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赵先生分析的,这何止是拿我们当枪使,分明是拿我们当炮灰,若真是朝廷怪罪下来,我们可就是他们的同谋,这可冤枉死了!”
“亏我还那样支持他们,气死我了!”
“绝不能就这样算了,得找儒学的人算账!”
“算我一个!”
“我!”
“还有我。”
……
茶楼内,客人们群情激愤,纷纷高喊着要讨说法。
发生这样情况的,不光是这一家茶楼,周围的酒楼、茶摊等地方都涌现出不少人,更多人在半道上加入进去。
街道上,要去找儒学要说法的人是越来越多,阵仗也是越来越大,这可吓到了不少人。
各地报纸关于儒学朕面目的揭露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百姓对于儒学本就有很多不满了,现在有人带头,自然是一窝蜂的站出来。
愤怒的百姓冲进儒学的场所,儒学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暴打一顿。
儒学场所也是被愤怒的百姓手动拆除。
这样的场景在大明各地出现。
儒学的人在弄清楚原因后,想要反击,一个跑到街道上大声解释和继续忽悠,但是等待他们的却又是一顿爆锤。
一时间,儒学的人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无论儒学的人如何宣传、解释,但和报纸、流行歌曲、戏剧的传播力比起来,完全就是被碾压。
一个月不到。
原本声势浩大、支持者众多的儒学直接消失得无影无踪!
报纸也在这场风波中成为了最大赢家,不光是达官贵人、乡绅富商有了看报纸的习惯,就连稍稍富裕的普通百姓,特别是中老年都会订阅一份或者好几份报纸。
少吃一个肉包子,就那收获很多消息,了解当本地以及国家大事,这实在是笔好买卖!
即便是钱不够或者不识字的人,也愿意去茶楼听听说书人讲报纸上的新闻。
已然形成了一股风气。
……
京城。
太极殿。
即将早朝,大多数文武百官已经站立在殿中,等候着早朝开启。
因为皇帝朱元璋还没有来,所以官员们神情比较轻松,不少人还三三俩俩站在一起讨论着事情。
“驸马爷来了!”
随着这道声音想起。
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部朝着殿门口望去,一位穿着黑色常服的俊美男子缓缓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