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几个人一起到现场实地考察,翻译一眼就看中了车床。悄悄告诉康明,这车床比较先进,国内紧缺,能弄到手里最好。
谈判时,老毛子负责人说这类型的车床出口到东欧等地,在国际市场上都要几十万美刀,要价很高。两台车床要用国内价值60多万的货物换。
国内60多万的货物,到老毛这要至少值200多万。康明和翻译都不知道这车床国际市场的真正价格,这么大一笔交易,不敢擅自做主。打电话请示老白。
老白也不懂车床,刚不了解行情。马上请教一位在齐市重型机械厂工作的大学校友。
姓李的校友是机械类工程师,听了老白报的型号,让老白不惜代价也要弄回来。
康明最终用价值60万的各种小商品,换回了这两台车床。
老白的校友和两个干部打扮的人到了。下了吉普车,三个人和老白简单寒暄几句,就迫不及待地查看车床。
“全新的,连备用件都很齐全。太好了,太好了!”
“这一箱子备用刀片,金刚石的,值银子了。”
三个人一边查看车床,一边赞不绝口。
老白和李明伟听着议论,不懂车床也知道淘到宝了。
检查完毕,又做好密封包装。老白的校友李晓宇把老白拉到一旁:
“东来,太好了,正是你说的型号,一点不差。这玩意你都能弄来,你怎么弄来的?”
“你别说了,弄这东西费老劲了。你不说不惜代价弄嘛,我的人又是打点关系,又是低三下四求人,用了100多万才弄到手。”
老白装作一脸苦相。
“白同志,你是说一百多万两台?”
穿四个兜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插话道,
“可不是咋的,找老毛子当官的走的后门。运输的时候也费老劲了,以报废机床的名义运出来的。唉,找关系送了不少礼。加一起一百一十多万啊。”
老白继续装相,一脸心疼的样子。
两台车床真的是以报废车床的名义换的,是老毛子当官的自己提出来的,手续也是他们办的,一路畅通。
“值,值,太值了!特么的,这老毛子当官的真败家,敢情东西不是他自己的,实惠都特么搂自己兜里,让单位赔了。不过,白同志,你这生意做的不错,相当不错!”
中山装领导夸奖道,递给老白一根烟。
“领导,你看这车床你们要不?要是要的话,我小家小业,可别让我亏着了。”
老白给领导点着烟。
“要,要。我回去和相关领导商量一下。”
“我也不漫天要价,忙活半天,怎么也让我赚两个。一口价,120万。
你们要是同意呢,直接装车拉走。不过,货到马上就付款,我急用钱。不同意呢,我再找买家。”
老白通过李晓宇等人的表现看出来,这车床价值不菲。要是正常渠道进口,价格绝对要高很多。
但是他没有贪婪,做生意要不亏心是他的原则。赚了一倍那是冒着巨大风险的。
“好,爽快!120万我就能做主。”
中山装喜笑颜开。
这个价格,为国家省了一大笔钱。同类型的正常渠道进口,费尽周折,至少也要花上300万左右,还要用紧缺的外汇。
“东来,这车也是你们弄的?”
李晓宇指着一大堆车问道。
“是,价格比同类的低三分之一,基本都预定出去了。过程太周折,也赚不了几个钱。”
老白又变得愁眉苦脸。
“卧槽,你也太厉害了!那你们能不能弄到吊车、叉车?卡车也行。”
李晓宇满怀希望,中山装也凑上前。
“这可不敢保证……差不多吧。我们公司的人在老毛子那挺会来事的,认识几个老毛子大官。应该有门路。
不过,到那边做生意你们也都听说过,那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啊。你们要是需要的话,我们尽力弄。”
老白说的含糊其辞。
其实,康明早就把换吊车、卡车之类的门路找好了,只不过资金周转不开,还没开始换。
说到这,老白心里暗骂:帆子也不讲究,说好了这个月底投入一笔资金,马上到月底了,连个信都没有。唉,真急人,大把的钱干瞅着。这两天朱艳秋也应该到香岛了,行不行应该有消息了。
“东来,到那边做生意确实不容易,真的提着脑袋。别多想,能弄就弄,不但我们单位需要。国内也很有市场。老毛子的东西差点,但性比价高啊。
不能弄,你千万也别勉强。唉,做生意也不容易,尤其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
李晓宇劝慰道。他以为老白走神,是在想怎么弄到吊车的事。
“嗯,我尽力吧。发展经济不是人人有责,我们一帆东来也要做贡献不是?放心,弄到了质量和价格都保证没问题。一帆东来绝不做奸商,绝对会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
老白一本正经地开始上纲上线。
一家小饭店里,李明伟设宴招待老白。一帆东来驻口岸办事处的相关人员作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康明几个人一起到现场实地考察,翻译一眼就看中了车床。悄悄告诉康明,这车床比较先进,国内紧缺,能弄到手里最好。
谈判时,老毛子负责人说这类型的车床出口到东欧等地,在国际市场上都要几十万美刀,要价很高。两台车床要用国内价值60多万的货物换。
国内60多万的货物,到老毛这要至少值200多万。康明和翻译都不知道这车床国际市场的真正价格,这么大一笔交易,不敢擅自做主。打电话请示老白。
老白也不懂车床,刚不了解行情。马上请教一位在齐市重型机械厂工作的大学校友。
姓李的校友是机械类工程师,听了老白报的型号,让老白不惜代价也要弄回来。
康明最终用价值60万的各种小商品,换回了这两台车床。
老白的校友和两个干部打扮的人到了。下了吉普车,三个人和老白简单寒暄几句,就迫不及待地查看车床。
“全新的,连备用件都很齐全。太好了,太好了!”
“这一箱子备用刀片,金刚石的,值银子了。”
三个人一边查看车床,一边赞不绝口。
老白和李明伟听着议论,不懂车床也知道淘到宝了。
检查完毕,又做好密封包装。老白的校友李晓宇把老白拉到一旁:
“东来,太好了,正是你说的型号,一点不差。这玩意你都能弄来,你怎么弄来的?”
“你别说了,弄这东西费老劲了。你不说不惜代价弄嘛,我的人又是打点关系,又是低三下四求人,用了100多万才弄到手。”
老白装作一脸苦相。
“白同志,你是说一百多万两台?”
穿四个兜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插话道,
“可不是咋的,找老毛子当官的走的后门。运输的时候也费老劲了,以报废机床的名义运出来的。唉,找关系送了不少礼。加一起一百一十多万啊。”
老白继续装相,一脸心疼的样子。
两台车床真的是以报废车床的名义换的,是老毛子当官的自己提出来的,手续也是他们办的,一路畅通。
“值,值,太值了!特么的,这老毛子当官的真败家,敢情东西不是他自己的,实惠都特么搂自己兜里,让单位赔了。不过,白同志,你这生意做的不错,相当不错!”
中山装领导夸奖道,递给老白一根烟。
“领导,你看这车床你们要不?要是要的话,我小家小业,可别让我亏着了。”
老白给领导点着烟。
“要,要。我回去和相关领导商量一下。”
“我也不漫天要价,忙活半天,怎么也让我赚两个。一口价,1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