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安还在为粮食苦恼,临时的粮食配给只能短时间解决粮食的稳定,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还得从根本解决问题。整个大明都缺粮,王佑安不可能在国内想办法,必须从外部进口粮食。他回忆了一下后世产粮大国,乌克兰,俄罗斯可不考虑,穿越西佰利亚就现在的交通条件就是妄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估计现在还没有开发吧。还有什么地方产粮呢?他心里突然想起一个名词占城稻,好像是一个网络小说提到的。
占城稻,亦称“早占”、“早米”、“早占城”。宋代水稻良种。真宗大中祥符 (1008—1021) 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相传其种来自占城国 (今属越南) 而得名。性早莳、早熟、耐旱、粒细,宜于高仰之田,对防止东南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南宋时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江南东、西路和两浙路尤为盛行。占城稻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王佑安不是对这稻谷品种感兴趣,他对这个占城有了想法,占城不就是越南嘛,说明越南产水稻啊,并且好像产量还不低。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还一年产三季,加之地处赤道受小冰河世纪影响应该不大,大不了一年两季,肯定是有粮食的。如何进口呢,之前可没有联系,武力征服吗?那样就会形成一锤子买卖,明年怎么办?王佑安知道以后的几年大明农民起义越演越烈,大明整个北方基本上无人从事生产,甚至湖北都受到了兵灾,粮食必然更紧张,亚洲集团也没有能力来阻止这场灾难,唯一能做的是从海外进口粮食,能多养活一个算一个吧,也算为传承中华血脉奉献自己的力量。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