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11月】
大湾区战役第三个月。
联邦军与斜月联合军队在「大湾区」第二防线西线进行殊死搏杀。
第二防线西线的纵深有200千米,中间几乎都是堡垒地区。
在西线,斜月联合军队有整整30万士兵,而且来自后方的援军还在一波接一波地进入战场。
而「星联邦」方面投入在西线的总兵力只有斜月方面的十分之一,大约三万联邦军士兵,还有上千架武装无人机和相当规模的各式火炮。
在向南推进了70千米后,联邦军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巩固阵地。
后勤线被拖得太长了。
前线联邦军的作战方式需要大量的子弹炮弹等军事资源,十分依赖后勤,没有后勤就意味着需要拿联邦军士兵的生命去填补缺口。
暂且不论后方长达四五千千米的后勤线,单说「格林特湾」世界内。
从传送点送到「大湾区」有两三百千米的航程,由于大湾区沿海当地的港口繁多且分散,各种物资调配的效率被大大降低。
从港口到前线又需要两三百千米,这其中有大约一半的路段缺乏可靠的公路。
斜月帝国在这方面的建设像狗屎一样。
只有一两条主干道能勉强让运送物资的汽车通过。
星族的汽车产业存在着巨大的缺陷。
其造出来的汽车虽然能开,而且开的不慢,但稳定性和容错率较低,一旦离开了「星联邦」的路网,在土路和未开发的荒野中行驶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车辆经常开到一半就抛锚,把整个主干道给堵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时作战部门的军官们只能在「大湾区」控制区内征集或购买骡,马等畜力用于运输。
堂堂联邦军,用着前信息时代的武器,后信息时代的指挥系统和辅助系统,却只能用农业时代的运输方式。
有点幽默了。
除了上述方式,临时作战部门还把控制区内的闲散人员/失业人员/无家可归者这部分劳动力放在了修路造桥上。
没想到「星联邦」打过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湾区」当地修路造桥。
后勤问题只是第二防线西线战线停滞的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还有一个权重相当的因素是,军事力量确实不足了。
从临时作战部门的宏观视角来看,「星联邦」目前在「格林特湾」世界共开辟了四个战场/四条战线。
除了「菲林」战场和「西缪」战场外。
有50%左右的兵力被投入了最重要的第二防线的两个战场,西线人,东线人。
东线的士兵们还在清水雷呢。
有名联邦军士兵负责处理「大湾区」控制区内的治安问题。
在战役开始的一个月后,临时作战部门收到基层维稳部队的报告,称他们在多座重要城市布置的巡逻小组遭到了来自当地人的袭击。
虽然没有造成多少损失,但他们发现,袭击者竟然拥有斜月军队的制式火枪。
这条消息在最初的几天没有被指挥部重视。
但发现问题的几天后,一个重要港口附近的军事仓库遭遇了炮击!
幸好该军事仓库的防爆措施到位,仅损失了大约10万星币的军事资产,并未引起弹药爆炸等严重问题。
在事后调查中发现,袭击者是几名经受过训练的斜月炮兵,他们在第一防线全面崩溃后按照上级指令,对军队进行后方袭扰。
像他们这样的士兵还有很多。
同时,一个让人更加不安的信息出现了。
临时作战部门发现,「大湾区」控制区内竟然出现了大量斜月制式的军事武器,从火枪到火炮,应有尽有。
这些武器通过民间黑市流通,而民间黑市主要有两个途径。
第一,当地帮派控制下的灰黑色产业。
第二,民间约定俗成的中小型集市。
大量军事武器通过这些地方开始快速向民间扩散。
并且十分热销,受到武装帮派和普通斜月市民的追捧。
从联邦控制区内的斜月市民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他们处于一个非常危险,对未来预期极不确定的境况之中。
在联邦控制区内,失业和无家可归令人恐惧。
临时作战部门会将辖区内所有在街边无所事事的失业人员抓到前线修路,由于民间通讯不畅通,大部分市民都不知道这些被抓走的人的现状。
虽然临时作战部门会通过官方渠道反复告知市民,他们不会有危险。
但市民们不会相信的。
他们连自家的斜月政府都很难信任,怎么还会相信一个侵略者呢?
目前联邦控制区内斜月民众的失业率不算低,斜月巨型工业企业在撤离时就带走了相当多的岗位,「星联邦」入主「大湾区」北部后又消失了一批岗位。
目前积累下来的实际失业率比显示出来的高不少。
很多失业者依靠家庭积蓄,天天待在家里不敢出去,坐吃山空。
付不起房租的一部分人会遭到房屋所有者的驱逐,如果他们不走,房屋所有者就会向临时作战部门举报,接着当地警察部门或联邦军的巡逻小组就会把人带走,去给联邦军免费修路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23年11月】
大湾区战役第三个月。
联邦军与斜月联合军队在「大湾区」第二防线西线进行殊死搏杀。
第二防线西线的纵深有200千米,中间几乎都是堡垒地区。
在西线,斜月联合军队有整整30万士兵,而且来自后方的援军还在一波接一波地进入战场。
而「星联邦」方面投入在西线的总兵力只有斜月方面的十分之一,大约三万联邦军士兵,还有上千架武装无人机和相当规模的各式火炮。
在向南推进了70千米后,联邦军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巩固阵地。
后勤线被拖得太长了。
前线联邦军的作战方式需要大量的子弹炮弹等军事资源,十分依赖后勤,没有后勤就意味着需要拿联邦军士兵的生命去填补缺口。
暂且不论后方长达四五千千米的后勤线,单说「格林特湾」世界内。
从传送点送到「大湾区」有两三百千米的航程,由于大湾区沿海当地的港口繁多且分散,各种物资调配的效率被大大降低。
从港口到前线又需要两三百千米,这其中有大约一半的路段缺乏可靠的公路。
斜月帝国在这方面的建设像狗屎一样。
只有一两条主干道能勉强让运送物资的汽车通过。
星族的汽车产业存在着巨大的缺陷。
其造出来的汽车虽然能开,而且开的不慢,但稳定性和容错率较低,一旦离开了「星联邦」的路网,在土路和未开发的荒野中行驶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车辆经常开到一半就抛锚,把整个主干道给堵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时作战部门的军官们只能在「大湾区」控制区内征集或购买骡,马等畜力用于运输。
堂堂联邦军,用着前信息时代的武器,后信息时代的指挥系统和辅助系统,却只能用农业时代的运输方式。
有点幽默了。
除了上述方式,临时作战部门还把控制区内的闲散人员/失业人员/无家可归者这部分劳动力放在了修路造桥上。
没想到「星联邦」打过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湾区」当地修路造桥。
后勤问题只是第二防线西线战线停滞的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还有一个权重相当的因素是,军事力量确实不足了。
从临时作战部门的宏观视角来看,「星联邦」目前在「格林特湾」世界共开辟了四个战场/四条战线。
除了「菲林」战场和「西缪」战场外。
有50%左右的兵力被投入了最重要的第二防线的两个战场,西线人,东线人。
东线的士兵们还在清水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