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洒入存册房的阳光逐渐散去。
徐侍郎如约而至,将三人送出了衙门。
他态度僵硬的丢下一句话:“跟老范讲,我的人情还完了,以后少找我麻烦。”
钱福和钱慕雪两人赶紧说了几句客套话,但是徐侍郎一点也不领情,直接掸掸屁股走人。
三人往雪来客栈方向走,路上汇拢了高雄。
高雄脸色不善,似乎遇到什么事情,但既然他没开口,罗成也不便询问。
罗成对钱福道:“下一步要去查一查这个大德保行。”
钱福道:“我倒是认识一些保行,但却没听说过大德保行的名声。”
钱慕雪忽然道:“我倒是听过有大的钱桩。”
钱福疑问道:“这是什么新开的钱桩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钱慕雪支支吾吾的说:“我之前认识了户部尚书的儿子,他吃饭的时候说要和朋友合资,买下顶下一个钱桩来经营,好像就叫大德。”
“小雪,你咋认识户部尚书的儿子,以前你可是极少与那些大员的儿女们来往的。”
钱慕雪没做声。
罗成道:“这是个线索,我要去问一下这位户部尚书的公子。“
钱慕雪道:“他可是在龙城!”
“那我们就去龙城,反正我是要去弄个明白的。”
钱福也道:“那我自然也要去了,我要去中洲问个明白。”
让他明白现实的,自然是之前的那场暗杀。
他一介商贾,平时也不会得罪人,谁会请隐龙山庄这种角色来杀他?
虽然知道极有可能是通宝阁中洲总铺那边的安排,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前,他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
罗成知道钱福的心思,但也不打算点破。
人嘛,总是会有些执念的,要破除执念,也唯有靠自己。
等到事实摆在眼前,也许他才能相信。
一边高雄只是无精打采的点了点头,罗成没有实践诺言之前,他不打算分道而行。
罗成和钱福的目光都转向钱慕雪。
只有钱慕雪认识户部的公子,没有她自然不行。
钱慕雪犹豫了一下,道:“我倒是有时间,公休还有几天时间,龙城离樊城也不远。”
她受不了两人灼热的目光:“行吧,行吧,我再陪你们走一趟。”
接着,她又叹了口气,似鼓足勇气对罗成道:“你就没别的想跟我说吗?”
罗成不语。
她见罗成不说话,知道他有意回避之前的赌约:“你这人情我可不领。我可不是赌输了会赖账的人,别小看了我,。”
罗成道:“那不过是个玩笑,钱姑娘别当真了,而且,这个赌对我来说,本来就是必赢的,也算不得公平。”
钱慕雪哼了一声,道:“愿赌服输,以后我就叫你哥。”
然后,她似乎鼓足勇气一般,叫了一声:“成哥!”
钱福嘿嘿一笑,这次也算给妹妹吃点教训了。
罗成笑了笑道:“既然你愿赌服输,我就有话直说了。那赌注我可记的清清楚楚,你输了是要叫我——好哥哥,可不是成哥。“
钱慕雪低着头,脸已经涨红的好似熟透的番茄。好不容易开口道:“好……好……好哥哥。”
罗成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笑呵呵的走到了前面。
慕雪好似用光了全身所有的力气,竟一屁股坐在地上。
钱福忙上前将自己的妹妹扶起:“我就跟你说了,别跟他赌了。”但看到慕雪凌厉的眼神,他马上住了嘴。
看到罗成几人离开的背影。
徐侍郎松了一口气。
还好,事情没发生什么差池,如此便好。
他悻悻的回到自己的事房中,只见有一人已经在等他。
见到那人,徐侍郎的态度瞬间变得的柔和起来:“事情成了,他们几人都没怀疑。”
从暗处走出的那人嘴角一翘,道:“徐大人,这次通宝阁全仰赖你了,事成之后首柜以后必有重谢。”
徐侍郎笑道:“莫管事言重了,狄老开了口,下官自当效力。
只希望狄老在沈大人面前记得为下官,多美言几句。”
莫管事拱了拱手:“这个自然。”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黄昏了。
这一天过的真快啊。
日头慢慢没入了岐山的山头。
岐山位于中洲靠东的边缘地带,此处地广人稀。这里人少主因地势,山岭多而平地少,离绿沧江也颇远,通商不便。
但此处有一城却非常出名,名为剑城。
剑城出名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此处出产的刀剑十分出名,二是因为剑城紧挨岐山。
剑城的刀剑以锋利、耐用出名,主要因岐山附近的铁矿,出产的矿石质量奇高。
但岐山最出名的不是铁矿,而是岐山剑宗。
岐山剑宗在仙门之中也数一数二的存在,但他最厉害的地方是,岐山剑宗还分为地门和天门两门。天门讲究的是以剑入道,地门讲究的是以剑修身。
无需仙资便能进入地门,造就地门中凡俗的武功高手层出不穷,历朝中的武将重臣都有许多出身地门。
仙门中修士大多沉迷修炼,愿意收徒的就不多,愿意教凡人的就更少了。
而地门不看仙资,只看剑术修为,这样的规矩在仙门中绝对是异类。
天地两门,分居不同的山峰,地门弟子在地炎峰修炼,而天门弟子在天心峰修炼。
此刻,在天心峰上,正心殿中,有一男子正在打坐。一柄长剑悬于此人面前。那长剑构造奇特,只有剑身,却无剑柄。剑刃上闪着幽幽寒光,似可斩断世间万物。
那男子剑眉星目,脸上五官与元向春却有七八分相似。
他此刻心无旁骛,只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口诀的运转上。
周身散发出点点蓝光。
他维持这样的状态已经一天一夜。
或许是精神有些疲惫了,他身上的蓝光渐渐散去,悬于面前的飞剑也缓缓落下。
门外有人细声说道:“元师叔,有云舒城来的包裹。”
说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提着一个包裹,躬身走了进来。
“这包裹到了有些日子了,这几日您都在修炼,我也不敢打扰。”
“好。”说着,那被唤作元师叔的男子接过包裹,打开外面的布包。
里面是一个食盒和一封信。
信上写着“吾弟元泰亲启。”
元泰没有去拆信,而是先打开了食盒,里面是几个月夕饼。
看着食盒里的月夕饼,他拿起一块放嘴里吃了,入口稍有些粘腻,似是放的时间太长。元泰露出会心的笑容,“亏得堂哥还记得我喜欢吃豆沙味的月夕饼。”
说着,他拆开信来,仔细读了一遍。
随后,他唤那中年弟子取来笔墨,写了一封信,转过身去,交代道:“你去地炎峰跑一趟,把这信交给地门门主雪罗。”
那弟子应了一声好,便出门去了。
元泰自言自语道:“堂哥啊,你将老三送过来,那云舒城是要交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