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传言,此物风越吹磨,它就越亮越光滑,颜色黄中偏一点红。晚辈虽不敢百分之百肯定,但也有一点依据,从这镜身材质的质感和色泽来看,它与我以往看到的所有铜镜都截然不同,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和质感,所以我才推断它极有可能是传说中的风磨铜。”
汪老微微眯起眼睛:“那么这面古镜小沈你可以断代了?”
沈沈愈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汪老,深吸一口气,像是在为自己即将说出的话积蓄力量,“汪老,这面铜镜我已有些判断,此镜当属明早期之物。”
汪老不置可否,“具体是哪个皇帝在位之时?”
沈愈马上开始分析,“洪武时期,明太祖以提三尺剑之威平定天下,当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整个国家都处于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之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家物力人力皆有限,铜镜制作多以实用器为主,并且工艺也难以达到如此精美,所以洪武一朝可以排除。
“永乐时期,成祖朱棣雄才大略,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对外交流与文化融合,此时的铜镜风格可能更具大气与多元化,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
“而这面古镜完完全全是一面道家风水镜,所以也不会是永乐时期。
“宣宗皇帝是个艺术家皇帝,对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极致,风磨铜大量用于宣德炉制作,这一时期的铜镜或许也沾染了那份对工艺极致追求的气息,更加精致细腻。
“最重要的一点,明宣宗极为喜爱道教。
“首先,明宣宗自号:长春真人。
“其二,据诸多史料记载与后世推测,朱瞻基的死亡原因很可能是因为长期服用所谓的‘仙丹’,‘丹药’中含有大量剧毒的汞,长期服用导致慢性中毒,让其不到四十不到便驾崩离世。
“再一个,明宣宗对真武大帝极为尊崇,据《明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三年,明宣宗曾下令在武当山修建宫观,以供奉真武大帝,并且多次派遣官员前往武当山祭祀真武大帝,祈求国泰民安。
“综合来看,晚辈推测它是明宣宗时期的的一面古镜,不知这判断可还准确?”
汪老听后,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他的面容沉静如水,唯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与赞赏。
凝视沈愈好一会,他脸上缓缓露出一丝微笑,说道:“小沈,你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做出这般精准且条理清晰的判断,实乃出乎老夫的预料。
“哎,沈老有你这般聪慧机敏、学识渊博的孙儿,当真可以含笑九泉了。
“没错,这面铜镜确实是明宣宗时期的一面古镜。
“说起来,这其中还与你青牛观有着一段颇为奇妙的渊源呢!”
沈愈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怔,眼中满是疑惑,“此镜与青牛观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