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爸和时哥两个大直男的想法,可以先建一座土砖房,花个一两千就差不多。
不过家里媳妇/老妈和女儿/小妹说了算,两个大男人只能当鹌鹑。
这会看到三亩田一下子就赚了一座房子的钱,瞬间都直了脊背,更没啥意见。
他们都没意见了,时妈就更没什么顾虑了。
现在家里已经和陈经理那边签了长期合同,以后田地这边不愁卖货渠道。
所以接下来只要田地继续种植,就会跟养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一样。
一座房子而已,她们现在建得起。
“不过,妈,我们现在可能还要先解决一个大问题。”
“嗯?什么?”时妈正在列建房清单和预算,闻言疑惑。
时见手支着下巴,叹气。
“人工啊,您看,咱们现在店面也买下来了,以后您和大哥肯定更多重心会放在店里,爸也有粮站的工作,我要上学,那田地咋办?”
之前田基本都是时见和时大哥在照看。
像拔草抓虫望风这些,就交给童工团。
但是童工团不能一直用下去,毕竟这次有眼睛的都知道时家地里赚不少。
难免会有人心理不平衡。
不说觊觎地的人,可能还会有家长借机找事。
更别说时见主要目的,还想劝她们扩大种植。
但三亩地时家都顾不过来了,扩大种植更没法兼顾。
三人闻言也都是一愣。
时大哥立刻道,“要不我负责种田吧。”
时见就道:“那妈那边也忙不过来。”
摆摊还好,主要忙的还是制作吃食,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得定。
总不能一家子每天都忙到半夜,跟陀螺似的,有钱赚都没命花。
主要时见也不想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她自己都想把重心放在研究上。
时爸抿着唇,咬咬牙,“不然我辞了工作。”
“不行!”时妈直接反对。
当然,她不是因为多看重这个工作,而是知道丈夫有多喜欢和重视这份工作。
时见也点头,“对,爸你这工作不要随便辞,你的工作也很重要。”
时爸苦笑摇头,“我一个月赚的都没你妈一天摆摊的零头,还不如一起来摆摊,小光就负责田地,这样也能抽出人手来。”
时见却摇头,“爸你这么想就错了,虽然你工资低,可别忘了,等你成功转正就是体制内,我查过,粮站工作有不少上升渠道,以后说不定还能调到农业局之类,到时候说不定我们还得靠你这边的关系,再说我们种田也不一定都是菜,以后说不定也会种粮食,到时候也要和粮站对接,所谓有人好办事,所以爸你这工作可不能轻易就丢,很重要的。”
时建设被她说得有些迷糊,又莫名有些激动,张着嘴巴,迟疑道。
“真有用?”
“当然!”时见用力点头。
她这些话还真不是在劝说而已。
对于时爸她的确有这种规划。
老妈负责经商赚钱,大哥负责田地,老爸负责在体制内。
她这边以后肯定能出高产粮,到时候会寻机会帮着时爸往上升。
官商一把抓才保险。
时建设这个人虽然看着憨直老实。
但他做事细心严谨,为人公正,家里虽是媳妇为主,但他本人也不是毫无主见,还很有自己原则。
这样的人,就算做不成大官,当小官绝对没问题。
林翠苗还不知道女儿真实打算,只当她是在安抚丈夫,就也跟着点头。
“见见说得没错,你不用有心里负担,以后我们可要靠你。”
时建设闻言,顿时背脊都直了不少。
重拾自我价值的他,看起来都精神许多。
“好,我听你们的,我也会努力。”
母女俩见他这副斗志昂扬的模样,都忍不住笑。
时见道:“嗯嗯,不过爸你也别把自己搞得太辛苦,毕竟未来日子还长呢,咱家现在也不是那么缺钱,咱光这地一年可就能收好几次呢。”
时爸不知道想到什么,眼里莫名闪过一丝心虚,憨笑道:“知道,知道。”
时见和时妈对视一眼,更确定粮站那边情况肯定不对。
不过她们都没提。
时见又把话题扯回来。
“所以按照我的建议,妈,等店铺能正式营业,您可以招两个人给你打下手,大哥就负责田地的事。”
听到招人,时妈眉头就不觉蹙起。
主要是花钱雇人的话,成本相对也就要提高不少。
但她也清楚女儿说的是对的,且按照目前家中的情况,的确招人是最好的法子。
所以她没犹豫多久,甚至招什么人都想好了,点点头,“可以。”
时大哥忍不住道:“招一个人就可以了,我早点起来照料田地,下午也能先回来。”
时见却摇头,“田地这边,我还有一个建议。”
“什么?”几人都看向她。
时见眯起眼,露出小虎牙,笑道:“包田扩种。”
“包田?”时建设蹙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按照时爸和时哥两个大直男的想法,可以先建一座土砖房,花个一两千就差不多。
不过家里媳妇/老妈和女儿/小妹说了算,两个大男人只能当鹌鹑。
这会看到三亩田一下子就赚了一座房子的钱,瞬间都直了脊背,更没啥意见。
他们都没意见了,时妈就更没什么顾虑了。
现在家里已经和陈经理那边签了长期合同,以后田地这边不愁卖货渠道。
所以接下来只要田地继续种植,就会跟养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一样。
一座房子而已,她们现在建得起。
“不过,妈,我们现在可能还要先解决一个大问题。”
“嗯?什么?”时妈正在列建房清单和预算,闻言疑惑。
时见手支着下巴,叹气。
“人工啊,您看,咱们现在店面也买下来了,以后您和大哥肯定更多重心会放在店里,爸也有粮站的工作,我要上学,那田地咋办?”
之前田基本都是时见和时大哥在照看。
像拔草抓虫望风这些,就交给童工团。
但是童工团不能一直用下去,毕竟这次有眼睛的都知道时家地里赚不少。
难免会有人心理不平衡。
不说觊觎地的人,可能还会有家长借机找事。
更别说时见主要目的,还想劝她们扩大种植。
但三亩地时家都顾不过来了,扩大种植更没法兼顾。
三人闻言也都是一愣。
时大哥立刻道,“要不我负责种田吧。”
时见就道:“那妈那边也忙不过来。”
摆摊还好,主要忙的还是制作吃食,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得定。
总不能一家子每天都忙到半夜,跟陀螺似的,有钱赚都没命花。
主要时见也不想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她自己都想把重心放在研究上。
时爸抿着唇,咬咬牙,“不然我辞了工作。”
“不行!”时妈直接反对。
当然,她不是因为多看重这个工作,而是知道丈夫有多喜欢和重视这份工作。
时见也点头,“对,爸你这工作不要随便辞,你的工作也很重要。”
时爸苦笑摇头,“我一个月赚的都没你妈一天摆摊的零头,还不如一起来摆摊,小光就负责田地,这样也能抽出人手来。”
时见却摇头,“爸你这么想就错了,虽然你工资低,可别忘了,等你成功转正就是体制内,我查过,粮站工作有不少上升渠道,以后说不定还能调到农业局之类,到时候说不定我们还得靠你这边的关系,再说我们种田也不一定都是菜,以后说不定也会种粮食,到时候也要和粮站对接,所谓有人好办事,所以爸你这工作可不能轻易就丢,很重要的。”
时建设被她说得有些迷糊,又莫名有些激动,张着嘴巴,迟疑道。
“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