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我叫甄诚,比你早入山三十年,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和师兄说。”
别了陈去机,出了天工殿,领李承天去往杂物院的弟子,便和李承天认识起来。
“见过甄诚师兄。”李承天忙行礼感谢,“多谢甄师兄照顾,我初来天工岭,人生地不熟,以后确实要多多仰仗师兄。”
说着,便伸手入怀,取出一个云外山配备的杂役弟子储物锦囊。
从中取出几块这十年来,他积攒的红色灵石,在甄诚讶异的目光中,笑着递到甄诚的手里。
“这是师弟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几块灵石,不成敬意,师兄不嫌弃的话,还请务必收下,以后在这天工岭,师弟我也算有了靠山。”
“这可是赤火灵晶,足称上品灵石,我怎么敢嫌弃。”甄诚将灵石拿在手中,感受到其中灵蕴,有些不敢相信,“师弟你这是哪里来的?”
“杂役院里可不发这个。”
“都是一些师兄长老平日赏赐的,我境界低微,难堪为用,已经废置多年,师兄早我入山数十年,又陪伴陈长老左右,想来定然境界高超,能炼化这些灵石为用。”
李承天笑着陈说。
这些话半真半假。
平日里,师兄和长老们确实会答谢赏赐他一些东西,其中也包括灵石,但不是现在送给甄诚当见面礼的赤火灵晶。
赤火灵晶,是他凭借在藏经阁里阅览的书籍,加上他当时吉人天相和俯拾皆是的福数禄数,在云外山一些犄角旮旯里,寻找挖掘出来的。
不多,只有百十来块。
不过别的灵晶,也有一些,杂七杂八加一起,有上千块。
全都被他小心收藏,从没让第二个人知道过。
财不露白。
这点他是非常清楚的。
而且这些灵石,他没凝聚仙根之前,也用不了。
所以就一直放着。
这回所以拿出来,直接送给一面之缘的甄诚,一来是待会儿去了杂物院,安排好之后,甄诚便要陪同他下山了断尘缘。
这一趟下山之路,免不了会遇到什么麻烦,到时候可能需要甄诚帮衬,这些灵石就是酬劳谢礼。
了断尘缘,每个人的尘缘都不一样。
有些只是看一下亲人朋友,有些可能背负国恨家仇,又或者关乎宗族兴衰,纠缠于爱恨情仇等等。
有什么尘缘,完全看人看心。
人简单,心简单,尘缘就简单。
人复杂,心复杂,尘缘就复杂。
如孤儿从小被带入山中,不受世俗侵扰,了断的尘缘,可能也就失散的父母而已。
李承天的身份,本身是简单的,人际关系很好处理,正常来说,这次下山,不会遇到太多事,回去家乡看看,基本就可以了。
当然,这也只是预测,并不确定。
缘数向来难说,简单复杂,也只是正常情况下的普通修仙弟子的表现,李承天身怀命书,并不能算普通修仙弟子,下山会遇到的事情,很可能会比其他人要多,要复杂。
这点,李承天早在知道结成仙根后,要下山了断尘缘,心中便有预计。
这会儿交好甄诚,便是为应对下山可能会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准备。
二来,天工岭虽然近似于外门杂役院,但到底也是外门,其中弟子,都是身有仙根之人,境界非凡,李承天初来乍到,万一有什么不惬之事,遇到了刁难、麻烦,光靠他自己,并不好解决。
甄诚比他早入门几十年,陪在陈去机身边当值,境界肯定比他高,实力身份,应该在天工岭都数得上号,能和他相熟,以后私下里行事,就能让其他人,多有顾忌,不好给他找麻烦。
他自己待人做事,尽管面面俱到,可总也免不了有人不吃这一套,尤其是在仙山之中,大家修道问心,注重葆善天真,从心所欲,很多弟子,都是个性鲜明,丝毫不宜世俗人情世故为尚,甚至还会鄙夷不屑。
这种情况下,李承天越是面面俱到,越是注重人情世故,就越会受到冷眼鄙视,甚至阻挠交恶。
这时候,有甄诚在,就可以从中斡旋,缓和关系。
三来,他的命数道令中,【财散人聚】、【与人为善】、【利人利己】、【人情练达】等等,都需要他通过赠与他人钱财,来获取命数底蕴。
一个仙根就消耗了他五点命数,以后修仙路上,还指不定遇到多少消耗命数的事情,眼下还没开始修炼,正是他积攒命数底蕴的好时机,所以这几块灵石,给的就很及时,很值当。
“果然传言不虚。”甄诚左右看了一眼,见四周没什么人,便笑着把灵石收下,“早就听闻承天师弟你好相处,为人大方,乐善好施。”
“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无功不受禄,这几块灵石,原本师兄是不能收的,但师弟你这个人,师兄也算知道一些,若不收下,你肯定还会想方设法,送给师兄。”
“与其推开让去,最后还推不掉,显得虚伪,师兄倒不如这便收下,也能省得许多口舌。”
“当然,师兄也不白收,师弟你以后在天工岭遇到什么事,尽管和师兄说,师兄在天工岭还是有一些威望的。”
李承天十年如一日的奉行命书道令,美名远扬,甄诚与李承天才见第一面,但依据传闻,加上杂役弟子凝聚仙根,心中已经确认,李承天此人,以后必非泛泛之辈。
此时交好为善,正是时机。
他这边一收下灵石,那边李承天命数底蕴增加的信息,就来了。
【财散人聚】命数底蕴+500。
【与人为善】命数底蕴+350。
【利人利己】命数底蕴+120。
【人情练达】命数底蕴+180。
……
提升的并不是太多,但加起来,也有数千。
对李承天来说,还是很值的。
“那以后就多仰仗甄师兄了。”
李承天拱手一笑。
“好说好说。遇到事情,报我名字,甄诚两个字,好用。”
甄诚一脸自信。
“走吧。杂物院的陈清风,在我面前,是师弟,我让他好生与你安排。”
“多谢师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