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倒是可以,虽然冬天的鱼都藏在很深的水底,但还是有可能钓得到的,哪怕钓不到,我们也就是图个乐趣!”
“如果能发现鱼儿,我用石子说不准都能击杀几条上来。”
方晓婷笑道,“小远,你就吹牛吧,水里看到的鱼,光线是折射的,实际位置是不一样的。”
于远反击过去,“婷姐的物理知识可是不够扎实哦,鱼的实际位置就在我们看到的鱼影子的正下方。”
吴艳丽这时候说了,“小远,这个季节,山里有红菇、松毛菇、平菇等味道鲜美的蘑菇,还有野柿子、鸡爪果等野果,也可以选择去山里玩。”
于远稍稍回忆一下,“我家乡那边有个处于深山的小村子,附近有个高山水库,水库旁边松林和阔叶林都是很茂盛的,小时候我还去那里摘过柿子。”
“明天一早,我叫武哥先安排人上去看看水库在这个时候有没有水,如果有水,那里就是最好的去处了!”
随后于远向肖海芹介绍一下青山县的大山里,冬天可能存在的一些山珍和野果。
青山这边说的“松毛菇”就是松茸,松茸和红菇可以说是最鲜美的蘑菇,当然还有平菇、牛肝菇也同样肉质厚实细嫩。
于远的印象中,野生蘑菇就没有味道不鲜美的。
吴艳丽说的“鸡爪果”,华夏南方各地的称呼都不一样,是一种长着一串串奇形怪状的长条果实,形似鸡爪。
这种果实,在霜降之后,味道真的很甜美,果汁又多,吃起来甜脆甜脆的。
其实,青山的冬季,大山里还是有不少野果的,野柿子其实只是秋季摘剩下的,一般高挂树梢,很难采摘。
还有一种小红果,一簇的树叶间长成一团,象火红的鲜花一样漂亮,霜降后,味道也是又甜又脆。
一种青山本地叫“饭奴子”(谐音)的野果,一串串青青的果子比米粒大一些,同样是霜降后,味道酸酸甜甜的,说不上多可口,但很多人喜欢那种酸爽。
金樱子就不要说了,大家应该都熟悉,这种果实长满了刺,枝条也全部都披满了刺,采摘麻烦,吃起来也麻烦,哪怕去掉外皮上的刺,果皮下的果肉其实很少,果核占据了绝大部分。
最气人的是金樱子的果核长满了白色的毛,一不小说咬到嘴里,你会难受半天。
所以,金樱子在青山这个小山城,都是拿来泡酒的。据说金樱子泡的酒解毒化脓的药效极佳!
其实,在青山县,除了桃杏李桔抽这几种水果会有人种植,其他很多好东西在大山里没引起大家的重视。
野生弥猴桃在后世得到盛誉,称其富含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好像还有什么水果之王的称号!
于远小时候吃弥猴桃是边吃边扔的。
弥猴桃外面有着密密麻麻的白色绒毛,一定要洗干净了才能吃,切开后里面翠绿的,花纹一圈一圈的,夹杂着嫩黄色的颗粒,美极了。
但是,弥猴桃摘回家后要埋到谷堆里捂熟、变软了才好吃,要不然硬邦邦的,又太酸,一点都不好吃。捂熟了,变软了,那种酸酸的甜甜的感觉,确实不错。
于远最喜欢的还是山里野生的板栗和锥栗。
板栗很受欢迎,基本上秋天就会被采光。
但锥栗因为个小,采摘同样麻烦,人们不会刻意去寻找。
到了冬天,有时会发现落满一地的锥栗。
而且,这个时候的锥栗,外面带刺的果皮大多都已裂开,剥离不会困难。
锥栗生吃甜甜的,拿回家炒来吃,那更是香中带甜!
板栗和锥栗应该是同科或同属的植物,树木很像,果实也是同样外面包着长满刺的果皮,剥开后才是硬壳的栗子,栗子的硬壳内有一层长满绒毛的果膜,全部袪除了,才是鲜美的果肉。
板栗是一个大的果皮里面,包着好几瓣扁平的栗子,个人比较大,生吃果肉更软一些。
锥栗外面的果皮和板栗是一样长满刺的,不过个头很小,比小孩子玩的弹珠稍长,成锥形。
锥栗一般是单生的,果皮里包着的就基本上只有一个小锥栗,除去果膜后,口感会比板栗更硬实一些,生吃味道也更甜,更脆一些。
于远心中印象最深的还是苦珠,也就是苦楝树的果实。
苦楝树,在于远老家的山林里很多,可以说是山里人毫不在意的东西。
于远家里,程桂兰原来逢年过节都炒苦珠,给于远当零食。
苦珠还可以做苦珠冻,当作一种菜食用,味道也很好。
苦珠又能磨成粉,在风火牙痛的时候,泡一碗浓稠的苦珠粉,加一点白糖,喝下去,往往很快就会止住牙痛。
在于远重生回来的后世,一斤的苦珠粉,起码卖一、两百块钱。
很讽刺的是,原来山里遍地,没人在意的东西,后世越来越珍贵。
等到发现东西珍贵的时候,阔叶山林又已经几乎破坏个精光,许多东西却已经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