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要真是这样,那还真得防着点他们,这些混账不讲信用我倒是知道,欺软怕硬也听说过,不过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些道道。”陈寿亭抓着下巴沉吟道。
陈晓奇一笑道:“家驹哥说的没错,我了解到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好吧,这段时间我安心的在家看书吧,正好我的一些学业有些生疏了,我得赶紧重新捡起来,到时候上大学别再跟不上。”
“上大学?”两个人听他这么一说,同时楞了一下,异口同声的问道。
陈晓奇也不嬉皮笑脸了,正容道:“是的,我想过了,我还是要上大学才行,现在我年龄还小,资历也浅,干不了什么大事,最好还是到大学里面去深造一下,多学一点东西总是有用的,到时候帮六哥得忙也能得力。”
陈寿亭拍着自己大大腿叹道:“上学好啊!你六哥这辈子就吃不认字的亏,现在想学也晚了!这不我整天寻思着,等我的孩子长大了,也送他到外国去留洋,学点大本事回来,省的跟我似的窝在这里动弹不了,没文化干不了大事,这个理咱得认。老七有这个想法很好,六哥无条件支持你,你打算去哪里,要花多少钱?跟你六哥说!”
陈晓奇一笑道:“去哪里现在还定不下来,钱的问题嘛,我自己有办法,先不用六哥担心。”陈寿亭一听这个马上就急,陈晓奇赶紧按住他,道,“六哥先别急,我不是说不找你,我这也不小了,总得自己先琢磨点门道试试,有你做后盾我心里有底,实在不成了,那不还得靠六哥嘛。”
陈寿亭这才把心放下。再闲扯了几句后,天色不早了,他们还要回住处休息,三个人就散了。不过陈晓奇果然守信,从那天开始,一直到他跟陈寿亭正式结拜那天,他都没再出门惹是生非去。倒是卢家驹因为交游广阔,青岛很多外国人都认识他,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那天晚上闹出来的事情跟他有关,不过当事人已经去上海了,这里暂时也没人找他们麻烦。这件事情就这么沉寂了下去。
八月十五之前的一天,在包括山东首屈一指的商界巨子、山东成德面粉厂的苗翰东先生,中国经济界的大家、现在隐退的周家周怀义先生,以及青岛的许多外国洋行代表,陈寿亭的岳父、干爹、周村通合染厂的周掌柜,以及卢家驹的父亲、张店有名的儒商卢老爷子等人的见证之下,陈晓奇和陈寿亭结为兄弟。
仪式结束之后,酒宴闲聊之中,陈晓奇突发奇想,给苗翰东出了个主意------将面粉厂进行增值,也就是所谓的深加工。在这之前已经做到全省最大的苗氏根本没考虑过要更进一步,因为他们现在的生意就算是再扩大一倍也不够忙活的,中国缺粮食缺白面吃的人海了去了。陈晓奇却不那么看,他就着酒兴,给在座的人上了一堂跨时代的经济课,其中的内容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浅薄的很,可是在那个时代却是振聋发聩的。他首次提出来产业链的概念,让这些商人们明白了为什么日本人从中国买面纱,运回日本织成布再运回来还能比中国本埠布便宜的道理,不仅仅是日本政府补贴、中国军阀剥削的原因,经济上,日本人勾结军阀控制棉花产地压低收购价,在上海大肆开设纺纱厂压低生产价,加上政府补贴免税的措施,加起来拥有竞争力的事实,进一步阐述了产品再加工增值的必要性。
苗翰东等人尽管学贯中西,但是对于这些经济方面的眼光显然有局限性,毕竟陈晓奇这套从郎咸平那里剽窃来的理论即使在21世纪的中国也是少有人知,更别说现时代的人了,幸亏他说的比较简单,听者却都是一时俊杰,理解起来没那么困难。
接下来顺理成章的,陈晓奇负担起来给面粉厂增值的任务,不过这仍然难不倒他。他手里可是有一样制胜法宝没用过------钙奶饼干!
青食钙奶饼干是后世中国享誉几十年的优质产品,在六十年代初全民缺钙的时代,没有牛奶喝的中国人特别是儿童普遍营养不良钙质缺乏,在“保护下一代”的使命之下,众多的食品厂使出了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其中青岛的饼干厂创造出来钙奶饼干这种优质产品。在经过初期的骨粉添加之后,改良为葡萄糖酸钙作为钙质添加剂的配方一直沿用到21世纪,亿万民众曾经在不同的年龄段品尝这可口的美食。曾经在几十年中,蜡纸包装的钙奶饼干都是走亲访友必备的礼品,说印象不深是不可能的。
陈晓奇出马,当然不会再重复用骨粉制造的初级阶段工作了,他直接给出了化浆、调面、压片、冲印等工序的大体规划,以及面粉、鸡蛋、奶粉、白砂糖、植物油、钙质等配方。并且连广告词都想好了,在这个时代,史无前例的提出来补钙协助骨骼成长和防治佝偻病的维生素的概念,并进一步发展出食疗的说法。
不仅如此,陈晓奇还根据自己后世的知识,告诉苗翰东将饼干产业做大做广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后世超市里常见的各种疏打饼干、蔬菜饼干、巧克力曲奇、三明治夹心等等,至于怎么加工,那就不是他能说明白的。
不过这显然足够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可行方案不是傻子谁都看的出来其中的商机,比起来六十年代,20年代的中国人生活同样困苦不堪,城市家庭和地主富农们有了吃饱饭的机会,却没有改善下一代体质的办法,而陈晓奇这一出无疑是及时雨。他这灵机一动的策划,不留神就将中国人补钙的时间往前提了整整四十年,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的深远影响那是无法估量的,中国人缺钙的历史从此之后一去不复返了。
苗翰东最后是满怀着赞叹和遗憾走的,当年他出三十万大洋挖陈寿亭未成,陈寿亭重情重义的守着自己岳父那点微不足道的产业,兢兢业业十年发展成现在青岛第二大的染厂,一代商界奇才就此失之交臂。而今陈晓奇横空出世更是让他感叹,陈晓奇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他现有的资产在最小投资改良之下增值三倍都不止,而着短短几个月内陈还与法国人达成了一看就是长远宏大的合作,还能写出来染布的方子,这更是个不可多得的大才啊!大到他那间山东最大的面粉厂都容不下的程度了,一时俊杰啊!幸亏是他的兄弟!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