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款根据芬兰神话改编的游戏当中,有一种名为【真理魔球】的事物分布在世界各地。
所谓的真理魔球,即是蕴含了世界内部无数不同知识的球体,往往都代表着不同领域的所有奥秘,所有才被冠以真理之名。
而当玩家凿穿横跨世界的巨墙,前往无数相同的平行世界时,再通过完成于特定位置释放法术的仪轨,就能收集34个真理魔球,收获所有的真理,成为半神。
无视变形药水,诅咒永久无效,象征全知的冠冕被戴在头顶,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欣欣向荣,不再互相攻击。
原著中,此为多个结局中最好的结局之一。
但,他还是有些不确定。
毕竟,他在获知了游戏机内部的世界是自己记忆中玩过的游戏后,曾认真仔细的调查了这个世界的文化史,和自己穿越前的世界有什么不同。而也不知是凑巧还有背后另有隐情,刚好,所有的“天敌世界”内部蕴含的文化要素,全都在这个世界找不到任何痕迹。
这也是让他陷入深度怀疑的原因之一。
因为如果真是如此的巧合,那就不排除是某个幕后黑手给他植入了记忆的可能性。
——自己可能根本没有什么穿越,只是幕后黑手将这些世界捏造成记忆塞进他的脑子罢了。
幸好,他最后还是选择了面对现实,随遇而安。
会议桌上,李海默见铺垫的大概差不多了,就对着其中一位博士开口道:
“对于刚刚您提出来的问题,我想现在可以做出解答了。这就是我先前拍摄下来的影像资料,可以作为证据。”
伸出手,李海默将一块移动数据硬盘递上,系统快速接入,很快便将画面投影出来。
大部分都是经过了剪辑的影像,时常大概在十分钟左右,多是各种各样怪物的画面,以及异界的风景、非人的造物、悬浮的恶魔。
远眺望去,有直入云端,超过云层的世界树。左右回顾,无边雪原,金字塔沙漠映入眼帘,这片广袤的世界真实的程度难以想象。也是第一次,异世界的情景如此清晰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份影像的真实性、非合成性在AI验证的情况下很快得到了证明,于是众人皆是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不过,我想先请各位看看的是这个。”
等到讨论声一弱,李海默便再次调整影像,这一次……是一个地下的,类似祭坛的画面被呈现出来。
古老的密文、幽暗的石室,向下凹陷泛着奇异光芒和声响的祭坛正中,是一颗散发着莹莹微光,介于晶石与流动状态之间的“球体”,球体的内部不断涌动,隐约能看见有事物在内部“畅游”。
这实在是极其反直觉的影像,明明仅是画面本身的靠近,却仿佛能听见空气嗡鸣的震动,好似时空本身都在为其存在本身讴歌。
以至于穿越影像……来到身前。
“此乃【真理魔球】”
他说道。
“一旦集齐三十四个魔球,并献【源质】于雪山空中祭坛,世界就会随之变化……迎来我所说的这个结局。”
但……李海默接下来要说的正是这点。
真结局不只有一个。
在游戏当中,除了全世界变成黄金、毒金、开启新世界的标准结局,以及半神结局外,还有一个结局,被玩家戏称为【种太阳】。
通过特殊的方法获取“太阳种子”与,再获取“四大元素石”,以剧烈的爆炸与生命的献祭,就能在七重天堂的上方,虚假之月中再造太阳。
再在平行世界重复相同步骤,获得太阳种子与元素石,以及‘第五元素’,就能在七重地狱的下方创造与其对应的【暗日】。
最后,当太阳与暗日碰撞之时,所有有关神山的建筑材料都会在瞬间清空。
届时,一切与神明相关的事物……都会荡然无存!
和魔球结局一样,这两种结局毋庸置疑的都会带来真正的,未知的影响,足以改变整场“游戏”的大变化。
相关的资料,经过李海默撰写记忆中的记录后随之奉上。
会议就此暂时休会了。
有关于这份情报的重要性实在是太高太高,足以引起全世界的觊觎。
众人商议良久,一直到李海默吃过一顿太空午饭后,才给出答案。
在太阳西沉,落入地平线后的下午,繁星璀璨的一天中第五个日落里,科学家们才再度找上李海默。
“相关的情报,我们已经和上级组织正在沟通了。”
其中一人诚恳的说着:
“抱歉,李小友,你的这份情报太过惊人,几个部长,甚至是更上头的都会被惊动……请你见谅。”
李海默点了点头,他早有预料,但还是打趣了一下:
“那要注意保密,这毕竟算是我的个人隐私了。”
——终于……这次的深水炸弹也扔完了。
事后,并没有待太久,于第二日中午李海默便重新进入了再入轨道舱。
在李海默的计划当中,让人类世界陆续认知到情况的严重性是最好的。但那又不可能一下子全盘抛出,因为那只会让刚刚还没恢复的混乱加剧,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步一步来。
太空舱脱离空间站主体,开始再入大气层。
望着窗外飞速变换,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绚烂流火,李海默怔怔出神。
现在,他也要开始着手准备起技术积累了。
只要获得天际浩劫的技术、复苏更多的科技人才,再结合怪兽时空的资源,运用魔杖无限的创造物质,就足以让最为基础的条件达成,这点,他势在必得。
当天夜晚,天际浩劫世界,废弃军事基地下方。
随着李海默的身影突然从角落出现,诗慧骃也见怪不怪的将这几日的数据报告递呈了上去。
这些数据多是些无人机器探测的结果,其中大部分是位于临海地区机器人的回传,但显示结果倒是颇为有趣。
陆地上的无人机器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它们最初的目标是搜索旧时代地图数据库中的防空洞、地下基地等可能存在人类的目标,只是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有一台走的最远的无人机器,曾到达过另一处和这座基地在功能上定位一致的基地。只是结果很可惜,在经过漫长的信号接入后,才发现地下已经空无一人。
冬眠舱早已全部打开,什么都没有留下。
至于海中……就有意思的多了。
这里要从另一个方面说起。
举个栗子。
在世界毁灭前,旧时代的鲸鱼是结伴在海洋中穿行的,他们会发出可以回荡在整个大洋中的“鲸歌”,进行相互交流。
或许对于这些大型的生命来说,世界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在哪里吼一嗓子,世界彼端就能有同伴能听见。
就这样,大洋之歌在地球的蔚蓝中传唱,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无数的学者当做课题。
之后,随着黑月降临,地球上占据生态位最高的物种灭绝,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繁荣了起来,这些动物当中就包含了蓝鲸、须鲸之类的大型动物。
这些生命的歌声普遍都在15-20赫兹之间,旧时代就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能够对其歌声进行追踪,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此。
“回来的海洋机器人……检查到了不同寻常的,蕴含人类语言形式的‘鲸歌’。”
她说着,表情变得投入和兴奋。
“那毋庸置疑,是蕴含着语言逻辑系统的频率,这些歌声日夜在大洋中回荡,但绝对……是鲸鱼发出来的声音。”
人类暂时还没有制造接近鲸歌的手段,灾难后的人类就更没这个精力和水平了。
所以,那必然代表着某种驯养的结果。
而驯养的前置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使鲸鱼获得不低的智慧。
“其他暂且不谈……现在,世界的某一处一定还有人类的存在,人类并没有灭绝!”
“并且,他们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但是难以置信的事情。
哪怕是诗慧骃,也只能想到一个可能。
“最大的概率,就是过去的那项研究,真的出成果了。”
其名为【真实智慧】。
探究其意识与智力,神经元结构本身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