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1977川西坝子耕猎记 > 第12章 出手川芎,供销社老闫

第12章 出手川芎,供销社老闫(1 / 2)

两人接着又走了十多分钟,这才终于到了地方。

这里原本的地名叫做青石沟,因为地处山林,原本罕有人烟。

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国家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政策。

而石匣村所在的蓬县因为背靠着龙门山脉,辖区内丘陵与山脉不少,自然也就十分适合政策的落实。

最开始的时候,也就迁来了一个军工厂,那时候整个厂区也不过几百号人。

后来又陆陆续续迁来了几个军工厂,几个厂区合围在一起。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里足足有着几万号人生活于此。

人一多,各种配套的设施自然也就兴建了起来。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技校,再到医院供销社,一应俱全,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小型社会。

比起蓬县的县城,也差不了多少。

军工厂内部管理森严,李向阳不是里面的职工,自然是进不去的。

不过李向阳只是来卖东西,并不需要直接进入厂区,只需要沿着厂区外面的围墙,进入生活区就行了。

这里的路要好走上不少。

原本因为昨晚夜雨还有些泥泞的土路,也全都变成了水泥铺装的路面。

路一旁的围墙边上,栽种了不少的古柏树,显得十分的幽静。

再加上围墙里面家属院那一栋栋裸露着红砖的楼房,这画面年代感十足。

而另一侧则是一条四五米宽的天然小河。

小河的水流清澈,在生活区那边有着不少人爱在河里洗衣服。

这会儿正是上班时间,所以路上也就没什么人。

李向阳带着李丫丫继续朝前走着。

眼见着已经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生活区的小广场了。

这会儿还没到晌午,小广场上熙熙攘攘聚集了不少人摆摊。

有自家养的母鸡下的蛋,也有从自留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

虽然军工厂里都有着伙食团,但架不住人太多了。

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去食堂吃饭。

所以这里摆摊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李向阳着急出手川芎,所以也没在这里停留。

径直走向了不远处的供销社。

军工厂这边的供销社光是店面就要比公社那边大出许多。

种类与供应量上更不是一个级别。

许多在公社那边有钱有票都排不上号的好东西,在这里几乎是不限量。

李向阳第一次来这边,也没有熟人,走进供销社之后,便随便找了一个店员问道:

“这位同志你好,我这里有些川芎打算出手,不知道该找哪位?”

在这年月,供销社工作紧俏的很。

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一个个眼高于顶,就差没直接用鼻孔看人了。

不过军工厂这边因为特殊性,工人居多,而且还有着不少级别不低的领导。

这边的供销社比起别的地方,态度要好上不少。

所以店员倒也有刁难李向阳,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框,爽快的回道:

“川芎是吧?找我就行。”

“先跟我来看看东西吧。”

在店员的带领下,李向阳跟着来到了专门用来收购的房间里。

李向阳放下背篓,刨开了盖在上面的那一层菌子。

店员俯下身子,拿起一块川芎在手里仔细看了看。

“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吧?”

李向阳答道,“对刚才山上挖出来的野生川芎。”

店员点点头,继续说道:

“嗯,品相不错,可得出是有年份的。”

“现在川芎的收购价是一块二一斤,但是你这全是生川芎,炮制之后要缩上不少水分。”

“所以价格上也要低出不少,我这边最多给你七毛一斤。”

店员说罢,看着李向阳穿着朴素,身边还带着李丫丫这么个小孩子,便提醒道:

“我还是建议你回去晒干之后再拿过来。”

“这两天天热,太阳足,要不了几天。”

李向阳也知道店员的意思。

他这是在提醒自己回去晒干之后,再拿来出售要划算上许多。

但是这川芎少还没什么大碍,关键在于这次足足有好几十斤。

财帛动人心,肯定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随即李向阳摇了摇头,说道:

“谢谢提醒,不过我家里急着用钱,还是麻烦你帮我过一下秤。”

店员跟李向阳也不认识,刚才也就是随口提醒一下。

李向阳坚持要现在出手,他自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转身便从身后的柜台里取出了一杆秤。

李向阳这时候也已经把川芎从背篓里给倒了出来。

因为在挖川芎的时候,李丫丫就把上面的土壤清理的很干净。

所以称重的过程也十分的顺利。

称完之后,店员收好了秤,对着算盘噼里啪啦一阵拨弄之后,对着李向阳说道:

“你这里一共四十五斤川芎,每斤按七毛算,一共应该给你三十一块五毛。”

说罢,店员把准备好的钱递给李向阳,又继续说道:

“你点点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两人接着又走了十多分钟,这才终于到了地方。

这里原本的地名叫做青石沟,因为地处山林,原本罕有人烟。

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国家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政策。

而石匣村所在的蓬县因为背靠着龙门山脉,辖区内丘陵与山脉不少,自然也就十分适合政策的落实。

最开始的时候,也就迁来了一个军工厂,那时候整个厂区也不过几百号人。

后来又陆陆续续迁来了几个军工厂,几个厂区合围在一起。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里足足有着几万号人生活于此。

人一多,各种配套的设施自然也就兴建了起来。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技校,再到医院供销社,一应俱全,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小型社会。

比起蓬县的县城,也差不了多少。

军工厂内部管理森严,李向阳不是里面的职工,自然是进不去的。

不过李向阳只是来卖东西,并不需要直接进入厂区,只需要沿着厂区外面的围墙,进入生活区就行了。

这里的路要好走上不少。

原本因为昨晚夜雨还有些泥泞的土路,也全都变成了水泥铺装的路面。

路一旁的围墙边上,栽种了不少的古柏树,显得十分的幽静。

再加上围墙里面家属院那一栋栋裸露着红砖的楼房,这画面年代感十足。

而另一侧则是一条四五米宽的天然小河。

小河的水流清澈,在生活区那边有着不少人爱在河里洗衣服。

这会儿正是上班时间,所以路上也就没什么人。

李向阳带着李丫丫继续朝前走着。

眼见着已经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生活区的小广场了。

这会儿还没到晌午,小广场上熙熙攘攘聚集了不少人摆摊。

有自家养的母鸡下的蛋,也有从自留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

虽然军工厂里都有着伙食团,但架不住人太多了。

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去食堂吃饭。

所以这里摆摊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李向阳着急出手川芎,所以也没在这里停留。

径直走向了不远处的供销社。

军工厂这边的供销社光是店面就要比公社那边大出许多。

种类与供应量上更不是一个级别。

许多在公社那边有钱有票都排不上号的好东西,在这里几乎是不限量。

李向阳第一次来这边,也没有熟人,走进供销社之后,便随便找了一个店员问道:

“这位同志你好,我这里有些川芎打算出手,不知道该找哪位?”

在这年月,供销社工作紧俏的很。

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一个个眼高于顶,就差没直接用鼻孔看人了。

最新小说: 绝世龙婿 高武:瞎眼十年,开局藤虎模板! 重生官场:我真的不想再升职了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 刚上三年级,非说我是暮年大帝 林逸 义姐 权路风云 绝品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