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义无反顾在元旦的那一天,一个人,开着车,来到了机场,把车停下后,大踏步地进入了机场大厅,办理登机手续,坐到了飞往米国的贵宾候机厅。
北辰要飞往米国,处理一件棘手而又危险的一事情。“沧海可填山可徙,谁谓志专功无成。昨日闾阎谩惊扰,劲气不逐腥风倒。”
北辰的车一会被人开出了机场,这一切看似,没有什么特殊,没有什么波折,没有什么悬念。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次回米国,等着他的未知与不测。
在这里要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张北辰教授。他的父亲叫张程,是一位很有声望的美籍华人,也是国际上信息通讯、计算机领域方面知名的教授专家。认识她母亲“小郑”时,他母亲已经是一位带着三个孩子的单身妈妈。
北辰父亲当年受邀来到清北讲学,看到了会场下高贵优雅的“小郑”,两人一见钟情,互生情愫,相识相恋。在北城某一天的夜晚,他的母亲就是在那个时候怀上了北辰。
母亲给他取名北辰,寓意他出生时家里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优渥良好、家给人足、钟鸣鼎食,父亲学识渊博、儒雅清逸、功成名就,母亲也希望北辰一生平安吉庆、清雅荣贵、成功荣幸。
北辰的母亲是中年得子,在北辰人到中年时,母亲已经是垂垂老矣的妇人,寄望北辰能有所成就,成功隆昌,为哥哥分担家族的重担。北辰到了中年,也许母亲在这个世界已经不复存在,曾经是家族顶梁柱的哥哥,也已到了暮年,寄托北辰能接过哥哥手里的接力棒,力争上游、再接再厉,为家族未来的命运忧思劳神,负重前行。
北辰从小是由大哥、大嫂帮着母亲将他带大,他对哥哥嫂嫂的印象要比爸爸妈妈深刻很多,感情也是和哥嫂俩人更亲近一些。
北辰的大哥伟岸英武、慈爱温暖,嫂嫂高挑清瘦、端庄干练。幼年时,在小北辰的小脑袋瓜里,一直以为,爸爸妈妈就是哥哥嫂嫂,而那个他一直叫的妈妈,更像是奶奶。哥哥像父亲一般疼爱他,经常陪着他玩耍,做游戏。
幼小的北辰,身体素质非常棒,妈妈经常说他像大哥小时一样,只是没有哥哥调皮捣蛋、壮实高大。哥哥喜欢带着北辰幼小健壮的身体跑步锻炼,之后再跟他玩搏击散打的游戏。小北辰竟然很喜欢玩这个充满着暴力刺激的搏击游戏,只要见到哥哥,就缠着哥哥,挥舞两下、比划比划。
北辰哥哥强大的身躯,是他最温暖的战车,最安全的阵地,他有时会一直在哥哥的背上,不停地踢腾着,瞄准打枪、发射导弹、航母启航。其他的哥哥来抱他,逗他玩,他根本不跟他们走,也不理会他们。
小北辰喜欢直接叫大哥的名字,哥哥也不生气,反而对他更加亲密。幼小的北辰,发现“直呼其名”的这个游戏特别好玩,喊着既是爸爸又是哥哥男人的名字,让他很快乐,仿佛叫一声哥哥的大名,自己一下子就长大一截。
幼年的北辰有个遗憾,就是哥哥经常不在家,东奔西跑、萍踪浪迹。他不知道大哥为什么不像其他哥哥一样,经常陪着他,但是他知道大哥是这个家里最重要的人物,什么事都要大哥来操心和定夺。
直到北辰三四岁时的一天,突然一个文质彬彬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来到家中,妈妈让他叫爸爸,小北辰只是站在那里一个劲地盯着这个男人,不住地看。
中年男人一把抱起小北辰,亲切地说道:“让爸爸抱抱我们的小北,长大了,沉了很多。小郑,这孩子越来越像你。别说,跟他大哥更像。都说谁带大的孩子像谁,小北长大后,肯定像他哥。”
说着父亲在小北辰的脑门上深深地亲了一大口,这是北辰记忆中,第一眼看到父亲的样子。
父亲想这次带小北辰去米国玩几天,母亲同意了。米国的小朋友跟北辰很不同,说的话,他一句也听不懂,还经常欺负他,他动不动跟邻居家的小孩干架。父亲就给北辰边讲中文,边讲英文,几天的功夫,小北辰就能跟米国小孩子进行简单的对话。
玩了十来天,父亲就带着北辰一起回国。回国前,爸爸给北辰了一个非常潮酷的,米国小朋友经常玩的玩具水枪,北辰像是遇见了阿拉神灯,枪不离手地一直玩,吃饭睡觉都要搂着玩具水枪,即便是爸爸,也别想从他的小手中拿过去。
在米国机场过安检时,工作人员要让小孩子手里的玩具水枪也得过安检,小北辰拿着爸爸给他买的心爱的水枪,对着工作人员就是一顿喷射,被爸爸抱起来在屁股上打了几巴掌,就这样小北辰哭着闹着、抱着玩具水枪,过了人行通道安检。
后来,北辰上了小学,大哥很忙,不能经常陪他,就请了位叔叔带着他锻炼,教他搏击散打。叔叔喜欢打羽毛球,北辰也顺便跟着学了点皮毛。叔叔不言苟笑,不像哥哥那样慈爱温暖,但两人很投脾气,因为北辰从小也是经常缄口结舌、缄默思考。北辰的童年,身边不是哥哥,就是众多的叔叔伯伯,女人和女孩只是一种形象,好像跟北辰没有太多的牵扯。
女孩在小北辰的眼里,是种又傻又笨、又吵又闹、又怪又坏、又疯又癫的生物。他不喜欢她们,甚至是很讨厌叽叽喳喳的女孩,有意无意躲着这群令他头疼的小公主。
童年时的小北辰长得很漂亮,女孩们都想成为他的同桌,这件事让小北辰很烦恼,于是找到老师,要求自己在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一个人坐。这个位置是所有孩子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孩子坐的地方,但小北辰神驰向往,老师欣然答应。
小学期间,北辰从来不看课本,他的书包里都是一些天文地理、宇宙星系、航天科技、生物科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少年读物。也经常不写作业,这让所有的代课老师都很头疼,班主任亲自将他的大哥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让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多关注孩子的学习。
北辰的哥哥跟老师苦口婆心地解释,只要北辰能跟上就行,保证不给班级抹黑拉分,还一再地强调男孩子就得这样,要有自己的爱好。
从此,所有的代课老师对小北辰放任不管,任由他在课堂上看那些他们也看不懂,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奇门怪客的读物。不过让老师们欣慰的是,北辰每门功课的成绩都是满分,这孩子干什么都是尽心竭力、一丝不苟、百战百胜,从来不出差错。
每年寒暑假期,父亲都是邀请北辰去米国游玩,只不过,经常是北辰一个人坐着飞机来往国内和米国。每次从米国回国前,爸爸把他送到机场后,都会只叮嘱他一件事:“千万记住别搞错了。”
然后让一个孤单行影的小男孩,独自进了机场,过了安检,顺利登上了回国的班机。
下了飞机,每次都有一个叔叔将北辰从机场接回家,北辰将他书包里的一个东西,交给这个叔叔。
再后来,北辰慢慢长大,父亲经常跟他聊浩瀚如烟的科学世界,问他有哪些宏伟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问他愿不愿意去米国上学,接受更前沿的学科技术和理论知识;想不想长大后建设自己的祖国,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学者。
北辰跟父亲越聊越深入,他对父亲的精神世界很向往,当然愿意去米国接受更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对于祖国,他首先想到的是高贵优雅的母亲和伟岸坚毅的哥哥,他当然也愿意长大后守护这份浓情的血脉,和深厚的情感。
北辰就和父亲一言为定、一诺千金,去米国念书。
小学毕业那年的暑假,父亲在国内呆了一段时间。少年北辰陪着父亲在护城河边漫步,父亲说出了他的遗憾,希望北辰长大后能帮助国家,在一代代信息科学家前辈们努力创造的成果下,继续建立一个,强大的、前沿的、能引领世界的,完全超越米国GPS的信息通信网。而航天通讯,这方面有很多垄断的技术知识,是目前国内最先需要攻破的难题,任重道远、责任艰巨,仍然需要像北辰这样年龄的技术人才为此继续奋斗赶超。
少年北辰为父亲感到自豪,能将毕生所学,奉献给自己的祖国,是莫大的荣耀。北辰跟父亲说,长大了,愿意跟父亲一起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父亲高兴地跟他击掌,建议他初中三年先在国内,打好文化知识课的基础,努力学好英语,这期间,他会将一些米国原版的科普读物邮寄给他,分享一些网上前沿的科技知识和技术论文,等到北辰初中毕业后,再带他去米国念高中。
少年北辰的英语水平也远远超出同龄孩子,已经达到了米国大学生的阅读能力,那是得益于他整天阅读原版的英文科普读物和网上前沿的科技知识和学科论文,他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就在电话里,或者通过视频,跟父亲用英语聊天。北辰在浩瀚的科学海洋里搭载着英文这艘巨轮快意的畅游,当时同学们都说他是个“乘风破浪的弟弟”。
初中生时,北辰的学习能力和学问学识,让其他的哥哥们都惊讶异常,这孩子的智商如此之高,让这些做哥哥的都汗颜无地、瞠目结舌、理屈词穷。哥哥们每次跟北辰聊天时,经常被他连损带贬地奚落一通,哥哥们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地自容、自愧不如、颜面扫地,这个小鬼根本就不像是他们的弟弟,倒像是从某星球潜伏在地球的外星人,做着他们从未想过,都不明白,也不会理解的奇怪事情。
北辰是个非常聪明安静的孩子,“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大哥早就发现他远超同龄孩子智力的这一天赋,就给他弄来一些高年级的课本。没想到北辰一本接一本,在初二时就自学完成了初高中的所有课程,并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北辰的大哥感觉北辰这个孩子就是个学习的机器,什么知识在他那里都是轻松自如,如同搅碎机一样将知识搅得粉碎,然后吞入到他的胃里很快消化、分解、吸收,成为他大脑的养分,供给他超强的思维。大哥就把北辰的这种学习状态给张教授细细地讲了,想让北辰提前去米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