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或许只有我一人置身天命之外。"
"但现在,可就说不准了。" 朱肃说道。
"嗯?"
刘伯温闻言一怔,震惊不已:"这...这怎么可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常理而言,超脱天命的存在,每个时代最多仅一人,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位。"
"这我怎会知晓!"
朱肃接着说:"青田侯,你都说我不在天命之内,既然不在,你怎么能确定只有一位,还是两位呢?"
"天命对他来说,根本束手无策。"
"嗯?"
刘伯温微微一怔,随后回应:"吴王殿下,您的观点确有其理,只是这超越天数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实在令人费解。"
"我同样好奇,但朱老的动作比我们都要迅速一步。你恐怕不清楚,朱老有多么疯狂,仅仅一个小黄田村,他就派去了三百名锦衣卫。"朱肃抱怨道。
"对了!"
朱肃此刻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青田侯,既然您能通过面相预知生死,那您可曾观察过我母后的面相?"
"这...这!"
刘伯温闻言,心中瞬间紧张起来。
"明白了!"
朱肃见状,笑道:"果然是刘伯温!看来你已有所察觉,你在我面前尽可直言,老朱肯定不会知晓。"
"据我推算,皇后的寿限应在洪武十五年。"
"至于具体何时,我便无从得知了。"刘伯温小心翼翼地说,他深知这话一旦传到老朱耳中,他的生命恐将走到尽头。
"真是高明!"
朱肃微笑,接着问:"青田侯,连这个你都能看透,不知你能否看出我兄长是否有帝王之相?"
"扑通!"
刘伯温闻言踉跄了一下,擦去额头的冷汗。他下意识环顾四周,确认没有锦衣卫后,才松了口气。
太可怕了!若是这话让老朱听见,他不仅明天活不成,恐怕他们刘家九族都会因他而遭殃。
"吴王殿下,有些事知道就好,能不能别问我呢?"
"要知道,言多必失啊!"
"泄露天机,是要折损阳寿的!"刘伯温无奈地说。当初他看出朱标有短命之相时,自己也被吓得不轻。
自那时起,刘伯温便开始低调行事,尽量不干涉朝政。能敷衍过去的事,他绝不插手。他深知老朱的性格。
在马皇后和朱标还在世时,老朱还能克制杀意,不至于太过残忍。但若二人离世,老朱的残暴和杀心将彻底爆发,无人能再约束他的屠刀。
正当刘伯温思绪纷飞时,朱肃突然开口:"洪武二十五年,对吗?"
"你!"
"咕噜!"
刘伯温面色大变,震惊地看着朱肃,问道:"吴王殿下,你...你怎么可能知道,这可是十多年后的事!"
"青田侯,不是你自己说的吗,我是不受天数束缚之人!"
"既然如此,那么预见未来之事,岂非理所当然?" 朱肃嘴角勾起微笑。
"青田侯,我终于明白,你多年来何以低调如斯,为何一心求退,原来你早已预见到这些重大变故。"
"你担忧的,是老朱在杀伐决断之际,会对你们这些老臣下手,对吗?"
"君叫臣死,臣岂敢不死?"
"帝王一怒,任凭谁本领通天,也无法幸免,你说是吗?" 朱肃问,目光锐利。
"呵呵!"
刘伯温深深吸了口气,接着道:"吴王殿下,你既已直言,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确如你所说。"
"陛下虽为一代英主,但杀伐之心太过。"
"我一人死不足惜,但我还有家眷呢!"
"若非皇后、太子或是皇太孙中有人在,我也不至于如此无奈,实在是无计可施。"
"那都是从前了!"
朱肃立即回应:"青田侯,你两天前刚见过我兄长,可曾察觉他面容有何异样?他的命运,还止步于洪武二十五年吗?"
嗯?对呀!
刘伯温闻言豁然开朗,接着说:"通常来说,天命不可违,但吴王殿下你超脱于天数之外,你有能力改变命运。"
"如此看来,皇后、太子、皇长孙的命运都已改变。"
"正是!"
朱肃笑道:"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怎能坐视不理?"
"再者,青田侯,今后在朝廷之中,你无需再遮遮掩掩,想如何便如何,不必惧怕老朱,万一有何不测,我必救你。"
"这...?"
刘伯温一怔,随即道:"吴王殿下,我年事已高,其实早就该告老还乡。这些年留在朝廷,就是为了见你一面。"
"如今心愿已了,是时候回到我的青田故乡。"
"等眼前这场大事平息,我便向陛下请辞。"
"能以侯爵之位荣归故里,我已心满意足。至于朝廷,那是你们年轻人的舞台。"
"原本..."
说到这里,刘伯温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我原本还打算在辞职前设法助吴王殿下一臂之力,现在看来,你并不需要我的帮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在此之前,或许只有我一人置身天命之外。"
"但现在,可就说不准了。" 朱肃说道。
"嗯?"
刘伯温闻言一怔,震惊不已:"这...这怎么可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常理而言,超脱天命的存在,每个时代最多仅一人,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位。"
"这我怎会知晓!"
朱肃接着说:"青田侯,你都说我不在天命之内,既然不在,你怎么能确定只有一位,还是两位呢?"
"天命对他来说,根本束手无策。"
"嗯?"
刘伯温微微一怔,随后回应:"吴王殿下,您的观点确有其理,只是这超越天数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实在令人费解。"
"我同样好奇,但朱老的动作比我们都要迅速一步。你恐怕不清楚,朱老有多么疯狂,仅仅一个小黄田村,他就派去了三百名锦衣卫。"朱肃抱怨道。
"对了!"
朱肃此刻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青田侯,既然您能通过面相预知生死,那您可曾观察过我母后的面相?"
"这...这!"
刘伯温闻言,心中瞬间紧张起来。
"明白了!"
朱肃见状,笑道:"果然是刘伯温!看来你已有所察觉,你在我面前尽可直言,老朱肯定不会知晓。"
"据我推算,皇后的寿限应在洪武十五年。"
"至于具体何时,我便无从得知了。"刘伯温小心翼翼地说,他深知这话一旦传到老朱耳中,他的生命恐将走到尽头。
"真是高明!"
朱肃微笑,接着问:"青田侯,连这个你都能看透,不知你能否看出我兄长是否有帝王之相?"
"扑通!"
刘伯温闻言踉跄了一下,擦去额头的冷汗。他下意识环顾四周,确认没有锦衣卫后,才松了口气。
太可怕了!若是这话让老朱听见,他不仅明天活不成,恐怕他们刘家九族都会因他而遭殃。
"吴王殿下,有些事知道就好,能不能别问我呢?"
"要知道,言多必失啊!"
"泄露天机,是要折损阳寿的!"刘伯温无奈地说。当初他看出朱标有短命之相时,自己也被吓得不轻。
自那时起,刘伯温便开始低调行事,尽量不干涉朝政。能敷衍过去的事,他绝不插手。他深知老朱的性格。
在马皇后和朱标还在世时,老朱还能克制杀意,不至于太过残忍。但若二人离世,老朱的残暴和杀心将彻底爆发,无人能再约束他的屠刀。
正当刘伯温思绪纷飞时,朱肃突然开口:"洪武二十五年,对吗?"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