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密集披露,私募基金的持仓路线逐渐清晰。截至3月27日,16家百亿级私募基金旗下的产品在30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四季报中现身,合计持股市值高达252.21亿元。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私募基金的投资偏好,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重阳战略投资的掌舵人裘国根对顺丰控股的坚守和增持尤为引人注目。自2022年年中以来,顺丰控股一直是裘国根的“心头好”,其管理的两只基金——重阳战略才智基金和重阳战略英智基金——持续增持该股票。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两只产品的持股市值合计近23亿元。顺丰控股的年报显示,尽管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3.4%的同比增长,个人会员数量也实现了显着增长。公司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顺丰控股将继续在新兴行业供应链场景中寻找机会,并在新产品推出和新场景挖掘等方面持续加码。
与此同时,高瓴资本旗下的瓴仁私募基金对上海机电的减持策略也值得关注。尽管减持了639.55万股,但瓴仁卓越长青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依然是上海机电的第三大流通股东。上海机电的年报显示,尽管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实现了增长,显示出公司的稳健经营。
淡水泉投资对北新建材的长期持有策略同样引人注目。旗下两只产品——淡水泉全球成长1期和华润信托·淡水泉平衡5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持有北新建材市值达4.32亿元。北新建材的年报显示,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特别是在防水和涂料业务上的突破,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盘京投资对信达地产的减持则反映了市场对房地产行业谨慎的态度。两只产品——盘京闻恒和盘京闻恒2期——合计持股市值为0.78亿元。信达地产的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下降,资产负债率也有所上升,这可能是盘京投资减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