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小真体会到了有座位是多么幸福。
前前后后大概得有几个时辰,从齐国各处城池赶回来的飞梭才陆续到齐,放眼望去,一两个修士带领三五个,十几个新弟子的队伍竟有近千个,人头攒动,好不震撼。
有的修士心大,自己经过灵力淬体,肉身强大,兀自站了几个时辰。他带领的凡人已是累的脸色苍白,有人席地而坐,有人勉强站立,又饥又渴。
亏得有执事细心,连忙派发食物,饮水,将那带队修士斥责一通,闹了个红脸。
说起来,小真除了生活艰辛,还从未遇到过什么挫折。即使是那次流寇作乱,他也只是挨了一脚,没多久那首领便惨死店前。
“环境挺好的,仙人们也不像书里写的那般高傲,只像是些有学问的凡人。”
秦商护着妹妹,与小真低声聊天。
带队女修见状,眼底浮现笑意,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去别处找仙友去了。
见仙人离去,秦商胆子便大了起来,一手抓着女修从飞梭上带下来的果汁,一手从秦夫人给的布包里掏出纸包鸡,给小真和秦小雨分食。
“小真,估计你当时没看见,我的精气当时化作一场小雪,不大,就下在掌心,特别好看!小雨那个也好看,比我的还好看,可亮,还不刺眼......”
秦商在一旁喋喋不休,小真忽然回忆起那时的感受。
好像有一股精气,没有被调动出来,来给自己测验的弟子和长老都被眉心的光华吸引,没注意到那股隐藏的精气。
小真不懂得调动精气的法门,更不会籍此吸引灵力,只得回忆起当时身上灼热的,冰凉的,瘙痒的之类的乱七八糟的感受,努力想象有气体或者液体在体内某些地方流淌。
想象不耽误唠嗑,秦商如此兴奋,小真自然给予回应,心中愁绪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勇气。
是少年的滚烫鲜血,面对未知,面对无限可能的期盼与征服欲。
聊着聊着,两人只感觉胸中有一团热气,连一直小心翼翼观察四周的秦小雨都敢接两句话了。
又是几个时辰过去,哪怕一直坐着,好吃好喝,不停唠嗑,两人也有些熬不住了。
不是说有多累,小真以前早起挑水买菜,一直忙到晚上打烊对账都没问题,只是坐在空地上漫无目的地干等实在有些折磨人。
“搓去锐气,以平和之心踏入仙道,对他们未来修行有益。”
云边,一位背后悬着青绿色长剑的女子,素衣朱绣,仪态万千,美艳绝伦,地位极为尊崇。
有诸多弟子,执事立于山顶,正恭恭敬敬地聆听教诲。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去接引吧。”
言罢,素衣女子身形飘摇,化作一缕青光隐去。
众人听她讲道半日,收获颇丰,心中自然喜悦,面露红光,连忙整顿神情,大步流星地朝各自队伍赶去。
接引女修归来,告诫三人待会见到有人从远处飞来,不必行礼,但一定要起身迎接。
等候许久,当正午的阳光透过云层,在天空中映出道道光带,远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抹赤色光华。
女修似有所感,当即轻唤三人。也不必等女修提醒,小真已经站起。
光华瞬息而至,是一身着银纹金衣,赤色须眉的威严修士。给人一种焚尽万物之感,仿若一轮大日,将半片天穹都染成金红。
一道威严的声音回荡在群山之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耳中。
“圣历一百九十二万七千三百一十年,归云宗第一千三百八十一届招生大典......”
一番激昂之辞,令在场近万人心情激荡,恨不能当即修成大道,从此脚踏青云,登临绝巅,俯瞰人间万古。
趁着天上的大能诵读宗门诸项事宜时,每个人手中都拿到了一个木匣,一片竹简。
“领队修士分发的竹简上刻有引气心诀,是调动精气,吸引灵力的初级法门。半个时辰内,能引动灵气,打开木匣者,可拜入我宗,收为正式弟子;引动灵气,击断竹简者收作记名弟子;其余人作为杂役,去役人堂报到。”
那修士像赶时间一样,读完词,连一息都没停,径自飞走了。
言语之间,完全没有提到不识字该怎么办。
小真这边没什么问题,三人都读过书,可有小半队伍都起了骚动。
估计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打小念不起书,天天帮家里干活,大字不识一个,盯着眼前的竹简急得满头是汗,却毫无办法。
诸多弟子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那些上了年岁,参加了多次招生大典的老执事们慌了神。
“宁心静气,将手指点在心口,腹前,感受其中异动......”
小真这队的领队女修忽然运起气力,应该是用一种秘法将竹简上的内容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说出,声音远不及先前主持大典的修士洪亮,但对诸多不识字的孩子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
她接连诵读三次,足以让人理解引气心诀的精髓,剩下的全看个人对灵气的适应性和操纵程度。
小真能看懂,但还是听了两遍,意图从中获得一些诀窍,可惜没找到,还浪费了不少时间。
“行吧,屏息聚气,神贯天关,意通气海......”
不愧是流传最广的心诀,有它的独到之处,不到一刻钟,小真便能引导自身精气,顺着脉络,汇聚成漩涡,吸引天地灵气。
一时间,周身的灵气化作细不可察的细线,随着小真的吞吐进入体内。
灵气入体,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停留。不像以前在书上看的那样玄乎,什么不可拘束,只能缓慢引导。
按照心诀上记载的方法,小真运起精气,灵气被裹挟在精气当中,指哪去哪。
小真心中得意,将灵气捏扁揉圆,在经脉中横冲直撞,不过也不敢太放肆,毕竟是自己的身体......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秦商手里的木匣早就打开了,幽幽灵气泛着寒意,在竹简上结了一层薄霜。秦小雨也打开了木匣,乖乖地坐在哥哥身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咔嚓!”
小真的木匣应声打开,里面就是一个坚韧的木片,灵气从缝隙里探进去,使劲拨开就行了。这种东西,在场的这些正式弟子一天能开一万个。
不过刚学会引动灵气就能简单的开锁,的确可以说有些天赋,足以直接成为正式弟子。
“对了,以前好像是王兴提起过,来归云宗当仆役也很不错,问题是仆役直接从不能操纵灵气的人当中选,他怎么当仆役......”
小真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疑惑,不过也没有多想,只当是他随口一说。
“时间估计差不多了,小真,你那灵气精气让我看看呗?”
“未经检验前,禁止交换木匣,禁止出声交流。”
不等秦商伸手,带队女修便出声提醒,她顺手收走了三人的木匣与竹简,仔细查验。
“师姐,现在可以说话了吗?”
还未评定是否合格,秦商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正式弟子,师姐师姐地喊了起来,他自小便是这个性格。
女修不理,小真都替秦商感到尴尬,连忙扯住他的领口,摁在座位上。
好在没等多久,半个时辰时间到了,自众人头顶传来一道悠扬钟声,震散了在场众人的灵气,宣告了测验的结束。
总会有人喜笑颜开,总会有人叫苦连天。
测验结果一目了然,领队修士将竹简和木匣统一收走,小真三人面前出现一个光点,带领他们走向给正式弟子划分的区域。
这次没有带队修士了,所有正式弟子列成一条长队,原本的近万人只剩下一千出头,正挨个登记身份,面容,领取宗门令牌和统一服饰。
录入面容时,小真看见面前有一块二尺见方的晶石,大概有数百个切面,每一面上都印着一张脸,再由弟子亲手刻下自己的名字。
小真想了想,刻下一个真字。
齐国所占疆域何其之大,各类风俗无奇不有。负责登记的弟子虽有些诧异,但没有提出质疑。
宗门令牌大概半掌大,通体青绿,呈扁平状。正面是归云宗几个大字,一旁印有仙印,周边有华丽纹路装饰,背面工工整整地刻着弟子的姓名。
像是玉石,手感温和,很有分量。令牌棱角柔和,穿有银白挂绳,精致美观,不失大气。
相比之下,宗门服饰就显得普通多了,只是一件白衫,一双黑鞋,材质普通,做工还算考究。
胸口的宗门标志还算好看,是一只乘云仙鹤,不算传神,跟长老身上或宗门建筑上的都没法比。
“宗门不要求弟子每日身着制服,只需在正式场合穿戴即可。”
负责发放的执事交代一声,伸手一指,道:
“找他,他给你安排住处。”
那人身着黑衣,面相不善,双眼狭长阴冷,淡眉毛,给人一种小气的感觉。
虽说人不可貌相,不能凭长相断定一个人的人品,可是也有一种说法叫“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品行如果不端正,面相也会随之变化。
小真心里有点打鼓,他胆子也不大,面对这种看起来不好接触的人,也是有些打怯。
“请问执事,弟子的住处如何安排?”
小真尽量组织语言,让自己看起来恭敬一些,上前询问道。
这人好似目不能见,耳不能闻。抱起双臂,随意往躺椅上一躺,扎了根似的不再动弹。
“有病吧这人......”
小真暗自腹诽,面上略显尴尬,恰巧这时秦商领着秦小雨也来了,看小真站在那里,快步前来。
“执事大人,这是弟子一点心意......”
秦商自然不能跟这人翻脸,他一眼看过去,事情大概就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他从布包里掏出一锭金元宝,分量不小,双手递给黑衣执事,以表尊敬。
“哼,凡人终究是凡人。”
那黑衣执事面露不屑,连金元宝都不接,老神在在的样子令人厌烦。
秦商本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也没什么耐心,正要发作,被小雨牵了牵衣角,忍了这口气。
在仙门之中,若是犯了条例,自己家再有钱也没用。
小真把秦商二人拉到远处,纳闷道:
“这人到底想要什么,咱别的啥也没有,总不能扔半只鸡给他吧?”
“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