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完晚课,小北和秀妍还有一位对面寝室的同学一起回宿舍。
走在路上时,这个时间在九十年代初,圆明园西路还是一条人烟稀少的路,特别是她们下课的这个时间段。
三人并排快速的往宿舍赶,小北走在最外侧,靠马路中间的位置。
小北因为复读一年,年纪比秀妍还有另一位对面寝室的同学年长一岁。所以多多少少的小北都很照顾,两位比她小一点的同学。
这位对面寝室的女同学也是东北人,小北和秀妍是吉林省的,这位叫周洁的同学家里是辽宁省的。
因为沾了老乡的关系,寝室又挨着,所以这些天三人都是一块上下课的。
而让小北后来想起这件事,依然觉得不舒服难过的是,在夜里她们赶回宿舍的路上,小北被后面赶上来的骑车男子给袭胸了。
男子使的力气还有些大,小北后来还暗地里偷偷的哭泣过。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后,小北决定要改变和解决眼前的问题。她先其他两人一步,去二手车市场,买了一辆八成新的永久紫色的自行车。
这辆车鉴证了小北的大学生活,在她第一次谈恋爱后,也是她男朋友用这辆车载着她。
小北的家境还算殷实,父亲还是很有能力的。她们家的生活,比一般的家庭生活要好很多。
如果不是在小北读高二时,他父亲给建的国营劳保商店黄了,劳保商店欠父亲快四十万的工程款。
小北家都可以算是那个小城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即使这样小北的生活费也比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要高一些,小北买的这辆自行车花了小北近一个月的生活费。
那个年代汽车还非常少见,北京的街头刚刚出现涂成黄色的小面包,作为出租车被称之为“面的”。
“面的”这个词是后来才有的,是相对于后来的价格比较高的小轿车出租车来说的。
那时“面的”的费用走很远才十块钱,但九十年代初十块钱能买许多东西。小北在上学期间一次“面的”也没有坐过。
自从有了自行车,小北上下学都方便了许多,也安全了许多。
后来秀妍和周洁也都先后买了二手自行车,三人又一块结伴上下学。
她们三人所在的法律班是二班,这一届的学生招了近两百名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后来还有人陆续离开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