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王凌,那太原豪强大姓联军就欠缺必要的正义性。
临战之际,也难以高效率统合、调动。
见牵招离去,郭淮就问:“王公,刘豹如何回复?”
负责与匈奴人联络、调度的是晋阳王氏、原护匈奴中郎将王柔,此公年近六旬,坐在原地抬头看郭淮:“刘豹同意,不日将督兵向北。”
王柔担任护匈奴中郎将时,他的弟弟担任代郡、雁门郡守,随后雁门继任的郡守是郭淮的父亲。
郭淮世居阳曲,与雁门相邻;这种本州人在邻郡担任郡守的待遇,才是顶级豪强大姓的待遇。
若不是要规避法律限制,这些人就敢担任本郡郡守。
晋阳王氏与祁县王氏同出一脉,要复仇,晋阳王氏责无旁贷。
郭淮听了就说:“战机紧迫,还请再发书督促。”
王柔只是点点头,不言语。
郭淮又看向边上站着的一人:“雁门军为何进兵迟缓?”
这个来自雁门郡的使者拱手回答:“乌桓、雁门过境,本郡吏士不愿轻离乡土。”
现在的雁门郡守叫做申屠备,之前也答应出兵。
七天时间,申屠备的雁门兵已经难以抵达战场。
郭淮只是点着头,也不做什么脸色,只是说:“还请再三督促,若不能重创白鹅贼,则黄巾军再起,危及社稷,我等家乡也将沦为废墟。”
“是。”
这个雁门使者拱手长拜,退回班列。
郭淮又问另一名使者:“兄长到了何处?”
王凌的使者出列:“仆昨夜在平城与府君相别,府君如今最多二百里路,后日可抵晋阳。”
郭淮点点头,王凌带兵走紫荆关入飞狐径而来,速度已经很快了。
沿途的乌桓、匈奴人,归属袁氏一方的被牵招征集,归属鲜于辅一方的被王凌征集。
等王凌抵达时,必然是一支规模庞大的仆从武装力量。
只要给钱给人给兵器,这些胡人到了前线,不会讲究那么多。
军队规模越是庞大,后勤压力就越大。
袭击、夺取右部王庭的草料粮秣,就成了此战取得胜利的关键。
另一个关键枢纽是单于王庭的草料粮秣,结果崔琰已经派人焚烧了绝大多数草料,用这种鲜明态度表达了河东人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