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霭夹杂着村里的炊烟,笼罩出村里人的烟火气,鸡鸣尖叫和远处的狗吠声开起了新的一天。
大妮今年十四,最懂事乖巧,早早起床到磨房推麦子了,二妮也被娘从被窝拎出来烧火,她撅着嘴问娘"三妮七岁了也能烧火啊,咋光喊俺?""你比她大四岁"应该有个姐样,你大姐啥时候攀你推磨?"母亲在热气腾腾的水气中忙着早饭。男人早已扛着一大捆重重的猪草回来了。
村里的大喇叭又唱起了《东方红》,人们吃完饭又各自去地里忙活去了。玉兰背着老五坐在院里搓麻绳,老三,老四围着院里的一棵石榴树跑着玩,大妮领着二妮拿着拾粪筐子检粪去了。玉兰时不时地向外张望着,算算日子,娘也该回来了,都九天了,这心里闷的话早应该倒完了?
这时,村里的教书先生上学校去路过门口,看见玉兰正心有所思,喊了句"嫂子,忙着呐!""唉,李老师,有事呀?""这不想问问你家里那几个长大的娃娃上不上学?下学期开学,村里好几家娃都报名了,我看咱家有三个娃娃也都该上学了""李老师,自古都是男娃上学,女娃学针线,哪有女娃上学的理儿""嫂子,你那是老黄历了,新中国成立四年了,国家提倡男女都一样呐,鼓励女娃娃上学,""这样啊,那啥,李老师,娃他爸回来,俺们商量商量啊""那好,嫂子,想好了,告诉我,先报上名,我还有课就先走了。"好,慢走"。
三妮在一旁听个真切,大喊着,娘我要上学,老四也围过来,奶声奶气的跟三姐学着喊"我要上学"正闹腾的欢时,奶奶拄着拐杖,挎着包袱站在门口喊:"这是闹啥呢?"玉兰一看娘回来了,立马回"娘回来了,快进屋,自己回来的,大哥没送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