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叫邢晨,是第一次来灵迹。
其实简念最开始听到这里时觉得没什么,但邢晨说,她是被一帮人追杀,危急关头之下,抢走路边一个彩师的一色徽章,直接进入的这一层。
如果不是彩师的话,进入灵迹除开需要借助徽章外,还需要借助彩师的魂力催动,并且彩师不能随便离开,否则即使进入灵迹,一但想要离开灵迹捏碎徽章,那么被传送的位置就是个谜了。
外界彩师所在的方位跟灵迹里的千差万别,可能帮助邢晨进入灵迹的那位彩师在外界就挪动了一小步,而当邢晨离开灵迹时,被传送到的位置跟原本进入灵迹前的位置也会有万里之遥。
对于邢晨来说这都不叫事,她被传送到哪无所谓,巴不得那个彩师天南地北四处溜达。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那些追杀她的人第一时间就控制了这个彩师,那么她一辈子都不要离开灵迹,那么就只能捏碎徽章,回到那个彩师所在的位置,自寻死路。
也有第三个办法,那就是进入灵迹宝库,从里面穿到外界。
灵迹宝库,是华夏域的人族为了虚化其恐怖程度才起的名字,在华夏域一些古老世家的记忆中,这个蕴含灵迹所有规则之地,不同的灵迹塔层有不同的别称,而第一层的灵迹宝库叫做万恶地狱。
这里,封印了陨落在华夏域内的恶神灵魂,每一层的规则之地有不同的叫法,第一层的规则之地就叫万恶地狱。
神,高高在上的生灵,高高地站在进化树顶端,俯瞰渺小的人类。
这是一种你能毁灭它们身躯,也无法将其毁灭灵魂的可怕生命。
人类,倾尽所有力量也无法毁灭七代神的身躯,更不要六代神、五代神……
在更厉害的神心里,什么七代神,六代神,跟人类一样,都是它们不屑一顾的存在,并且比起人类,它们无法驯服这些跟它们一样进化到命格终点的生命,所以在神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清理垃圾的习惯。
在初代神心里,次代神就是不完美的产物,在次代神眼中,三代神就是垃圾,在七代神的世界观里,即便是步入修炼的人类修炼至顶峰,掐死他们,也如拍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其实在神的心里,根本就不存在被人类视作梦魇,值得吹嘘的人神战争,它们从一开始就没把人类放在心上,即便到了最后,依旧觉得人类只是在捡漏罢了。
对于人跟神之间的战争,每种文明所信奉的神话并不一样,在华夏民族心里,他们的神话就是世界形成最初的样子,跟其余文明所衍生的创世神话,虽不尽相同,但也有所区别。
华夏文明的创世神话,始终是从人的角度来看,因为华夏域生活的人,不肯赋予神至高无上的权力。
而从诸神的角度来讲,世界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它们也不知道。
因为在神知晓这个世界形态时,这个世界还未出现,也包括它们。
而关于创世的一切,都是女娲告诉它们的。
女娲说,当盘古倒下的那一刻,所谓的创世就完成了,没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女娲也不知道,就像人不知道死后会不会下地狱那样。
盘古倒下的地方传来龙吟,那是一只腹部长有爪子的金龙,龙族中的皇者,叫做五爪金龙,也叫祖龙,是除开应龙以外最强大的龙类。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十一种姿态奇异的生灵,大概是那大山唯一留下的东西了,都是出现在它消失的地方。
“算了,先捏你吧,否则过于无聊。”,伊说。
它按照大山的样子捏出了第一个泥人。
“叫你夕,主管时间…”,伊闭上双眼,看见了四季交替,春去秋来之景,说道:“当大山倒下后,化作的所有碎石掉落在大地上后为一天,记住这个时间长度,之后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岁,三百六十五岁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年为一纪,逢岁、年、纪来次叫我,若是睡着了大声把我叫醒。”
夕听懂了,雀跃地离开,奔赴远方。
“去吧去吧,去玩也好,别打扰我造人。”
伊亦觉得大山也许不严肃的话也挺好看,照着想象中的样子捏了个泥人,很快五官就捏出了。
“嗯,我叫你共工,主管山河湖海。”
共工两条腿两只手也长了出来,三跪九拜,然后离开。
“下一个该是传播礼仪,男女有别的教化之神。”
伊对共工的礼貌很满意,相比之下夕也太毛毛躁躁了,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
“接下来是什么呢?”,伊想。
生命无常,万世轮回有序,主管轮回也需要一个人来负责。
伊没把这个“人”叫做人,而是叫“神”,它会赐给神无上的力量,以自然为屏障,造福人类。
此时天空下着雨,没有烈日,不见曦月,空气中有浊气,为鸿蒙时代,作混沌时期。
大山是伊见过的第一个男人,没有五官,伊便想象,理所当然的用想象中的大山样子造出了神的样子,后又觉得少了以伊形态捏成的模样,不过也只是捏了十余个,后觉得太累,每一年、每一岁夕都会把她叫醒,如同监工般,让伊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神以为,它们的身体是女娲挨个捏成形的,虽说到了后面女娲也乏了,赶时间之下也就捏出了一些四不像,后吸收天地灵气,又都按照女娲的创世规则做自己的事,到了后面,女娲蘸点泥浆就挥洒成人,于是在神的眼里,也就有了大的区分。
夕倒是挺老实,盘古消失后,化作的石块全落在地上后,它挨个数了一下,共计八万六千块,每掉落一块,天地就多了一样东西,或是山川、或是湖海、或是森林、或是洼地。
每块石头落下,都用了一秒时间,共二十三个小时五十六分,四舍五入,夕也懒得计较了,也就为二十四个小时,十二个时辰了,并且把最后一块石头落在地上,天空一半清明一半混黑的状态称之为子时。
每逢岁和年它都会叫醒女娲,特别准时,只是到一纪时,女娲再也没醒来。
过去这个时候三百六十五个神一个不少,听着女娲教育众神,核心思想无非是说神是自在逍遥的,人是在苦难中寻求解脱的,在一定限度上给予他们帮助,神是自然的主人,自然是人类生活的依仗,通过自然的桥梁让人和神之间有间隔,不见面,消失在人类视线中。
华夏族的人,将女娲出现到消失后的这个时期,叫做女娲本纪。
刚开始时,三百六十五个神是对女娲十分尊敬的。
也不是说后面就不尊敬了,只是单纯觉得这样没意思,因为它们需要人类来表现出它们的高高在上,因此女娲本纪的七十多万年里,虽说女娲大神只存在了十几万年,但剩下的六十万年内神秉承着女娲陨落前的治世原则,借助自然为墙壁,人神不见面,所谓见到神的人类只是个别,太少了,他们被称之为祭司,造福一方部落。
纵观女娲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是创造神,二是补天。
没了。
传闻盘古才是创世主,女娲只是造物主,但盘古开天辟地后就带着怨念消失了,身体化作天地万物,灵魂化作十二种动物,也就是后面说的十二生肖。
锦鼠、蛮牛、白虎、缘兔、金龙、腾蛇、天马、地羊、神猴、梵鸡、天狗、相猪。
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互相繁衍和吞噬,具体过程人族很难知道,反正对妖族来说是开天辟地的一页。
十二生肖动物快速壮大,成了十二生肖部落,它们自命不凡,觉得人类比较多,又好欺负,所以早期的人类跟十二生肖部落,有刻骨铭心的仇恨。
神不敢与十二生肖部落开战,双方都不知道彼此的深浅,只想等待着女娲的再次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