷里那些最舒适的床榻也不及它,似乎只有母亲的怀抱才能与之媲美。不过在恍惚间,李霖意识到自己对于母亲怀抱的感觉仿佛也已经很遥远了,母亲的面容仿佛都模糊了。
在一种温柔的意念之中,李霖感觉眼皮逐渐打架,只想好好睡一觉。
但是就在他即将入睡的时候,却又突然惊醒,他隐约意识到一丝不妥。他爬起了身,低着头打量着玉床,他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捡起一块大石头狠狠的砸在了玉床上。
那玉床的材质只是软玉,受到撞击顿时裂开了巨大的裂缝,而李霖还不罢休,连续砸了几下,终于将玉床彻底砸碎。
他长出了一口气,在刚才他差一点就重蹈了谢攀山的覆辙,如果迷恋这里的安逸,也许自己也将再也无法走完问心路,也将在这舒适的玉床上蹉跎了寿元。
不管了!明天就出发!我宁可死在前进的路上,也不要在犹豫中蹉跎。
****************
第二天早晨,李霖便再次踏上了旅途,他背着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食物,走入了冰风谷。
这一次,他已经没有了火属性灵袍的保护。但是也就在昨天,自己砸碎玉床时,从里面掉出了一颗珠子,竟然有着微微发热的奇异特性,看来这就是那玉床奇异的来源。
这对于李霖简直就是最好的宝物了,有了这东西他走过冰谷的机会再次大增,进一步坚定了他的信心。
对于那只小松鼠,原本李霖是准备让它自己离开的,但是这充满灵性的小东西却明知道李霖想要进入冰风谷,却还是要缠着他。无奈之下,李霖只好带着它出发,但是很快小东西就被冻僵了,李林只好将它塞入破损的储物袋里。
出发十天以后,李霖来到了第一个营地。所谓的营地,实际上就是出发以后遭遇的第一个倒毙者尸体。因为这里冰冷的环境,这具尸体始终没有腐烂,反而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地标。
这具尸体上的物品早已经被前面的人搜刮一空,但是李霖在过去一年里却在这里埋下了一份食物。
事实上,过去的一年里,李霖也没闲着,他曾经多次进谷,把食物埋在类似的地点。
冰风谷里也没什么野兽,食物埋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意外。用这种方式,他几乎能保证背后的大包里,食物几乎总是满的。
每当食物被消耗掉一些以后,他就会到达新的营地,而新营地中的食物基本上正好可以补充此前的消耗,这些本来就是他计算好的。
如此运转着,他的旅程前半段几乎是完全没有意外的推进着,每隔十天到一个月就抵达一个营地,补充食物再出发。这些营地中几乎都有一具尸体,尸体上的东西基本都被搜刮一空,甚至有一具女尸也是这样。
这种现象暗示了,曾经有一个人比这些尸体走得都远,可惜他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也不知道那个人最终有没有走出冰风谷。
终于,在他出发三个月以后,来到了曾经到达过的最远营地。从这个营地里把储备食物取出,这一次他已经无法填满他的食物大包了。因为在这里储备食物的成本太高,他也没办法储备足额的食物。
现在,他将再也没有补给了,只能依靠大包里的食物走完剩下的路程。而他计算过,一大包食物大概能顶一个半月,而现在还不满一包的情况下,恐怕也就是一个月。
一个月,走出去,或者死。
摒弃了杂念,李霖再次出发,结果走出了二十天的时候,仍然没有走完的迹象。正当他纠结是否减少每天的食物,争取多支持几天的时候,他终于又遇到了一具尸体。
这是一具全副武装的尸体,身上穿着一件火属性的灵袍,背上背着一柄飞剑,腰间竟然还挂着一只储物袋。
很显然,这些东西应该是从前面那些尸体上扒下来的,这也意味着这具尸体很可能就是所有人中走得最远的。
走得最远的那一个也死了,会不会这条冰风谷根本就没有尽头呢?李霖忍不住这样想到。
但是,最终他也还是压下了这些思绪,他把这具尸体上的装备都扒了下来,穿在身上。特别是那个储物袋,里面居然还有一张非常冷门的符箓“三日枯槁”,让李霖啧啧称奇。李霖将剩下的食物塞入储物袋,总算身姿轻便了很多。
他回头望了望倒闭的尸体,叹了口气:“仁兄,再见了,就算我走不出去,至少我比你走得远,也许后来者也会捡我的尸体。”
在这一刻,李霖对于生死已经看淡了很多,对他来说向前走,比生死更重要。
怀着这种心情,李霖也不再刻意控制食物的数量,仍然按照正常的速度消耗着补给。终于,在出发四个半月以后,李霖正式断粮。
但是李霖仍然没有停下,仍然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前进,而在断粮以后第三天,前方的景物终于有了一些变化。
山谷到这里突然变得很窄,前方几乎只是一道一人通过的缝隙,而在缝隙之外确实一条横向的同道。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那条横向通道里肆虐着更加狂暴的风雪,虽然只是用眼睛看,李霖还是有点头皮发麻的感觉。
他伸出一只手臂,伸到那条横向通道,结果刚刚伸出去就马上缩回来了。只是这么一小会,李霖便觉得手臂表面微微刺痛,那通道里的温度足足又比山谷里冷了一大截。
李霖意识到,这个地方应该就是冰风谷的出口,而这一段温度更低的同道应该也就是冰风谷的最后一道难关。
这道难关对于别人恐怕会非常困难,因为横向通道里的风速极快,一旦进去为了对抗风速各种事情都会很仓促,很难预料发生什么事,但是自己有无形之眼。
李霖放出了无形之眼,进入了横向通道,狂暴的风雪顿时充斥了视野,能见度降得很低。
然而无形之眼具有无形的特性,所以风速对它的影响不大,因此它可以缓慢的搜索,一点一点看清通道里的形势。
他首先逆着风向搜索,结果只是飘出去几米,就感觉骤然一轻,脱离了风雪的范围。
李霖一阵狂喜,看来这道难关的长度并不长,真正的困难是剧烈的风雪对人感官和行动的阻碍,这也就意味着自己马上就可以通过关卡了。
为了保险起见,他又控制着无形之眼顺着风向搜索了几米,结果发现顺着风向的方向通道的长度确实深不可测的,这进一步证明了逆着风向走才是正确的。
他控制着无形之眼仔细观察了一下沿路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可以借力的凸起。然后,考虑到在风雪中本来就很难睁眼,他干脆闭着眼睛,就用无形之眼来观察,直接冲入了风雪之中。
片刻之后,李霖终于走出了冰风谷。
出谷的一刻,李霖没有任何表情。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反而显得有些平静。
他呼吸了一口温暖的空气,马上就迫不及待冲去打猎。
他抬手一刀,发出了白虎七绝斩。紧接着,他便惊讶的发现此时的白虎七绝斩竟然戴上了一丝寒气,颜色微微发白。
看来,白虎七绝斩可以挖掘的地方还很多,他感觉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又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