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口很热闹,来来往往,行人不断。
路边的小商贩,小吃店,生意也是络绎不绝。
到了这里路程算是走了三分之一。
距离蜀山也就还剩下两千多里路了。
“师傅,咱们还有多久能到?”
小杰好奇的问道。
“我哪里知道,我又没去过。”
李源将小杰抱到驴背上,自己也翻身而上。
骑着毛驴,在路边买了点包子,两人就继续上去了。
听着这些行人说,顺着官道,往前再走了几十里路,就能到雁江城。
或许是因为,这里有港口的原因。
官道两侧,不远处能看到不少的村庄。
甚至在官道上,都能看到有商贩在这摆摊。
走了那么多的深山老林,终于到了人气比较旺盛的地方了。
李源也是松了口气。
“糖葫芦,有糖葫芦哦。”
路边有个老汉,看着小杰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手里那个糖葫芦,出声要喊道。
“师...傅...”
李源无奈的笑了笑:“老人家,来两串吧。”
“好嘞,一串两文钱,一共四文、”
老汉面色一喜,连忙取出了两串。
“都是上好的山楂,肯定吃了还想吃。”
递过来的同时还不忘继续推销着。
糖葫芦到手,小鬼头连忙大口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还不忘评价着:“没有家里面卖的好吃。”
李源也尝了一颗:“人家大老远,跑这么远的地方卖,肯定没有现做的好。”
几十里路,以毛驴的速度,等他们到了雁江城,天都黑了。
城门紧闭。
好在,在城门口有不少错过了时间的人。
都点着篝火,等着明天开门。
两人牵着毛驴走到了一边。
因为周围的人不算少,附近能有的柴火都被捡干净了。
两人只能到附近的山林之中找。
“咱们晚上吃点菜汤吧。”
之前采的野菜,还剩下一些。
加上新采的这些,放点肉干,也够两人吃的。
“好,那得多捡点柴火才行。”
李源四下看了看,地上确实有不少野菜。
野菜这东西,到了季节,采了一茬很快又会长出来一茬。
很多老百姓,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拿着篮筐出来采。
这个时代,每顿等吃到糠米兑野菜,都是好日子了。
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靠着篝火边睡着了。
一大一小,两人开始埋锅做饭。
往菜汤里还放了些肉干,吃起来,还有点肉味。
就在两人吃饭时。
不远处,一个流着鼻涕穿着脏兮兮的孩童,冒了出来。
看到有人吃饭,一双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不时咽了咽口水。
等发现小杰看过去的时候,又连忙低下了脑袋。
“师傅那个小鬼是不是没饭吃?”
小杰问道。
“或许是吧。”
这孩子一看,就是老百姓家的孩子,身上衣服不知道被打了多少个补丁。
小杰想了想,将手里的碗筷放了下去。
跑到驴背上抓了两把肉干,朝小鬼跑了过去。
那小孩看有人过来,下意识的想跑开。
“喂!你别走。”
小杰连忙追了上去。
“你...你要干嘛?”
小鬼擦了擦鼻涕,一脸警惕道。
“不干嘛,你是不是没饭吃,我给你点肉干。”
说着摊开手掌,将肉干递了过去。
小鬼愣了愣,不知道该不该接过来,又是擦了擦鼻涕。
“赶紧拿着呀。”
小杰催促道。
“哦。”
小鬼这才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
“这东西很好吃,你慢慢吃,要是不够在来找我要。”
小杰故作大方道。
那孩子看着小杰离开的背影,嘴里想说什么,可又说不出口。
等目光再次看到手里的肉干时,小心翼翼的尝了一下。
这一瞬间眼睛都亮了。
“真好吃,拿给爷爷吃。”
可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将肉干捂到怀里,快步的往回跑。
“师傅那小鬼走了。”
小杰回来后,重新拿起碗筷,一脸自豪道。
“你也是个小鬼,怎么还说人家是小鬼。”
李源笑道。
“不一样,你看那小子,傻乎乎的,被人卖了说不准都不知道。”
小杰喝着菜汤反驳道。
“对对,就你聪明。”
两人吃饱了饭,将锅瓢盆都收了起来。
给火堆里,又加了点柴火。
那小鬼,抱着肉干一路小跑,很快来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身边。
在老者脚下还放着用麻绳串起来的竹筐。
“小三别乱跑,当心摔倒了。”
老者叮嘱道。
“爷爷,有肉干!肉干!”
小三将手摊开递了过去,脸上满是激动。
老者一看,顿时一惊:“小三告诉爷爷,是谁给你的?”
普通老百姓别说一年了,就算是一辈子,也吃不到几顿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雁江口很热闹,来来往往,行人不断。
路边的小商贩,小吃店,生意也是络绎不绝。
到了这里路程算是走了三分之一。
距离蜀山也就还剩下两千多里路了。
“师傅,咱们还有多久能到?”
小杰好奇的问道。
“我哪里知道,我又没去过。”
李源将小杰抱到驴背上,自己也翻身而上。
骑着毛驴,在路边买了点包子,两人就继续上去了。
听着这些行人说,顺着官道,往前再走了几十里路,就能到雁江城。
或许是因为,这里有港口的原因。
官道两侧,不远处能看到不少的村庄。
甚至在官道上,都能看到有商贩在这摆摊。
走了那么多的深山老林,终于到了人气比较旺盛的地方了。
李源也是松了口气。
“糖葫芦,有糖葫芦哦。”
路边有个老汉,看着小杰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手里那个糖葫芦,出声要喊道。
“师...傅...”
李源无奈的笑了笑:“老人家,来两串吧。”
“好嘞,一串两文钱,一共四文、”
老汉面色一喜,连忙取出了两串。
“都是上好的山楂,肯定吃了还想吃。”
递过来的同时还不忘继续推销着。
糖葫芦到手,小鬼头连忙大口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还不忘评价着:“没有家里面卖的好吃。”
李源也尝了一颗:“人家大老远,跑这么远的地方卖,肯定没有现做的好。”
几十里路,以毛驴的速度,等他们到了雁江城,天都黑了。
城门紧闭。
好在,在城门口有不少错过了时间的人。
都点着篝火,等着明天开门。
两人牵着毛驴走到了一边。
因为周围的人不算少,附近能有的柴火都被捡干净了。
两人只能到附近的山林之中找。
“咱们晚上吃点菜汤吧。”
之前采的野菜,还剩下一些。
加上新采的这些,放点肉干,也够两人吃的。
“好,那得多捡点柴火才行。”
李源四下看了看,地上确实有不少野菜。
野菜这东西,到了季节,采了一茬很快又会长出来一茬。
很多老百姓,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拿着篮筐出来采。
这个时代,每顿等吃到糠米兑野菜,都是好日子了。
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靠着篝火边睡着了。
一大一小,两人开始埋锅做饭。
往菜汤里还放了些肉干,吃起来,还有点肉味。
就在两人吃饭时。
不远处,一个流着鼻涕穿着脏兮兮的孩童,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