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姗姗的追悼会于三日后举行,遗憾的是,由于多年没有联系,陶姗姗的生父始终无法联系到,这样也好,她生前不想见的人,死后也一定不愿意见到。全本小说网|
追悼会很隆重,但前来的人却不多,只有郑天昊、秦暮楚、王紫潆、韩斌及高琰臣夫妇。这三天里,秦暮楚等人一直试图找到周健翔与吴大海的下落,但没有找到,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两个现在既不在荆州,也不在武汉。
陶姗姗躺在殡仪馆告别大厅正中央的棺材里,戴上了与她生前相符的假发,身体四周摆满了白色的菊花,寥寥几个花圈整齐地摆放在一侧,在偌大的告别大厅的映衬霞,看上去有些寒酸。
作为逝者的丈夫,郑天昊承担起念悼词的义务,他拿出是先写好的纸,一面哭一面念道:“陶姗姗,生于1981年12月4日,女,自幼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
刚刚念完开头,郑天昊便无法继续念下去。一般说来,悼词就是将逝者生前做出过什么成绩,经历过什么事情做一个回顾性总结,但以陶姗姗来说,除了她组乐队的那段日子,其他的经历多少都有些悲情色彩。索性,郑天昊扔掉稿子,趴到陶姗姗身上,喃喃地说:“姗姗,不管你曾经经历过什么,你始终是我郑天昊最爱的女人,是我的妻子。现在你走了,我的心好像一下子空荡荡的,本来我已经写好了悼词,但我没有把它念完,那个太假了,你是个很追求个性的女孩,一定也不希望我如此例行公事般草草操办你的葬礼吧……姗姗,如果有来世,我还娶你做我的妻子,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还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你……永别了,我的爱人……”
郑天昊哽咽了,他擦干眼泪,站到一旁。
王紫潆提着一个大包缓缓走过来,她从里面拿出两把琴——一把是陶姗姗生前用过的,一把是王紫潆自己用过的——连同琴弦、拨片之类的依次放在陶姗姗身边。
“姗姗,我很怀念和你一起做音乐的日子,虽然很短暂,但我想说,那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还记得吗?上高中咱们组乐队的时候,咱俩总是在一起切磋琴技,我始终没能超越你,最后不得不让出乐队吉他手的位置,改弹贝司。那时候,你总是背着一把破旧的二手琴穿梭于校园,你说即使只有六根琴弦,你也能弹奏出动听的旋律来。我知道,其实你家根本不同意你学吉他,这把二手琴,还是你偷偷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下来的,为了这把琴,你一个月没有吃午饭。后来我发现,你真的不需要什么好琴,哪怕是最廉价的琴,你也能玩得游刃有余,是你让我懂得,做音乐最关键的不是有多么多么好的乐器设备,而是态度。姗姗,自从咱们离开‘紫色希冀’乐队后,我就再也没有正式演出过,你走了,我唯一对音乐的一丝留恋也消逝了,这两把琴见证了我们的音乐和友谊。今天,我把它们放在你的身边,到了天堂,你仍然能够弹奏起那首我始终没有学会的吉他曲,你依然能够在音乐世界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