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曹操没想到杨默不去聊郭嘉给他的信,反倒去聊什么虞姬和项羽的事。
微微皱了皱眉,想起了昨日里荀彧从国公府中仆人嘴里听到消息。
王珪去医馆捉虞姬,反倒被杨默羞辱一番。
当时曹操和荀彧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多想。
此时杨默一提,俩人方才对视一眼:对啊,王珪乃是李建成的人,他去捉虞姬岂不就是李建成去捉虞姬。
为什么早不捉,晚不捉,偏偏黄巾军快打到太原城下,确定黄巾军中有项羽的存在后方才派人捉虞姬呢?
“这
曹操思虑再三,决定和杨默情报共享。
太原的强大和杨默现在的处境,曹操清楚的很。
他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自己很快就可以离开太原了,那么接下来该如何让自己这次被迫的太原之行变的有意义,就是重中之重了。
李建成的实力要比杨默强上很多,和李建成甚至和李家合作,对于曹操时最有利的。
但实际上,以曹操现在的势力和身份,李家几乎是不可能与他有什么交集的。
这也从李建成来到太原那么久,却一直假装不知道自己被杨默绑到太原来就可以看出。
因为自己和长安的关系,因为长安那边赐婚给他曹操,李建成没把曹操搞死就已经很给杨默面子了。
“哦?曹公发现了什么疑点?”
杨默倒是来了兴趣,曹操却没有说话,只是喝了喝水,眼神看向荀彧。
“主要是两点,第一,为何长安没有把玄武门之事公开,将弑君谋反的名义扣在李家头上。”
荀彧慢条斯理的说着:“自从陨石事件后,杨氏宗室除了公子和杨芳一系外,死伤殆尽。天下诸侯蠢蠢欲动,而李家则是风头最盛的一个,甚至有段时间,在朝堂上就差逼宫造反了。”
“杨芳登基之后,李家不仅无人前去长安朝贺,甚至还占据了洛阳。”
“如此行径,与谋反无疑。但长安却只是陈兵在洛阳边境上,在政治上更无任何手段,全然不像是严嵩能做出来的。”
杨默听了连连点头:“没错,严嵩在长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顷刻之间就能把董卓置于死地,将李儒收入麾下。这等手段着实惊人。”
他从未轻视过严嵩这老贼,严嵩能够在嘉靖这位号称有史以来最聪明的皇帝手里当那么多年首辅,对于权谋政治已经是登峰造极的段位。
在对付李家上,他有千万种手段可以使用,但目前来看,这老小子却一种也没有用。
“虽然北隋不到半年连死三个皇帝,朝堂不安,四野震动,不少人更是别有心思,但北隋国运正盛,纵然各地有不少穿越者出现,却一时之间难成气候。”
曹操也跟着道:“此时纵然天下诸侯均有问鼎之心,却因为实力不足,大半都还是想要韬光养晦,愿意奉长安为主,静待时机。”
“此时,若长安将李家定为逆贼,天下诸侯必然应诏征讨,李家纵然实力雄厚,却非天下之敌。”
“这一点我也很纳闷,这一招驱狼吞虎看起来很妙,但会不会是因为严嵩等人害怕各路诸侯在征讨李家的过程中顺势壮大,最后李家虽然灭了,但却养肥了这些诸侯呢?”
杨默的视线落在了曹操的手指上,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荀彧和曹操则摇了摇头:“李家虽大,却还养不肥各路诸侯,而且长安现在手中有精兵二十万,进退有余...”
“最重要的是,各路诸侯灭了李家,反倒会给让他们不敢擅动,唯恐成为下一个李家,被长安打成叛逆之臣,又被其他人围剿。”
“所以,两位认为这应该是什么原因呢?”
杨默心里有了模糊的答案,却并不确定。
曹操略微迟疑,道:“我与文若认为,严嵩父子应该是与李家暗地里达成了某种合作...”
说罢向着杨默看了一眼,眼神之中别有他意。
杨默则一愣:“我么?”
噗嗤一笑:“我有这么重要么?”
“公子,莫小瞧了杨芳对公子的杀心。”
曹操的语气有些低沉,有那么一丝想要借着这件事威胁杨默的意思。
“哦,那曹公有何教我?”
杨默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向着曹操请教。
“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公子应当果断一些,化被动于主动,于是瞻前顾后,考虑再三,什么也不做,反倒会弄巧成拙,让旁人以为你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