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议不欢而散,谢斌和许坤临有些不太体面的离开靳氏医药集团。
办公室之中,只剩下了靳义红,楼木桑,贾军,以及邓菲菲和吴亭。
看着谢斌和许坤临离开之后。
靳义红,贾军,楼木桑三人也是面容严肃。
“菲菲,你先带着吴亭去隔壁等候室等待一下,我们需要开一个小会。”
毕竟这个新药研发关乎靳氏医药集团的前途,靳义红还是很谨慎的。
“吴医生,实在不好意思,就让菲菲陪你一会。”
对于吴亭,靳义红还是很欣赏的,除了保密,另外一個就是为邓菲菲和吴亭创造一些独处机会。
看着两个年轻人出去后,靳义红有些疲惫的坐了下来。
这段时间,不仅仅是贾军和楼木桑,靳义红同样是心理压力极大。
如今的医药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而药品研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但是,新药研发是一个艰辛和漫长的历程,虽然一旦成功了具有高回报,但是同样的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
相比于辉瑞这种成熟的国际龙头企业,靳氏医药集团在整个药品研发中,由于技术的复杂性,研发及项目管理水平的局限性,以及国内外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靳义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看着自己的两个左膀右臂,靳义红询问道:
“贾军,木桑,你们怎么看今天谢斌带着许坤临突然来访。”
贾军想了想:
“我认为,谢斌带着许坤临来谈收购是假,来试探我们的态度才是真的。”
“显然,他们是有备而来,对于我们养正消积丸项目的进展也是了解的很全面细致。”
“我感觉,他们之后推出养正消积丸的竞品是假,很有可能是直接冲着我们的核心项目,斑蛰抗肿瘤新药来的。”
贾军做出这种推测,当然是有她的理由:
“首先,按照目前的进展,我们的养正消积丸项目,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临床试验阶段。马上就要进入新药申请阶段了。他们现在开始来狙击我们的养正消积丸,时间上,研发周期上,根本不来不及。”
“而,一旦我们的新药完成了申请上市,按照我们集团的生产线,半年内就能够铺开,按照我们养正消积丸的功效,必然能够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而等他们的竞品上市,那都是几年之后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斑蛰项目都差不多完成临床试验了...”
“所以,他们这一次根本就是冲着斑蛰项目来的。”
贾军说完之后看向了楼木桑。
楼木桑是靳氏医药集团的首席科学家,也是贾军的学姐,整个养正消积丸项目,也是楼木桑创始的,药物的发现和甄别也是由楼木桑主导的,之后才由贾军接棒。
而相比于养正消积丸,斑蛰项目的覆盖面更广,潜力更大,涵盖了: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绒毛膜癌等)、甲状腺癌、骨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治疗...
也是靳氏医药集团投资上百亿,十年周期的核心项目。
楼木桑有些病态的脸上,一双眼睛极为有神,流露出一股坚决:
“我同意贾军的意见。目前,斑蛰项目已经顺利的通过药物的发现和甄别阶段,已经正式进入了临床前研究阶段...我已经在开始进行药学研究,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已经拿下...”
“按照目前的进度,准备开始对于制剂制备工艺的优化,以及稳定性研究...”
“我相信,只要再投入一些资金和时间,就能够迈入临床试验阶段了。”
听着楼木桑的话,靳义红也是明白了两位科学家的心思。
“明白了。只是,木桑,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靳义红对于楼木桑还是有些担忧,毕竟,楼木桑患有先天性的疾病。
“靳总,我自己的身体情况,我有数的。就算是倒下,我也会在完成斑蛰项目后!”
靳义红有些心疼的看着楼木桑,允诺道:
“贾军,木桑,你们就放心大胆的去试验。接下来,我会调整公司的战略方向。本来还想等养正消积丸上市之后,再集中力量研发斑蛰项目的。”
“现在辉瑞集团虎视眈眈,看来我们需要加快研发速度了。我准备近期,再进行一波融资,同时加大对于斑蛰项目的投入。”
三个人讨论完毕之后。
靳义红也是谈到了吴亭:
“贾军,木桑,你们觉得那个吴亭怎么样。”
贾军是了解过吴亭的项目的,也看过他《cell》上面的论文,评价道:
“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有才华的。不过,更多的是在临床医学和免疫学理论上,我认为,对于制药研发,他还是一个门外汉。他的所谓的乙肝原发性肝癌之中,提出的一个“风木条达”的新药,还只是空中楼阁...”
楼木桑同样是觉得,现阶段的吴亭,还是有些好高骛远了。
“虽然,他的课题过于理想化,也过于遥远。但是,他的理念和思路,还是令我有些惊艳和佩服的。”
“甚至,从某一些角度来说,这个吴亭的概念中的“风木条达”的新药,是集合了莪们现在研发的养正消积丸和斑蛰新药优点,并更进一步的理想中的乙肝原发性肝癌的根治新药。”
“如果他真的对研发新药有兴趣,也愿意下苦工。我倒也不是排斥他之后,来我们研发中心进行交流和学习。”
楼木桑本身身体原因,所以非常珍惜自己的每一分时间,基本上都是投入到工作中,所以显得不近人情,又有些孤僻高傲。
但是,从内心中楼木桑还是很看重那些有潜力的年轻人的,因为她知道自身的生命不多了,真要能够遇到一个值得培养的后辈,她还是愿意倾囊相授的。
“贾军,那你去将菲菲和吴亭叫过来。我和他聊一聊。”
听到楼木桑准备和吴亭聊一聊,靳义红也是来了兴致,楼木桑的眼光可是非常高的。
这个吴亭在临床上很厉害,搞科研理论也有一套,不知道,能不能在制药研发上得到楼木桑的垂青。
对于吴亭的课题的投资,其实靳义红看重的不是眼前,也不认为吴亭短时间能够转化出成果,她本来看重的就是吴亭的潜力和这个人。
让邓菲菲进入吴亭的公司,也是提前布局,就好像自己和楼木桑,贾军之间的关系一般。
不一会,贾军带着邓菲菲,吴亭进来了。
“吴医生,我听靳总介绍过你。你准备接下来,开展乙肝原发性肝癌根治方面的课题,其中第三阶段之中,提出了一种“风木条达”的概念药...”
“我想知道,你对于新药研发,可有过了解,这可是一个艰苦卓绝又漫长的过程,仅仅靠着一腔年轻人的热血可不够...”
楼木桑随意的试探起来,想要看看吴亭到底是一时兴起,还是真的对于制药,新药研发有所了解。
养正消积丸制药心得(紫)、复方斑蛰新药的制药心得(紫)词条之下,吴亭哪里会在楼木桑之前露怯。
“那我就浅浅的聊一聊,我对于制药的看法,尤其是乙肝原发性肝癌方面...”
“首先,对于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我还是做过深入的了解的。药企会将其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就是药物的发现和甄别阶段,也是新药研发的初始阶段,是研发者科研水平,创新程度,科研探索能力的综合运用,失败率非常高,但是也是一个新药的最关键的一步...只有筛选和确定了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每一步...”
“而等我肝肿瘤实验室建造完成,设备引入之后,就要开始对于“风木条达”的先导化合物的研究。”
吴亭侃侃而谈,原先楼木桑和贾军还以为只是和吴亭随意聊一聊,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这般的纯熟。
看来还真的是下过一些苦工。
邓菲菲也是有些意外,心里面更是有些雀喜,看来自己之前给吴亭的一些关于制药和新药研发的书籍资料,吴亭是真的有在认真的研究。
怪不得他能够在这般年纪,取得如此的成就,这广博的涉猎面,超强的执行力。
邓菲菲静静地聆听起来。
而吴亭也没有要停止的架势,为了能够取得贾军和楼木桑的青睐,他也是准备搞一波大的。
“第二阶段,就是临床前研究阶段。这个阶段包括了药学研究,药理毒理学研究。”
“其中,药学研究又细分为原料药的制备工艺,结构、结构确证、制剂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材选择、稳定性研究等内容...”
“药理毒理学研究又细分为药效学、药动学研究,急性、长期及特殊毒理学研究等内容...”
“这个阶段也是一个新药研发,最为复杂,也是风险最大的环节,除了管理风险,费用风险,以及最重要的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之中,主要还是研发品种技术复杂,难度大,技术不成熟,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所以,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设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这一次打造我自己的实验室的过程中,需要得到贵公司,以及两位顶级科学家前辈支持的地方...”
吴亭直接将贾军和楼木桑的心得体验,融合了一下自己的现状,和两位科学家提了出来。
看着吴亭的这般成熟的成体系的回答,显然,两位科学家都是被惊到了。
她们丝毫没有感觉到眼前的是还未有涉及制药领域的菜鸟,而是感觉在和一个同级别的研发部门的首席科学家交流的感觉。
吴亭还没开始研究,就已经在考虑各种风险管理,其中,好多的点,完全就是楼木桑和贾军在年轻时候,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踩过的坑。
她们也都是回过头来进行总结,才得出的血泪教训,却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具有如此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考虑问题周全又老道。
两个人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是包括坐姿,眼神,以及态度上都是慢慢的改变。
她们和吴亭的交流,也是更像是一种互相的共鸣和平等交流。
“第三阶段,就是临床试验阶段,新药批准上市前,应当进行I期、II期、Ⅲ期临床试验,此阶段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用于评价新药在人体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第四阶段,该阶段分为申请临床研究和生产上市两个方面。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已经宣告了新药研发的成功。”
“第五个阶段,新药研发周期中的生产阶段主要包括中试、投产和检验等环节...”
“第六个阶段,上市及上市后监测阶段...主要要去应对这几个问题:(1)市场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2)新药品替代风险(3)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我认为,这个阶段虽然在药品开发之前已经做过大量的市场分析,但一个新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大众所接受有一时滞,时滞过长可能导致研发资金回笼不力。因此,在新药投入市场后,企业需要加大营销力度,对医生、患者、经销商从药理、毒理、药效学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培训,提升药品的市场接受度...”
“...对于不良反应风险,企业应建立不良反应管理程序,在药品投放市场后继续进行临床IV期研究,密切关注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当吴亭说到这里的时候,不仅仅是两位科学家,就连靳义红和邓菲菲都是认真的聆听起来。
尤其是对于新药投入市场之后的见解,让不同角色的四人,都是感触颇深。
吴亭给她们的感觉,仿佛就是一个成熟的研发部经理。
说到最后,吴亭也是总结一下,谦虚的说道:
“以上就是我对于新药研发全周期的一些看法和浅薄的见解。靳总,楼总,贾总,见笑了。”
话音落地。
楼木桑看着吴亭,惊叹的鼓了鼓掌。
贾军和靳义红,也是对于吴亭的表现和见解,给出了完美的评价。
“吴医生,没想到你在新药研发领域,有着这么深刻的见解。要不是知道你和菲菲,刚刚才开始创业,我都以为你是我的同行,同级别的首席科学家...”
楼木桑直接给出了最高的评价,同时,对于吴亭也是来了兴趣。
“吴医生,我和贾军平时比较忙,所以之前菲菲来约,我也是拒绝了。实在是抱歉。”
“不过,今天见到吴医生,一番交流下来,我才了解了吴医生对于制药是有着真正的深刻认识和制药上面的热情。之后,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
是临时抱佛脚,还是说真正花了大量时间,深入思考,楼木桑是听得出来的。
这吴亭的见解独到深刻,深得她心,仿佛遇到了一个年轻版的,身体健康的,潜力更好,志向更深远的自己。
毕竟,吴亭的论文她是仔细拜读过的,之前,她以为吴亭只是一时兴起,但是,现在她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个年轻人是真的想要去亲自研发一款,比她现在的斑蛰项目还要激进的,一种彻底根治乙肝原发性肝癌的新药!
楼木桑准备助他一把。
楼木桑更是破天荒的拿出了她的老款的手机,和吴亭加了一个微信。
一旁的贾军和靳义红都是目瞪口呆,这真是不通人情,一心只扑在科研上的楼木桑?
邓菲菲更是有些羡慕,这么久以来,即便是她,都是直接当面找楼木桑的。
“对了,你有想过,风木条达的先导化合物的制备嘛?”
楼木桑也是来了兴致,直接深入的交谈了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吴亭那是求之不得。本来,自己就在找寻国内槐耳颗粒理论的科学家。
吴亭思考了一番,便是将贾军和楼木桑的配方原料进行了一个综合和融合,同时加入槐耳菌质:
“这个其实我还真的有过初步的研究...之所以,取风木条达作为我的新药的名字,就是源自医书古籍之中的:肝为风木之脏,肝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
“我研究过一些古籍的相关药方,选取了几种原材料,准备进行一番提炼:黄芪、女贞子、人参、莪术、灵芝、绞股蓝、炒白术、半枝莲...斑蝥、刺五加、莪术、熊胆粉、人参、三棱、山茱萸、甘草...还有一味,槐耳菌质...”
“只是,我之前匆匆一瞥,忘记了这个槐耳菌质的古医书药方的出处,略微遗憾...”
听着吴亭对于先导化合物的提炼和萃取的原材料,和他从中医古籍之中去寻找答案,楼木桑整个人都是如遭雷击!\u000b她有些激动,苍白的脸上都浮现了一枚潮红之色,看着吴亭,她微微有些失态。
作为中医世家的传人,楼木桑的这两个项目,就是同样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她就是研究了许多的古药方,结合药学原理,最终,筛选出了斑蛰项目和养正消积丸项目的先导化合物...
只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还有一个著名的药方,以及其中独特的一味药物,槐耳菌质!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思路,想要真正的找到最终的先导化合物,还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实验。
楼木桑已经将全部的心思投入到了斑蛰项目之中,不可能再推倒重来。
但是,他从吴亭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楼木桑也是感觉到了自己有些失态,稍稍稳了稳心神。
她准备之后私下和吴亭好好的交谈,将她除了斑蛰项目之外的,精力都给吴亭,助他走上一条比自己更为深远,更为激进,又更有广阔天地的路。
“吴医生,对于你的思路和想法,我非常认同。至于,你说的那个槐耳菌质的中医药方,我家传的医术之中就有,只是可惜是一本善本,等我过些天,回一趟老家祠堂,给你手抄那一个药方过来。”
“另外,我也知道,对于槐耳菌质的运用,最为巧妙和丰富经验的就是禾城的赵家。也是一个中医世家...”
楼木桑看着吴亭,也是觉得好巧:
“吴医生,你不是禾城市一院的,你和中医科的主任,赵钧熟不熟。”
“赵钧是我的姨夫,他就是赵家的传人。在槐耳菌质的运用上,他是得了真传的...只是,赵钧这个人很佛系,又清高,要是一般人还真的看不上。只有得到他认可的人,才有机会获得他的指导和传授。”
“中医科的赵钧?”
吴亭也是傻眼了,赵主任自己可太熟了。
他竟然是楼木桑的姨夫,一想还真是,赵钧就是一个世外高人一般,还好自己已经提前攻略了。
吴亭,准备回去之后找赵主任聊一聊。看来自己的风木条达,就在眼前了。
接下来,就听到楼木桑和吴亭的你来我往。在两人恋恋不舍之中,结束了谈话。
【叮,恭喜宿主和楼木桑,贾军,靳义红完成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获得楼木桑引以为知己的极度好感。获得楼木桑身上的词条:先导化合物筛选经验(紫),楼木桑的先导化合物筛选和制备能力,华国顶级的水平。尤其是在中药古方领域。】
【获得贾军身上的词条:药学研究经验(紫),原料药的制备工艺、结构确证、制剂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材选择、稳定性研究等内容。】
吴亭也是没想到,这一次来靳氏医药集团,会有这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