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归位算法(1 / 2)

机床没有配套的数控系统,很难进行复杂的切割。

    江远人工操控,便放了一块巴掌大的钢板到刀口下。

    随后控制刀头旋转切割,切出了一个平面。

    接着剩下的几边也如法炮制。

    很快,巴掌大的钢板就变成了一块四四方方的小钢块。

    没法变换角度,那就只能通过平面来测算精度了。

    切割完成,他从工具箱里拿来千分尺,对着方块一阵测量。

    随后,又在纸上写写画画。

    这行云流水的一套动作,都是在镜头前完成的。

    网友们也看到了,此时都是一脸问号。

    【怎么还算起来了?】

    【远哥这是跟我们演戏呢吧。】

    【千分尺测量,小数点后一位的数据都是量一下就能精确了,还要计算,岂不是说精度还在01以下?】

    【哥们儿你来真的啊?】

    【肯定是故意做戏,手搓咋可能搓出精度1以下的机床。】

    江远的举动让许多网友都惊讶不已。

    反应过来后,不禁怀疑他是在做戏。

    但镜头前,江远没一会儿就算出了结果。

“009,差了一点。”

    江远看着本子上测算出的数据,摇了摇头。

    比他预期的008要高上一点。

    虽说也能用,但这种精度即使有数控系统加持,也很难达到国际顶尖的0003水平。

    必须得再精进一些。

    【叮!检测到宿主手工打造的机床首次运行成功,奖励配套技术!】

    【技术下发,恭喜获得配套程序归位算法!】

    就在江远思索着如何优化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忽然传来了提示音。

    紧接着,一股庞大的信息汇入脑海。

    这股信息进入大脑后被吸收,消化。

    仿佛天然存在一样,江远只一动思绪,相关的内容就被调动起来。

    他粗略一扫,喜上眉梢。

    竟然是滤波算法!

    这可是现代数控机床最重要的东西。

    只有搭载了算法的机床,才能叫做数控机床。

    也只有在模型算法的支持下,数控系统才能根据不同材料,不同要求,找出最合适的进刀角度,旋转力矩。

    它和机床的关系,就像是外功之于心法。

机床是外功,本身的稳定性及精度,保证了基础下限。

    滤波算法就相当于功法,算法越精细,所能提供的精度上限就越高。

    但想要获得一套完整的算法,是需要经过几百上千万次实验论证,数据统计的。

    只有不断切割材料喂素材,统计数据,才能整合成为模型。

    这模型就像飞机的风洞实验数据一样,是有钱也买不来的。

    国内机床厂商在国际上无法和大厂竞争,硬件是一方面,算法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华龙有自己的算法,但比起那些国际大厂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还是欠缺了很多。

    江远感受了一下,他获得的算法,似乎比国际顶尖大厂的还要更强。

    这样一来,就连算法问题都被彻底解决了。

    无需再用华龙的算法,只要将“归位算法”输入端口,机床就能彻底成型!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系统你可终于关键了一回啊。”

    欣喜的想着,江远再看面前的简陋机床,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现在有了算法支持,即使是眼前这一台机床,精度也能再往前提升一个数量级。

    不过江远只是想想。

    这台机床只是他验证猜想的产物。

最新小说: 菲克老虎 超级神探 真千金是真大佬 茅山后裔 谁让他做游戏的! 非典型通关手册 恐怖电影院:厉鬼直呼我为邪祟 沈湘傅少钦 黎明之后 爷爷临终前,逼我嫁给帝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