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众人顿时鸦雀无声,都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看着刘俊,刘俊来到大雄宝殿旁边,向庙里的和尚借了几根结实的粗麻绳,用水泡湿,然后甩干,这样麻绳更有力道,刘俊把麻绳的一头拴在大鼎的耳朵上,然后又伸出胳膊比划了一下,把另一头捆好,像小学生背的书包一样,刘俊蹲下身子,把两个胳膊插进去,只见他舌尖一顶上牙膛,嘴里喊了一声起,这个千斤大鼎,摇摇晃晃的就离了地,刘俊在月台上来回转了两圈,看他那张白脸,顿时变成了关公一样。台下的高波不由得心头一紧,他真有些替徒弟担忧,就是自己也没有把握背鼎挂旗。
刘俊大踏步走下月台,来到旗杆下,向上望了望,突然脚尖一点地往上一纵,离地有八尺多高,双手和脚紧紧的盘住旗杆,他爬旗杆和别人不一样,他是转着圈的爬,身后的大鼎一甩一甩的,身体靠着惯力蹭蹭的往上窜,时间不大就爬到了旗杆顶,双脚紧紧缠住旗杆,伸手从背后拿出大旗,拉过绳子,拴好顺手一抖,大旗被风吹起,被刚升起的太阳一照,闪闪放光。刘俊长出了一口气,脑袋朝下,脚尖点住旗杆,快速的向下滑动,距离地面大约八尺左右,身形如电,脑袋朝上,脚尖轻轻沾地,东西两边的人全都站起来,使劲的鼓起了掌。
刘俊回到月台上,把千斤宝鼎放回原处,冲着法空法门一抱拳,在下献丑了,还请两位禅师多多指点。法空一边鼓掌一边说,刘施主,果然高明,不愧名师出高徒啊!佩服佩服!刘俊若无其事的回到高波身旁。赵元勇笑呵呵的走过来,拍了拍刘俊的肩膀,小伙子,年纪轻轻,像个文弱书生,看不出来,还有这两下子,有时间教教我。刘俊笑了笑,多谢王爷夸奖,你想学我随时都可以教你。
正在这时,在西边站起来一个人,飞身来到了月台之上,对着台下一抱拳,刚才这两位练的真不错。尤其是刘俊背鼎挂旗更是精彩,我没有这个本事,可我想练套剑给大伙助助兴,练得不好,请大家别见笑。可能大家有不认识我的,也有认识我的,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家住在安徽淮北,叫田林,从小就喜好宝剑。田林说完,冲着台下一招手,过来两个随行的仆人手里捧着宝剑,这把宝剑比一般的剑要长的多,不连剑柄就四尺五寸,一巴掌宽大约有30多斤重,可以看得出,能够练这种宝剑的人,也非等闲之辈。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