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许都城下晃一圈也不至于引发这么大变故,关键是曹洪在城下战死。
曹洪死亡到底是运气不好,又或者是太史文恭过于骁勇威猛……还是有人故意设局卖了曹洪的人头?
曹洪的死,才是引爆一切灾难的根由。
如果再发展一年,刘备有信心独力发动讨伐战争;南阳招收的吏士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利于未来接管中原。
论实际种田,刘备是很强的。
从黄巾之乱到现在,刘备始终缺乏一个稳定,可以深耕的根据地;但他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能快速解除当地的桎梏,不仅能增长当地的生产力,还能增强军事相关的底蕴。
原因就是刘备一直在解放生产力,在各方容忍的极限范围内,尽可能的高效利用生产资源。
比如闲置荒废土地的再分配,军队、流民的教育,手工业的发展,这让刘备本部素质、士气、凝聚力有别于其他。
可前前后后打仗那么多年,刘备始终无法深耕一个地区。
每次战败大迁徙,都会让大量短期培养的人才流失、折损,到了今年,刘备是真的想克制、忍耐再积蓄一年。
可内外不会给他埋头积蓄实力的机会,现在的舆论环境也不允许。
这是刘备势力的特点,曹操势力的特点一直很明显,就是曹操的亲兵本部来来回回覆没了好几次,始终没有真正的嫡系部队,使得军队建设发展先天不足。
所以给刘备当新依附的流民,给曹操当亲兵,给孙权当大都督,都是很危险的事情。
大厅内,孙乾讲道:“今大司马用兵塞外,已无力干涉太行山以东之事。而主公又将陈兵于中原,故调解之策并不受袁氏看重。”
涉及到家乡,张飞率先开口:“这么说,现在鲜于辅等人只能向公孙度求援?那牵招效力于袁氏,他与田豫等人亦有交情,牵招是何说法?”
对此孙乾干咳两声后才从容解释:“翼德将军,牵子经本为河北幕府督军从事,颇受袁氏器重。后出领并州刺史,内不能安民,外不能攘却诸胡,表现的进退失据,故多受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