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表彰大会落幕,正值晚饭时分。
人如潮水般涌向食堂。
刘梓涵紧跟在宋颐后面,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颐哥文综竟然能考235?怎么做到的?
嘶!这样看还真能一起上江大……
“想啥呢?”宋颐搂着他的肩膀,随后目光看向他。
“我在想我语文能不能再提升一点。”
“简单,把字练练,书写规范,标清序号……”
“就这么简单?”
“这不你教我的吗?”
刘梓涵听完直挠头,怀疑对方在说反话阴阳他。
随后迎面走来几个学生,宋颐不认识他们。
但他们见到自己的眼神微微出现惊色。
然后缓缓点头,有种别样的味道。
这让他感到惊奇,这就是好成绩的待遇?
不过,今天下午真的装过瘾了,没想到还能混个临中之光称号,他嘴巴都要笑歪。
“宋颐好!”
遇到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目光都盯着自己,还有小声打招呼的。
刘梓涵也觉得很怪异,以往大家都躲着宋颐,生怕被他故意找麻烦。
这种主动问好也太奇怪。
宋颐微笑回应。
“你看!宋颐对我笑了。”
“好帅啊,以前都不敢盯着他的五官看。”
“确实挺帅。”有女生相互挽着手,偷偷看着他,眼里泛着花痴,嘴角露出笑容。
“哎,别想了,人家女朋友可是年级第一。”
“我只是说说嘛……”女孩鼓着小嘴,耳根微微泛红。
这些话也被不少人听到,一些人心中刚燃起的爱慕就被熄灭。
顾白芷可是年级第一,成绩好长得也漂亮。
两人挺般配的。
“颐哥,你现在可成了大名人。”刘梓涵哼唧说道。
见大家对他风评变好,刘梓涵心中也很舒服,毕竟是从小到大的朋友。
“少调侃我,唉,我都不敢想象今后的一班有多热闹。”
大会结束后,就要安心学习了。
一班一个周思妍,一个夏语嫣。
有这俩神仙在,自己没少要闹心。
“你跟夏语嫣这事,我怎么不了解呢?”
刘梓涵觉得有些奇怪,自己从小跟宋颐长大。
都没见过有这个人,也就是高中才了解。
“我跟你说,我做梦跟她结婚过,你信吗?”宋颐习惯性双手捧头,随口一句。
“梦?我也想做这种梦,娶个富婆多爽。”刘梓涵摆摆手,一副躺平的姿态。
“唉,可她是病娇啊,你可以喜欢病娇,但不能让病娇喜欢你啊……”
宋颐用细小的声音嘀咕一句,摇了摇头向食堂走去。
“什么意思?”
刘梓涵一脸茫然,难道被女生喜欢还不好吗?
还省得自己去追了……
傍晚,两人吃完饭来操场散散食。
期间宋颐还给周明打了一个电话,瓶子已经送来了。
可以做新的“海绵宝宝”,价格也要往上面提一提。
六十左右的价格。
同时,他也在想做的更细致一些。
毕竟这种简易的容易被别人模仿,拆开看几眼,估计就明白怎么做的。
要是被商业敏感的人发现,估计会立马大规模生产,价格肯定会下降不少。
他们的利润也会下降。
就好比小米一样,自从做了硬件以后,刺激着国产手机水平提高,价格也便宜了。
得抓紧时间将手里的这一批货卖完,需要创新,搞新的东西提升竞争力。
好在他脑子里也有大概的结构图,麻烦的是需要工厂去做。
前世破产打工的日子,每天都是用这玩意度日。
也拆过几个,知道里面长啥样。
到时候估计价格还能往上提一提。
别人要仿制估计要会一些时间,恐怕到时间自己已经狠狠赚一笔了。
到时候拿钱投点赚大钱的玩意。
站在时代风口上,猪都能起飞,宋颐感觉到了与时代思想的格格不入……
“颐哥,你妈!”
“嗯?”
他扭头望去,远远瞥见夏语嫣笑着挽颐桂芬的手,在操场外面散步。
路过的同学都微微惊讶,女神怎么笑的这么开心?
宋颐感觉到头疼,她这是非要先从自己老妈身上下手。
前世记得她也不长这样啊?
现在怎么这么急!
深呼一口气,带着胖子朝二人走去。
通过今天下午的表彰大会,老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是能上重点大学的。
不是像以前那个连考好大专都费劲的混小子。
应该不会再着急考虑他的未来。
就是应付夏语嫣麻烦些,不过自己也能拉扯。
“儿子!”颐桂芬满脸笑容,挥手跟他打招呼。
她刚给老宋打完电话,对方听完激动的不得了。
老宋家好几代,都没有一个大学生。
宋颐爷爷那辈是因为难度大考不上。
叔叔那辈觉得上学没用,下海经商才能赚大钱,纷纷辍学。
年纪大了,钱包虽然鼓起来。
但每年回老家祭祖的时候,看着街坊邻居家里出来的大学生,有点眼红,太有面了。
他们连高中毕业的都少。
同时他们也怀疑是不是老祖宗埋的地方邪乎?
怎么儿孙读不进去半点书?
光旺财,不旺才……
宋国强在知道宋颐总分考了605之后,高兴的给全公司放了一天假。
之后,又跟宋颐爷爷打了一个电话。
老头子听完激动的说:他们这一家,族谱必须单开一页,不能跟其他几家沾了霉运。
…
宋颐微微点头道:“现在不用担心了,你儿子上了重点大学。
以后前途无量,女朋友多的是,别瞎操心了。”
他当着夏语嫣的面故意说这种话,就是想看她什么表情。
颐桂芬摸了摸嘴角思考着。
不知道儿子为什么这么抗拒夏语嫣……这姑娘明明看着哪里都好。
成绩优异,长相这方面没话说,今天下午在操场,她上台时,台下的欢呼证明了一切。
她家条件很富裕,就是不知道父母是干什么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很喜欢宋颐。
这几个条件结合下来,她都感觉自己儿子有些不识抬举了。
不过,见儿子几次见面下来始终是这种反应,停了几秒。
她也没把话说太死:“反正你们是同桌,以后多交流说不定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