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田富贵事件,村里人全都对苏西刮目相看。
苏西杀鸡儆猴的目的也成功达到,短期时间内村子里应该不会有那不长眼的去挑衅苏西。
就连前女主迟意楠都觉得苏西有些可怕。
力气巨大,性格诡异,前一秒还笑嘻嘻的说话是个甜妹,下一秒直接变成暴躁女战士,不好惹。
韩桂芳夫妻俩投桃报李,特意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刘婆婆的墙头上扎了些碎玻璃片子,大门也做了加固。
以防有坏人再溜进刘婆婆家。
在黄瓜屯儿的第十七天,刘海光组织全体村民上山捡柴禾,顺便看看有没有坚强的蘑菇,当然最重要的是寻找野山参。
村里人的主要收入就是野山参。
村支书刘海光是个成熟的跑山人,他熟练的将村民和知青分队,除了老弱病残,其余人员,无论男女,全部上山。
苏西跟着韩桂芳一家子一组。
或许因为苏西救了小豆子,手臂带着木板夹的小豆子格外粘着苏西,一路上如同喜鹊一般,叽叽喳喳的和苏西说个不停,没有一刻停歇。
象征性的捡了点柴禾后,苏西便不愿意动手了,走走看看,如同逛街一般四处溜达。
“站住!站住!你们几个是哪个村子的?上我们这边山头干啥?岔路河村子的是不是?”
刘保柱大声吆喝着。
那几人一听,丝毫不惧怕,反倒停在了原地。
凑近了,刘保柱一看,果然是岔路河村子里的人,领头的就是他们村的会计,郑老扣。
“呜呜呜呜……..呜呜呜……..”
韩桂芳,刘保柱几人仰天长啸,没一会儿,村支书刘海光就带着人赶过来了。
“郑老扣,你个不要脸的,又来我们山上干啥?”
留着八字胡的男子轻蔑冷哼:“你们的山?这山写你们的名字了?
新时代了,任何山头都是劳动人民的。这山,我们想来就来。”
“去你奶奶个腿……”
两个村子里的人逐渐靠近,口吐芬芳,国粹频出。
苏西大概了解到,她们脚下的七个顶子山自古以来就是黄瓜架屯儿的山头子,物资丰富。
岔路河村子的领导贪心,屡次来他们的大山上捞东西。两个村子为此已经打了不少架,还闹到了镇里。
可岔路河的人都变成了老油条。
只要能带回去东西,只要不出人命,随便打,随便骂,不在乎!
眼看着又要打起来,岔路河村子里一位个子较高的男人站了出来。
“刘支书,我们村的情况你们不是不知道,地少人多。大家都是中华儿女,应该互帮互助。
我们只想捡些过冬的柴禾,别的东西我们一概不拿,你给我三分薄面,往后布厂里有啥废弃布料,我优先带回来让你们村的人挑选。”
如此冠冕堂皇的话语引得苏西侧目。
她一个重生过来的人都懂,布料哪有食物重要?空头许诺有什么用?
这是哪里来的傻逼那么自以为是。
但支书刘海光似乎有所顾忌,语气都缓和了不少。
“郑凯旋啊,这不是我不给你们面子。按道理说,你开口了我得答应。可你们村的人总来打秋风,一次又一次的,我能怎么办?我得为我们全村人的安危考虑。
放下你们手里的东西,咱们两个村继续相安无事。若是不然,我今天只好豁出去跟你们拼了。”
郑凯旋没想到刘海光如此绝情,上个月刘海光可是从他手里买了块品质不错的大红布料说是给女儿结婚备用。
刘海光也想到了这点,欠郑凯旋的人情,他会还,但是若舍弃全村人的利益,他不干。
“刘支书,你可别忘了,你自己做了什么?我现在给你留几分脸面,不然哼哼哼,我让你这个支书干不下去,信不信?”
心一横,刘海光袒露了事实。
原本他是打算去黑市买的,谁知道恰巧碰上了郑凯旋。
“郑凯旋老弟,那有啥不能说的,我从你手中换了匹红布。可我是给了钱的。六块钱外加一袋红糖,银货两讫。我欠你的人情,我自己会还。”
黄瓜架屯儿人谁不知道刘海光的女儿刘阿梨过完年不久就要结婚。买块红布,理所应当啊。
再说了,六块钱,不便宜。
“支书,你别担心,我们相信你的人品。”
“对!你千万不能被他们拿捏了。你情我愿的买卖,现在拿出来说理了,纯纯有病。”
“刘海光,你忘恩负义。”
……..苏西听着他们的争吵,眼底一片冰冷。
如果,她的记忆没有出错,那么郑凯旋便是原文中苏西嫁了的丈夫———她的前夫哥。
在普通人眼里,郑凯旋或许真的是个不错的男人。他是支书的儿子,在镇上有正式的工作,吃商品粮,回家了还勤快能干,不肯歇息。
在农村他算是屈指可数的有钱人了。
可苏西知道,郑凯旋是个极其抠门且注重利益的人,重点他是妈宝男。
若不是郑凯旋一家子扣到了极点,怎么会在原主生产时不给原主送医院,甚至产婆都是等她大出血了才请过来。
隐约的,苏西的心头带了股戾气,她自己都觉察了出来,或许是原主的精神残留在作怪。
“韩大姐,韩大姐,村子里的土地在镇上没有登记吗?这山头有没有明确划分啊!”苏西锁在人群后,压着声音问韩桂芳。
“证据啥都有,就是他们村的人太无奈。上次镇里大会,听说他们村的支书都被点名批评了,他们这才消停了一段时间。
可你看,这没多久,他们又来了。真晦气!那郑凯旋也真是,牛什么?不就是有个好工作嘛,他那点破事谁不知道?”
韩桂芳的一句话点醒了苏西。
她打算为原主狠狠出一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