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撤退时,公子嘉说:“我们可以追击晋师。晋师疲敝且急于回国,追击晋师必能大胜。”
公孙舍之说:“一日胜晋,数年之患,不可以追击。”
鲁襄公与军队回国时,晋悼公一直将他送到黄河渡口。晋悼公问鲁襄公的年龄,季武子说:诸侯会于沙随之年(鲁成公十六年,晋厉公在取得鄢陵大捷后召诸侯会于沙随)寡君出生。”
晋悼公说:“十二岁啦!这被称为岁星一终(岁星就是木星,木星运行天际一周为十二年,古人用木星来纪岁)。国君十五岁可以娶妻生子,行完冠礼之后就可以成婚了。君侯可以行冠礼了,大夫们何不为君侯准备仪式器具?”
季武子说:“君主行冠礼,必须举行祼、享之礼,并配以金石之乐,在先君的宗庙里进行。如今寡君在军旅之中,没有准备器具。因此请在兄弟国家行礼。”
晋悼公说:“寡人听到夫子的话了。”
两国君主各自回国,鲁襄公在途径卫国时向卫国人借用了乐器,并在卫成公的宗庙中举行了冠礼。
郑国人一年之中遭遇两场大战,家园破败、人民疲敝、百废待兴,国人正在度过一个愁困痛苦的年关。可是灾难仍然没有完结,就在年底之时,楚军又在楚共王的率领下,气势汹汹地杀奔新郑而来——楚国人是来追究郑国人与晋国结盟的责任的。
公子騑下令向楚国求和。公子嘉、公孙虿说:“刚与大国结盟,口血未干就背弃盟约,这样好吗?”
公子騑、公孙舍之说:“盟书上写着‘唯强是从。’如今楚师伐郑,晋国不救,则是楚国为强者。盟书中的约定哪敢背弃?况且被要挟签订的盟约哪有信用可言?没有信用,神明不会降临,鬼神唯信所临。信用,是诚实的语言和善之主,没有信用的盟誓是不圣洁的,神明不会降福于不洁的盟誓,背叛盟约也是可以的。”
于是两国在新郑结盟。但是这次会盟也遇到了戏盟中同样的问题,双方为了一些内容争执不下。就在此时,楚共王收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结果双方草草签订了一个盟约,楚军就迅速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