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历史 > 潇湘清月 > 第二百八十一章 送亲

第二百八十一章 送亲(2 / 2)

月芽儿立刻将小脑袋晃得跟拨楞鼓似的,说道:“不好,月芽儿才不要。”

萧俊望着两堆送亲队伍,略思索了一下,冲着孙子远三人说道:“我看这样吧,永昌距离凉州也只不过两个时辰的马程,我便暂时将废置不用的主薄衙门,作为临时任所,涂师爷随我过去,月芽儿也也搬过去,至于这两拨人,父亲派来的先安置在县衙门后院典史院内,另一拨嘛,先住在夫子院,过几天杜姨娘回来了,将他们送回江南也就是了。”孙子远只有一人,带个贴身仆役,占着诺大一个典史院子,倒也十分浪费,现在正好物尽其用。

当初平定数万山匪之乱后,新城建设便进入了一个,最先建造的便是官署,县衙和主薄衙门,皆在优先建造之列,待朝廷罢黜主薄的公文到时,主薄衙门已经基本建造完毕,如此便空置了下来。

主薄衙门因没有谷仓、迎宾楼、亲兵营、六房、书院、监狱等设置,比县衙要小上许多,但也设置了大堂、二堂、三堂和后院,直白些说,算是一座大型的五进院落,最后边是用来居住的后院,配有假山小湖,碎石修建的小径,倒也幽静雅致。

萧俊命人略作打扫之后,让月芽儿将后院的住处布置好,自己则带着孙子远三人来到衙门三堂,商议了起来。

涂师爷最先说道:“据目前得到的消息,永昌、山丹、张掖、武威四地遭灾最重,其它地方略有波及,老夫担心的是前一阶段盛传永昌粮米无数,怕是不少灾民会涌入本县,东翁的仇家怕是也会煽动一些流民也会趁机过来蹭食,甚至有可能会想办法滋事。粗粗算来,人数,弄不好要达到三四万人。如此多的灾民,以我们现在的粮食仓储,怕是要吃不消啊。”

听闻会引来如此多的灾民,萧俊心中也是有些没底,正琢磨之时,脑中忽然想起一事,当初自己与萧达通密议时,曾经“预言”康熙十九年直隶大灾,让萧达通提前预备着粮米运过去,如今萧广记财源广进,又“未卜先知”,必定预备了极多,莫不如写信给于公,让他匀一些过来。

想到此处,萧俊道:“粮食不难解决,待大宗粮食回来,便以慈月园的名义,在凉州和永县同时设粥棚,将一部分不老实的灾民分流出去。

议完此事之后,萧俊随即说道:“我调任凉州,需得一个心腹之人担任同知知事,以免再次被黄家钻了空子,这同知知事是正九品的官阶,孙叔如今也是正九品,我已命萧达海利用在京城的人脉,上下打点,将孙叔调任同知知事,至于这典史一职,我同样命萧达海不惜银钱,上下打通关节,让涂先生的次子涂天然接替,涂先生的次子已有拔贡在身,又一身的家学本领,本事不凡,必定能够和吴平将永昌打理好,为防黄家在背后捣鬼,我在西安接到同知任命之后,特意再次登门拜访了图海大将军,求他帮这个小忙,大将军对我倒也颇有几分器重,应允了此事。

离开西安之前,我已收到萧达海密信,黄家原本以为调任我到通州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因此早已将通州知州知事一职弄到手,却未曾料到,会突然出现变数,只好另行务色合适的人选,上下打点想办法将原来的同知知事替换掉,结果没过两日,却得到消息,吏部已经定下凉州同知知事替换人选,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两个微末小吏的职位拿到手。估计过几日便能将官凭送过来。”

这同知知事相当于后世的办公室主任,负责机要公文的处置,若是被黄家之人拿到,会生出许多麻烦。

涂先生共有两子两女,次子今年二十三岁,在成为流民之前曾考中秀才,极为聪慧,尽得涂先生一身师爷本事真传,前一阶段,在父亲的指点下,一直帮衬着各种事务,同时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师爷的各种手段,平定山匪之役,萧俊为了笼络涂师父,将他的功劳全部报在了他的次子身上,因此得了一个拔贡的恩赏,此次萧俊正好手头没有合适的人选,便趁机将这典史之职送给涂先生的次子。

涂先生听说儿子做了典史,心中大为高兴,这典史一年的收入,象永昌这种富县,若是捞得狠些,抵得上四五年首席师爷的收入,况且以儿子这般年纪,现在只能做个小师爷,要想混上首席师父,至少还得磨炼个十几年,忙谢恩道:“东翁大恩,老夫一家铭感五内,必当尽忠报效。”

随即说道:“新来的教谕李教祥和训导苏全,老夫已暗中观察许久了,那苏全行事张扬,时常打听些隐秘事,似是老爷仇家安插进来的,而李教祥虽是一付按兵不动的模样,但以老夫多年的经验,感觉此人似乎大有问题。”。。)

最新全本:、、、、、、、、、、

最新小说: 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和未来宰相做同窗 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从甲午开始造反,打造最强华夏! 金主. 蓦回鸾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美人帐下 极品昏君 换亲后,我嫁给当朝第一大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