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下以后,贾瑛倒是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先将手里面的折子处理了一下,随即开口询问,“近来从疆南有折子上说,上半年因为洪灾导致亏损,粮食和钱财都不太够。”
“已经入冬了,他们申请减免明年的夏税,再拨些春耕银子。”
“二位怎么看?”
户部尚书此时一听,顿时就生气了,好在他在这个位置多年,早就已经养成了习惯,他行礼之后开口怼道,
“陛下,这疆南之地本就富庶,此次洪灾涉及的也只是益州部分,其余的地方没有-任何的损失。”
“而益州,光是上半年朝廷便送出去了三十万两的银钱。”
“而后还有各种药材和粮食,就是再大的灾难也该恢复元气了。”
户部尚书越说越生气,几乎是恨铁不成钢的开口,
“陛下,您可不能被他们蒙蔽了啊!”
贾瑛此时有些头疼,他抬了抬手,说道:“朕知道了。”
“你放心,朕自有数。”
户部尚书便收了表情,端正的坐了下来。
贾瑛嘴角抽了抽,对这个户部尚书的行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让人坐下之后在折子上面写了几句。
户部尚书虽说总是为几两银子哭穷,但是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贾瑛也知道江南那边虽说受灾,但是恢复的也快,并且贾瑛还知道今年从江南那边运过来了不少的瓷器和琉璃,赚了不少的钱。
贾瑛又看向了工部尚书,询问道:
“工部可有派人去巡查修建的堤坝?”
“今年春的事情朕可不希望再发生了,好歹也修了大半年了。”
工部尚书连忙开口,
“回陛下,臣已经派人前去巡视,但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恐怕还得持续好到明年三月。”
贾瑛揉了揉手腕,江南的雨大约就是在三四月份开始下,但是天机阁的人并未说出明年会有洪灾的事情。
贾瑛对他们的能力也还是有几分信任的,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能全部依靠在他们的推测上面。
于是贾瑛便开口道:
“今年冬天的服役有些过于寒冷,便给这些服役的人每一个都给一套棉衣,并一双棉鞋。”
“使衙役差吏煮些热汤,莫要闹出了人命。”
工部尚书连忙跪地拜谢,“多谢陛下体恤。”
户部尚书跟着一同跪在地上,实在没想到自己千防万防,还是得出去一笔钱财,还是一大笔。
最重要的是,这是陛下亲自决定的,有理有据,还能够真切的落到百姓的身上,他就是想反驳也没有办法。
贾瑛挥手让他们起来,
“不必多礼,先坐着吧。”
“朕有一件私事要与你们商量。”
两人的耳朵都提了起来,陛下自开国至今,还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过呢,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户部尚书捂紧了了自己的荷包,只希望陛下不要打国库的主意,马上就要开春了,百姓们的春耕可是一大笔钱。
还有边关百万将士们的军饷和粮草,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另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祭祀,皇子皇妃的生辰,等等等等,要留出来一大笔钱。
最重要的是,如今贾瑛实行轻摇赋税,在偏远的地方甚至多是以工代赈,赋税减半,这样下来,朝廷收上来的钱就少了许多。
贾瑛看到了户部尚书一脸的心痛不由得有些开始反思起来,难道大乾的国库已经开始空了
但是很快,贾瑛就将这想法给甩了出去,他前几日才去看过,里面堆了满满的宝贝,银钱和金子铜板也不少。
就说他自己的芥子袋里面,也装了不少。
而贾瑛的手里面,还有三个金矿,五个银矿,还有上十个铜矿捏在他的手里面,应当是不会缺钱的。
贾瑛的眼神让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心情更加的慌张了,他们有些战战兢兢的等着贾瑛开口。
贾瑛也斟酌了一下语气,毕竟他还是第一次为自己的私欲来找这些臣下来办事,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贾瑛想好之后,先是看向了工部尚书,询问道:
“朕此前交由你的方子,制作玻璃,你做的如何了?”
工部尚书闻言眼睛一亮,他没有想到陛下说的是这件事。
贾瑛看见他的神情也是一顿,就看见工部尚书直接从怀中就掏出了一个本子,有些激动的与他汇报,
“陛下,您真乃神人也!”
“您给微臣的那方子,臣已经带人做了出来,那琉璃通体透亮,可视物,还能加入颜色,比原先的琉璃好看许多!”
“就是温度要求的高了些,还有些难度。”
贾瑛便笑道,
“不错,朕与你们走一趟工部,去看看那‘琉璃做成如何模样了?”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是一愣,“现在?”
贾瑛眉毛挑了挑,目光沉静,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
两人顿时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连忙开口道:“是,臣这就带陛下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