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西部南汪。以及联通南汪与南芦汪通道的的劳动开始了。整体看上去,工地上人山人海,很是气派。这个真正的集体共餐的大锅饭时代,土方工程的劳动的质量依靠两个方面。其一是社员的自觉性,这是最主要的一条。其二是队长的巡视监工,这是次要的一条。你想啊,那么多人,队长走到东头看不到西头,巡到南头望不见北头,所以社员劳动的积极性主要还是靠自觉,最好就是像口号喊的那样:共吃食堂热腾腾饭,集体劳动加油油干。事实是,更多的社员尽心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总有些劳动不卖力的“滑蛋或者“半滑蛋”,他们不但自己“滑蛋”,还阻止别人正常劳作,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劳动的质量。这些“滑蛋”是:共吃食堂热腾腾饭,投机取巧慢悠悠地干。对于实施促进劳动积极性的工分制度,这在文王塘庄还是后来。
厂一宝的这个组六个人,原本没有“滑蛋”,但这一次,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原本不“滑蛋”的易媳却变成了“滑蛋”。这不,易媳瞄着监工的尹三米走远,而此时两个人用一条扁担、前后抬着中间挂着筐土的人也已离开,就开始小声对向筐内填土的人唠叨:“不要太憨,监工来时,满铁锨、快溜地朝筐里填土,要表现积极。监工走了,铁锨头顶弄点土就行了,他又看不见,只要你不闲着、不憨站就行。”
抬土的回来了,易媳又嘟囔:“队长走远了,人山人海的,他哪能看到你呀,慢慢悠悠地抬着走就行了,慌慌忙忙跟小跑似的干什么,不怕累呀。”厂一宝负责抬筐,她也感觉按照易媳的话做,自己能够轻快些,而且刚刚生完儿子郑恩之的她,身体还有些虚弱,更需要轻松一些的劳动。但她是个有十分力气硬要使出十二分的人,所以听了易媳的话,还是心里不舒服。
其实,对于村庄里的“滑蛋”,尹三米当然是清楚不能再清楚了,他当然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但今天,他不只特别关注“滑蛋”组,还要用心关注厂一宝组。按往常,这样的一个组,尹三米是绝对挑不出什么刺来的,但今天不同了,今天有了变化的易媳,而且易媳的唆使,确实让这个组的活慢了下来,这就更引起了尹三米的重点关注。
怎样重点的关注?尹三米工地上巡视了一圈后,就站在南汪北的一片阳光格外明亮处,眼睛专门死死地盯住厂一宝这组。
他为什么要盯厂一宝?尹三米心里也明镜似的,不是厂一宝干活偷懒,相反厂一宝是一个十分勤快的人,是个劳动的好手,这是庄里人没有不承认的。他盯厂一宝,就是要使她紧张,就是要使她勤快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是要狠狠地累这个孩子刚满月的女人,来无声地发泄心中的怨气。今天,这个组神经病似的干慢了,就更使得尹三米有了重点监工的理由。
因为队长开始目不转睛地监工,易媳也没辙了,只能硬着头皮不停地干。因此,每筐土都填得满满的溜尖溜尖。而且填满筐的时间也明显减少,抬筐人利用填土歇息的时辰自然也就明显减少,加之尹三米监工带来的心理压力,拼命地干了一段时间后,厂一宝这组的社员就都疲惫不堪了。
这个时候,易媳突然耍了个花招:“俺今夜着凉了。哎吆哎吆,不行了,不行了,要拉裤子了。”说着,她就双手捂着肚子从汪底弯着腰,沿着汪的陡坡向上面小跑而去,她要再越过西河堰,到河堰西无人的地方解手。所谓解手,是当地人对大、小便的称呼。
一看易媳双手捂着肚子跑走,尹三米声嘶力竭地一边对着易媳大喊“正干着活呢你要干什么去?!”,一边从汪北边的陡坡趔趔趄趄地小跑着下到汪底,直奔厂一宝处而来。
到了厂一宝的地方,尹三米一边嘴里骂着易媳“真不是个东西”,一边拿起易媳填土的铁锹就填补了少人的空缺。
先有队长目不转睛地监工,后有尹三米亲临劳动,厂一宝的这组可谓是马不停蹄。可人毕竟不是马呀,终于这个小组的人儿都精疲力竭了,尤其是刚满月身体原本就虚弱的厂一宝更甚。
恰在此时,尹三米在挖掘一条西部南汪地界上一条很深的老水沟下的淤泥时,突然发现了一块矩形的石头。
因为矩形石头太重,尹三米就喊来会计帮忙抬入厂一宝的筐中。厂一宝刚要迈步,尹三米突然叫停,并惊奇对会计说:“会计,石头上有字哦。”尹三米不识字,所以是要会计看看。
会计用手又抹了抹石头上的土,“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映入眼帘:“队长,是泰山石敢当五个字。”
“这儿怎么会有泰山石敢当?”尹三米的脑海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但瞬间他就联想起上辈人的传说。
多年前,一个庄人的儿子因为结婚要盖新房。新房建在哪儿呢?就建在大前门井口北,距离井口一百多米的地方。这个地方原本是平地,但庄人的儿子为了使宅基地变高防水,就把宅基地前面的平地挖出一个大坑,将土垫在宅基地上。
房子建好后,庄人的儿子就娶了新媳妇。大坑在门口很难看,庄人的儿子就在大坑里栽了一些树,而且大坑里又刮来了一些草种、树种,所以,人工的种植加天然的播种,大坑很快就郁郁葱葱了。于是,大坑临近的人,也包括庄人的儿子和媳妇,把一些该扔不该扔的东西都往大坑里扔。
后来,庄人儿子的媳妇,生了大孩子,但大孩子体弱多病。不久,庄人儿子的房屋前,就竖起了这块石敢当。再后来,儿子的媳妇又生了第二个孩子,但第二个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却夭折了。听说是夜间庄人儿子家发生了什么怪异的事儿,随后二儿子就死了。
再后来,庄人的儿子就迁往外地了,而泰山石敢当也就没有了去向。没想到今天竟然在开挖西部南汪时出现。
那么,有些石头为什么叫“石敢当”呢?西汉史游的《急就章》说:“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这里石敢当的意思,就是“石头可以抵挡一切邪魔”。
把石头看作有灵气的东西,来源于远古时候人们的灵石崇拜。那时的人们认为万物有灵,对生活中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难题的东西都怀有敬畏,形成崇拜。比如火可以煮熟东西,还可以取暖,人们便崇拜火,也就有了火神。而最初的猎杀武器和自卫工具就是用石头做成的石刀、石斧,石头还可以砸碎食物,搭建房屋,因此人们产生了对石头的崇拜,认为石头也是有灵的。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用“泰山石敢当”,那是因为泰山为五岳之首,人们更为崇拜。另外,还存在一个传说。
古代,下邳城县衙门里,有三间房子,整夜闹鬼,没有人敢住,住进去的人,不是死,就是疯。原来有两个县太爷住在这个房子里,不知不觉得死了,官府衙门都认为是他们作恶,被人害了。可是聚集全国有名的判官侦探,也没发现一点蛛丝马迹,而成为悬案。几任县太爷想把它拆掉,都不敢拆,怕连累自己,于是住在院子里的人,都不敢走近这房子,整夜吓得睡不着觉。一天,县太爷贴上告示说谁能在这房子里住三天,赏白银五百两,并让他在衙门里头当差。这告示贴了半个多月,也没人敢揭,因为邻近的人没有不知道这件怪事的。这时来了一个自称是泰山脚下的穷汉子,来这里逃荒要饭,名叫石敢当的人,他发现了这个告示,心想,我去试试,不仅弄来五百两白银,还能在衙门里混个吃喝,不要再东家讨,西家要的了。
于是他把这告示揭下来,一敲惊堂鼓,被衙役领到了大堂上,见了县太爷。石敢当说明了来意,决心在这间房子里住下来。县太爷可喜极了,一看这汉子,高高的个子,墩实的身子,黑乎乎的皮肤,大大的眼睛,是一位血气方刚的男子汉。于是就叫衙役领石敢当进了那间房子。石敢当四周打量房子,不错呀,青砖青瓦红抱柱,雕龙画凤漂亮极了,就在东墙的床上住了下来。第二天,县太爷带着衙役来到房子门前,敲了敲门喊:“石敢当,石敢当”石敢当这时正睡得香甜,他哪里找这么好的地方住,红木床,花被褥,绿罗帐,丝枕头,这是县太爷的享受。他突然听有人敲门叫他,忙回答说:“叫什么的?”县太爷和衙役在门外伸了一下舌头说:“还没有死,怪哉怪哉。”两个人摇摇头走了。
石敢当起了床,吃罢了饭,来到县太爷的大堂里说:“县太爷,五百两银子拿来吧,给我衙役的权利吧。”县太爷说:“你没有什么感觉?也没听到什么动静?”石敢当说:“我睡得甜甜的,什么也不知道。”县太爷说:“你这才住一夜,住上半月再说吧。”石敢当说:“半个月后怎么办?”县太爷说:“不给银子,割掉右耳朵,不给衙役权利,割掉左耳朵。”石敢当说:“行,就这么办。”石敢当在这里一直住了半个月,吃了半个月的饭,不但没有什么事,并且还胖了许多。半个月过后,石敢当又来到大堂,见了县太爷,向他要银两,要官职。县太爷没话说了,付给他五百两银子,又让他做衙门的衙役,叫他仍住在那屋里,又住了一年,石敢当还是没有什么事,县太爷感到惊讶,这样县衙里的人,不仅不害怕了并且还睡得挺香甜,县太爷便提拔石敢当为衙役长。可是石敢当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看透了县太爷的腐败无能,于是就对他说:“我不干了。”然后扬长而去。
县太爷认为石敢当是位能治鬼怪的神仙,又因为他来自泰山脚下,于是认为他是泰山石的化身,于是就取一块泰山石,刻成石敢当的样子,放在衙门院中,从此人们觉睡得香,心里也踏实了。这样,泰山石敢当镇宅避邪的灵验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有的人为简便行事,就在石头上写着“泰山石敢当”五字,作为镇宅之石放在住宅屋边镇宅避邪降妖。
但庄人的儿子家的这块"泰山石敢当"为什么不能抵挡邪魔,而被他深埋在这里,只能看他给后人留没留下有关的说法了。
话说这一次抬起土筐的时候,因为有石敢当,很重,也因为之前一直劳动不能喘息的疲惫,厂一宝眼前突然冒出了一片金花。厂一宝短暂地无意识地停了一下。但金花随即消失,厂一宝瞬间又清醒了过来,只是觉得有难以忍受的累乏。
厂一宝继续抬着沉重的筐,在汪底到地面的陡坡上艰难地攀登。她忽然两腿打颤,天旋地转,脑子里仅片刻地浮现了儿子郑恩之虚弱的身影,随后就眼角流出儿滴泪水地昏迷倒下了。
厂一宝摔倒了,整个身体扭滚着从陡坡滚了下来。她抬的是扁担的后部,掉落下的土筐和石头也翻滚着向下,直至从她的腿部碾压而过。
不得了啦,周围的社员一拥而上力图抢救,但尹三米此时却只大声地喊了一声“工间歇息”后就不知了去处。
要知厂一宝状况如何,庄人儿子为何迁走,且看以后分解。
正是:
易媳今日鬼主意多,
惹出三米关注警觉。
一宝累至土坡昏厥,
筐石滚下碾身而过。
喜欢盗庄记请大家收藏:()盗庄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