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丹田气海的形成,灵力储量的增加,就可以尝试让气海旋转起来。当气旋彻底形成,无需催动功法便能在自行运转淬炼灵气的时候,便达到了练气后期。”
“至于筑基,想要突破的话,按照潜力的高低,分为天道筑基、地道筑基、人道筑基。筑基这一步可谓非常关键,在仙宗里面,又称这一步为道基。但你们距离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无需深究。”
陈若拙望向两人,道:“为师精通三门功法的修炼。”
“首先便是我自身所修炼的《长生功》,这是一门顶级功法。修炼它,就像是与岁月签订了一份契约,你献上自己的毅力与智慧,而它则赐予你超越常人的寿命。”
陈若拙缓缓开口,此刻的声音仿佛穿透了层层岁月,竟带着一丝古老与沧桑。
“师尊,那这门功法具体能增加多少寿命?”苏善平满怀好奇地问道。
“练气期至金丹期,可增六十年至三百年寿命不等。我修炼这门功法,达至金丹,多了四个甲子的寿命。”陈若拙笑道:“《长生功》的奥秘,非言语所能尽述。”
苏善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修炼不就是为了多活几年吗?多活一年,就多了一线窥探天机、参悟大道的机会。”
然而,陈若拙眼眸中却闪过一丝深邃:“这门功法虽能延年益寿,但其玄妙极难以参悟,修炼进度缓慢,让人望而生畏。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未能窥得其门径。可谓是有利有弊。”
他有些自嘲地道:“为师是个愚人,往往不能像别人一样,一点就通,一学就会,通常需要苦心琢磨方能有所得。”
“当初也是为了多增几年寿命,想着有更多的时间去参悟修炼,然后就稀里糊涂选择了这门功法。岁月悠悠,几百年过去,为师才堪堪达至金丹中期,功法多出来的寿命,全化为了岁月的刀,尽数加在了我的头上,化为了这一头白发。”
陈若拙感慨万千,问两人:“你们可愿学这门功法?”
苏善平略一犹豫,最终摇头:“弟子不学。”
陈若拙转向李玄:“你呢?”
李玄问:“可得无敌否?”
陈若拙摇头:“不得不得!”
“那弟子不学!”李玄已得永生,他追求的是一剑破万法的无敌之道。
陈若拙怔了一下,并未多说什么,接着说道:“为师百余年间也曾参习过其他功法,这第二门功法为《青竹功》,这是一门高级功法。此功法以木属性为主,修炼者需要在茂密的竹林中,感悟竹子的生长之力。修至大成,可运用木属性力量进行治疗,加速伤口的愈合,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此外,此功法还能增强修炼者的速度和敏捷性。”
陈若拙目光深邃,投向两人,缓缓道:“这门功法,你们可有学习的意愿?”
李玄问:“可得无敌否?”
陈若拙摇头:“不得不得!世间谁敢称无敌?”
“师尊,我想见识一下第三门功法。”显然苏善平也并未对这门功法心动。
陈若拙继续道:“为师精通的最后一门功法,名为《焚天诀》,乃是一门高级火属性功法。此功法共分为九重境界,每一重都代表着不同的火焰层次,从初始的微弱火苗直至能焚烧天际的烈焰,层层递进,威力无穷。”
“这门功法所催生的火焰,不仅能够炼器,还能用于炼丹,妙用无穷。”
然而,他亦提醒道:“修炼《焚天诀》必须时刻警惕火焰的反噬,以免引火烧身。修炼此法,不仅需要坚定的意志,更需对火焰怀有敬畏之心。修炼者还需不断寻找火属性的天材地宝,以增强火焰之力,这些宝物往往藏于险境,修炼者必须历经磨难,方能获得。”
陈若拙看向两人,问道:“这《焚天诀》,你们可有兴趣学习?”
“师尊,我愿学!”苏善平立即兴奋地点头。
“你呢?”陈若拙看向李玄。
“师尊,可得无敌否?”李玄问。
“不得不得!世间谁人敢说无敌呐!”陈若拙摇头。
“那弟子考虑一下!”李玄迟疑道。
“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你这小徒,想学什么?”陈若拙佯怒地拿起一把灵尺,在李玄头上轻敲了三下。
“师尊,弟子想学无敌法!”李玄原地不动挨了三下,这才说道。
“无敌法?”陈若拙深深审视着李玄,然后摇头笑道:“凡称无敌者,皆为道级功法,比之我修炼的顶级功法《长生功》更为深奥。我宗上至白袍老祖,下至看门弟子,无人修习道级功法,因其如龙章凤文,若无人指导,连门径都难以寻觅。”
他劝诫李玄:“你若想学,以你练气期不到两百载的寿命,恐怕连一个篇章都难以参透,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筑基境。我劝你还是不要好高骛远,别贪图什么无敌法了。”
陈若拙语重心长道:“仙宗里面的弟子修习道级功法,那是因为别人背景深厚,背后有合体、大乘讲道,我们这小小的南灵域,就算有道级功法,也轻易不敢尝试,就怕蹉跎岁月,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玄神色郑重,回道:“每个人修炼的目的都不同,有人为长生,有人为超脱,有人为荣耀,有人为传承,而我则求无敌。这是我修炼之初立下的志向,就算道级功法再难参悟,就算弟子于百余年内坐化,弟子也不后悔。”
陈若拙闻言一愣,转而正色道:“修炼非儿戏,你可想好了?”
“弟子此志如石,不曾动摇!亦如师尊当初坚定选择《长生功》一样。”李玄坚定地说道。
“哈哈哈哈!”陈若拙一愣过后,突然放声大笑起来:“没想到你也是个石娃。也罢,百余年后,为师亲自为你收尸便是。只叹咱们师徒缘浅。”
“在授予你功法之前,有几点我必须明确告知你。”
陈若拙严肃地说道,“首先,我们宗门广纳英才,从不惧怕天才的诞生,更不会对天才进行打压。宗门内的任何功法,门下弟子都有资格修炼。但宗门内有一个规定,每门功法都只会无条件提供到练气层次。”
“如果你想要获取后续功法,必须在功法碑上获取。”
“获取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将双手置于功法碑上,它会检测你的修为。若你达到了练气巅峰,便可获得筑基期的相应功法。”
“同样的,宗门提供的修炼丹药和每月的灵石份额,都是根据弟子的修为来分配的,这一点你需清楚,日后不可有任何怨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次,宗门内仅有一门道级功法,这是十年前我们宗门因镇压魔穴有功,仙宗作为奖励赐予的。”
“这门功法名为《大道诀》,它修炼出的灵气无形无质,却能变化多端,可化为火焰,可凝结冰霜,甚至能衍生雷电。尽管这些变化并非实质性的万物属性,但其威力却丝毫不逊于任何属性功法,甚至更为强大。”
“可以说,这是一门全能的‘万金油’功法,学会了这门,就相当于掌握了几十种功法。然而,正因为其精妙绝伦,所以领悟起来才极为困难。”
李玄听后,眼中当即闪过一丝异芒,心中暗想这《大道诀》与《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修炼的《小无相功》倒是颇有相似之处。
想当年,鸠摩智凭借《小无相功》的内力,能够模仿各门各派的武功,甚至连少林七十二绝技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可见其妙用无穷。
陈若拙接着说道:“最后一点,这门《大道诀》并不完整。仙宗传下的部分,只能修炼到元婴境。如果你想要获得后续的功法……恐怕你也走不到那一步了。到时候,等你死了,为师会为你寻找一处风水宝地,让你安息。”
他望向李玄,“现在,你告诉为师,是否还要修炼《大道诀》?”
“弟子愿意修炼《大道诀》!”李玄坚定地回道。
“好!”此一刻,陈若拙的内心深处终于被触动了。
他郑重地看着李玄,道:“修炼之路,需要大气运、大智慧、大毅力和大机缘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你刚才退缩了,那么你的道心必然有缺,一生都难以取得大成就。你心智坚定,这是非常难得的。只可惜你的运气不太好,如果你早来十年,就能听到当初从仙宗来的大能讲道了,他当初所讲的正是——《大道诀》。”
“你们在这里等候片刻,为师去取来功法。”说完,他化作一道流光瞬间消失在大殿中。
不久之后,陈若拙就带着两枚玉简回到了大殿中。
随手一抛,两枚玉简分别落在了李玄和苏善平的膝盖上。
“这里面分别是《大道诀》和《焚天诀》,你们拿回去好生修炼。三年之后,我会根据你们的修为来选择一人作为我的亲传弟子。”陈若拙正色道。
苏善平一听,当即大喜,因为他知道成为亲传弟子意味着什么——那将是真正的靠山和背景。
在柳家待了六年,李玄早已不是当初的修行小白,自然也是明白这些道理。
修仙一途,讲究的是机缘造化。
而这机缘造化,一部分来自天道,一部分则来自人情世故。
这次的机会他也想尽力去争取。
陈若拙目光深邃,投向李玄与苏善平,深沉地说道:“我渡过三九天劫,成就金丹真人,又成功渡过风火大劫,踏入金丹中期。如今,我面临的将是金丹后期的红尘心劫。这一劫,看似毫无危险,实则极难渡过。我必须了却心结,令道心圆满无漏,念头通明无碍,唯有道心圆满,方能成功渡劫。”
“在此期间,我的行踪将飘忽不定,对你二人的教导,也只能一年一次。若你二人中有一人成为了我的真传弟子,我便可以带着身边,悉心教导。”
“最后,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修行随心,莫留遗憾,不然心结难了,道心有缺,从此无望元婴。”
“你选择《大道诀》,我并未强行阻止,原因就在于此。”陈若拙缓缓地看向李玄。
“感谢师尊教诲!”李玄心中有所悟,恭敬地说道。
“好了,你二人去吧。三天寻剑,想必早已疲累。明天一早,善平,我再教你修炼《焚天诀》。至于李玄,你可以来,也可以不来,自己决定。”陈若拙说着,从储物戒中取出了六套崭新的紫色道袍和身份令牌递给了两人。
“是,师尊!”李玄与苏善平一同起身,向陈若拙行了一礼,接过衣袍,然后退出了大殿。
踏出门外,苏善平转向李玄,笑道:“你又何苦选择《大道诀》呢?功法虽好,但也要能参透才行。我们加入宗门,拜师学艺,不就是希望能有师父指导修行吗?自学与散修无异,没有前人铺路,往后步步艰难。”
“现在看来,三年后,我的修为必定在你之上。到时,作为同门,我们也将有了师兄弟之分。”
“但也不必过于担忧无人指导,师尊不是说十年前,那位送出道级功法的仙宗大能曾经在宗门内讲过道吗?”李玄微微一笑道。
“你也知道,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难道你还能让时光倒流,回到十年前吗?这种逆天的手段,恐怕只有九天之上的时空道祖才能做到吧。”苏善平不以为然地笑道。
“或许吧!”李玄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拙峰广阔,殿宇林立,李玄随意挑选了一间房间住下。
一到房间,他便迫不及待地取出玉简,灵识探入,顿时,无数蝌蚪般的符文如潮水般涌来。
李玄立刻意识到,这便是《大道诀》的功法内容。
尽管初次接触感觉深奥难懂,但他仍然努力将这些符文深深刻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
除了功法,李玄还惊喜地发现了一门与《大道诀》相辅相成的剑法——无相剑法。
与功法不同,这门剑法的记载方式并不晦涩,李玄只是匆匆一瞥,便大致领略了其基本要义。
这门剑法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形态的境界,剑招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是随着心意和战况自由变化,如同无相之风,无形无迹。
剑法主打的就是变化莫测,其中的每一招都蕴含着无数变化,能够在瞬间根据对手的反应做出调整,使对手难以预测剑法的走向。
不过修炼这门剑法,需修炼者达到心剑合一的境界,剑随心动,心随剑走,剑法与心法完美融合。
这门剑法共有四式,分别为心剑合一、无相初现、万相无敌、无相归一。
第一式心剑合一,讲究以心御剑,剑随心动。
修炼者需有无比的定力和剑道天赋,唯有心神凝聚,方可御剑于千里之外,取敌首级于无形之间。
第二式无相初现,剑意诞生,此刻的剑法无招无式,如无相之风初现,不可捉摸,全随心走。
这一式修炼至巅峰时,心念所至,剑意附体,万物皆可为剑。
至于“万相无敌”与“无相归一”则是没有记载。
通篇看下来,李玄算是明白了,无相剑法修的就是心与念,心若无相,念若无踪,心动则剑动,心随意转,剑法便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