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宋暖暖便按要求装扮了起来。
谁的要求呢?
自然是梅姑姑。
梅姑姑实乃神级名师,最擅长见缝插针教技能。
今早的第一堂课是,参加葬礼的穿搭守则。
穿红戴绿肯定不行,素净风才是丧葬主流!
梅姑姑为她挑了一身端庄沉稳的石青色衣裳,发饰为镂雕牡丹白玉簪。
这支玉簪,是册封礼时皇帝所赐。
皇帝虽是个恶婆婆,但因为不差钱,赏的东西都是顶奢精品。
簪子的材质,为精光内蕴、质感浑厚、纯白无瑕的顶级羊脂玉,无需其他装饰,此一支足以镇场!
古代贵妇,不管家里日子咋样,出门必须前呼后拥,卷的就是面子工程!
寻常诰命夫人出门,带一、二十个下人是常规操作,郡王妃这个级别,最起码要翻一倍,才能显得有身份、有排面。
前面开道的,香炉就得提四个,后面随行的,点心匣子和衣裳首饰都要捧着,以备不时之需。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没必要,当真没必要!
可梅姑姑告诉她,排场功夫半点都马虎不得,因为郡王妃的体面,直接关系到郡王的颜面。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搞这么大阵仗,不是为了让女人风光,而是担心损了夫君的面子!
硬件到位,软件也得跟上。
吊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梅姑姑在府里教了一遍,路上又强调了一次。
就这样,宋暖暖装着一脑袋半消化的知识,迈出了社交之路的第一步!
因为林宗声名狼藉,死的相当不光彩,北安伯府并未大办葬礼,仅有近亲前来吊丧。
伯爵夫人杨氏与宋暖暖交好,亲至大门迎接,引她前往灵堂敬香。
走完祭奠流程,宋暖暖来到女眷聚集的内宅花厅,一路上经杨氏介绍,和四、五十个陌生人打了招呼。
她的脑瓜子不由得嗡嗡作响,这才明白,做古代贵妇,有两点至关重要——
首先,不能是脸盲。
其次,记忆力一定要好!
这两个特质,宋暖暖都不怎么具备。
一通客套猛如虎,回头脑子是浆糊——
这个堂妹,和那个表嫂,长得怎么如此之像?
左边站着的,是几表姑来着?
右边坐着的,是哪个婶婶来着?
稀里糊涂的宋暖暖,倒没忘记梅姑姑的叮嘱,在落座时疯狂谦让。
从地位上论,她比一品诰命夫人更牛,完全有资格做主位。
可从辈分上论,现场有不少长辈,她头一次出门交际,太过张扬必会招骂!
经过一番客气与谦让的拉扯,宋暖暖终在靠近门的下首位置低调落座。
反正凑合着聊会儿,她就要打道回府,应付式社交,主打一个敷衍!
可很快她就发现,座位低调也没有,她坐在哪里,哪里就是全场关注的绝对C位。
为啥呢?
因为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已霸占京城热搜榜榜首整整一个月!
她的传奇,起点是救了皇帝的命,高潮是郡王跪了五天五夜,为她求来了正妻的名分。
亲戚求证真伪时,她才知谣言离了个大谱。
五天五夜,呵呵,再传下去,郡王就该跪成望妻石了!
现场人的态度也很微妙,客气里透着羡慕,羡慕中又有嫉妒,嫉妒中还有那么点不屑,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
能高攀上郡王,是你家祖坟冒了烽火狼烟,更是你八辈子积德修来的福分!
宋暖暖嘴上没说什么,却在心中暗暗怼道——
对对对,郡王了不得,哪里都棒棒哒,可惜身体不给力。
萎的不行不行的那种不给力!
你们若是艳羡,那我诚心诅咒,你们的老公,今晚就萎,永生不举!
长辈如此也就罢了,令她忿忿不平的是,坐在斜对面的一位平辈,不屑的含量明显过高,甚至那么点挑衅的意味。
此人,是北安伯府三公子的夫人,元氏。
老伯爷早已内定,三公子为爵位继承人。
元氏即下一任伯爵夫人,加之娘家势大,祖父曾为太师,父亲乃现任户部尚书,自是傲娇的不得了!
她对刚死的大伯子明显无敬意,衣饰全场最艳,头上的金凤红宝石步摇,华丽丽的直晃人眼。
颧骨极高的她颇有凶相,语调阴阳怪气,聊着聊着,便说教起了宋暖暖:
“弟妹,从前你做妾伺候郡王,已三年有余,肚子怎么一直没有动静?
我要是你呀,才没闲心帮别人过继呢,当务之急,是给自己过继一个儿子,坐稳郡王妃之位!”
宋暖暖恍然大悟,难怪此人对她有敌意,原来是不满她帮杨氏过继子嗣,所以才刻意针对!
年轻的继母杨氏,无力压制年纪比自己还大的三儿媳元氏,尴尬之下,连忙转移话题:
“今日的茶,是我娘家新送来的阳羡雪芽,稍后各位带些回去吧!”
在士农工商的格局之下,娘家经商的杨氏,即便倒贴天价嫁妆,在勋贵之家依旧毫无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第二天一早,宋暖暖便按要求装扮了起来。
谁的要求呢?
自然是梅姑姑。
梅姑姑实乃神级名师,最擅长见缝插针教技能。
今早的第一堂课是,参加葬礼的穿搭守则。
穿红戴绿肯定不行,素净风才是丧葬主流!
梅姑姑为她挑了一身端庄沉稳的石青色衣裳,发饰为镂雕牡丹白玉簪。
这支玉簪,是册封礼时皇帝所赐。
皇帝虽是个恶婆婆,但因为不差钱,赏的东西都是顶奢精品。
簪子的材质,为精光内蕴、质感浑厚、纯白无瑕的顶级羊脂玉,无需其他装饰,此一支足以镇场!
古代贵妇,不管家里日子咋样,出门必须前呼后拥,卷的就是面子工程!
寻常诰命夫人出门,带一、二十个下人是常规操作,郡王妃这个级别,最起码要翻一倍,才能显得有身份、有排面。
前面开道的,香炉就得提四个,后面随行的,点心匣子和衣裳首饰都要捧着,以备不时之需。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没必要,当真没必要!
可梅姑姑告诉她,排场功夫半点都马虎不得,因为郡王妃的体面,直接关系到郡王的颜面。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搞这么大阵仗,不是为了让女人风光,而是担心损了夫君的面子!
硬件到位,软件也得跟上。
吊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梅姑姑在府里教了一遍,路上又强调了一次。
就这样,宋暖暖装着一脑袋半消化的知识,迈出了社交之路的第一步!
因为林宗声名狼藉,死的相当不光彩,北安伯府并未大办葬礼,仅有近亲前来吊丧。
伯爵夫人杨氏与宋暖暖交好,亲至大门迎接,引她前往灵堂敬香。
走完祭奠流程,宋暖暖来到女眷聚集的内宅花厅,一路上经杨氏介绍,和四、五十个陌生人打了招呼。
她的脑瓜子不由得嗡嗡作响,这才明白,做古代贵妇,有两点至关重要——
首先,不能是脸盲。
其次,记忆力一定要好!
这两个特质,宋暖暖都不怎么具备。
一通客套猛如虎,回头脑子是浆糊——
这个堂妹,和那个表嫂,长得怎么如此之像?
左边站着的,是几表姑来着?
右边坐着的,是哪个婶婶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