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俊凝望着月芽儿如一泓秋水般纯净的双眸,继续道:“还记得当初哥哥说的那番话么?按照哥哥的谋划,第一步,是月芽儿积攒足够的名声,第二步,凭着这名声,拿着婚约去兰州府告状,将江南定下的婚事拖延下来,第三步,便是将我们爱情故事传播开来,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这故事中,哥哥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比如孤骑闯城,六百里连营设伏,还有感人至深的葬花吟,加上哥哥到西北剿匪的不凡经历,可是月芽儿在这故事中却是苍白得很,没有任何能够感动人的地方,若是月芽儿能够做到足够多的善事,受到西北百姓的爱戴,那在这故事中,形象便丰满了,哥哥便可借题发挥,替月芽儿量身打造各种感人的扶助孤弱、赈济乡邻的小故事,一旦我们的爱情故事渐渐的传播开去,越传越广,甚至有文人开始将我二人的故事编入野史,哥哥便进行第四步,请名动天下的山野大贤收月芽儿为义女。\wWw、qΒ5、cǒm/给月芽儿一个清贵至极的身份。如此一来,我们便门当户对,哥哥便趁机求得父亲同意,娶了月芽儿。这园子还有两万两银子善款,是哥哥送给月芽儿的礼物。”
月芽儿静静的听着萧俊的叙说,大眼睛里渐渐的噙满了泪水,她真切的感受到了哥哥的一番良苦用心,哥哥身份显贵,战功赫赫,又生得英武不凡,却一心一意的只想和自己这个毫不起眼的小丫头,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小姑娘暗自下了决心。语气坚定的说道:“月芽儿一定会用心的经营好这座园子的,一定不会让哥哥失望的。”
萧俊揉了揉小丫头乌黑的秀发,笑着说道。“这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先让文月和柳眉帮衬着你,人手若是不够,可到城外新建的几座庵寺中寻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尼,你三人仔细谋划,城内空地极多,可多救助一些活不下去的孤弱进来。”
刘文月望着萧俊落在月芽儿身上那温暖的眼神,不由得一阵阵的失神,萧俊对月芽儿的宠溺疼爱。着实令人羡慕嫉妒,她能够感觉出来,萧俊是一个十分细心体贴的好男人,只可惜。这份细心体贴并不属于自己。
刘文月正出神的望着萧俊,萧俊却忽然转过头来,冲着她说道:“文月姑娘,有一件事,需得劳烦你帮忙。这也是我要将你带到西北的原因。”
刘文月听萧俊如此说,忙道:“老爷请讲,文月一定会尽力去做的。”
萧俊点了点头道:“从明天开始,你和月芽儿分头做善事。你二人长得极似,如果穿一样的衣服。戴同样的首饰,脸上的细微差别也用妆容修饰成一模一样。语气再相互模仿些,这样一来百姓们便分辨不出来你二人,便会将你二人做的善事混淆在一起,你做善事会以为是月芽儿做的,同样月芽儿做的善意也可能认为是你做的,这样一来,无论是月芽儿,还是文月姑娘,都会得到双倍的名声。月芽儿积攒名声的速度也会快上许多。”
文月听闻萧俊让自己也跟着得到极好的名声,脸上现出感动之色,应承道:“多谢老爷厚爱,文月会努力按照老爷要求的去做的。”
萧俊却是神色一整,转身拍了拍柳眉的肩膀说道:“娘们,这善堂一旦建起来,必定有游手好闲之徒和好吃懒做的妇人前来讨便宜,你就负责将这些人全部扫地出门,让他们再也不敢随意的过来滋事。”
柳眉颇为不满的嘟囔道:“切,你拿怀中那个当宝儿,又是积名声,又是为将来谋划着想的,却拿老娘当免费打手,月芽儿妹妹在前边风风光光的,这背地里得罪人、擦屁股的事儿却都让老娘来做,老娘特么招谁惹谁了。”
萧俊再次拍了拍柳眉的肩膀,“安抚”道:“无论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还是一个成功的女人,其背后总是需要有着一个垫背的女人的。”
初春二月,虽然天气仍有几分寒冷,却已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随着永昌县衙、书院、县学等各类设施被建造完毕,仓大吏、医学、阴阳学、训导、教谕等佐贰官吏也从兰州陆续来到永昌任职,萧俊派遣了两名家人专门负责在兰州打探官场上的消息,对这些人的情况倒也知道的不少,这几个佐贰官吏中,专门司职教育的训导和教谕,却是让萧俊有着几分的疑惑,这二人都是来自江南世家,其中一人和萧俊还打过交道,就是那位当日百花争研缠着云柳儿不放的“游船痴汉”苏全,在去年董义轩之乱的时候,他和教谕李孝祥便已到了兰州,因新城尚未建好,一直滞留在兰州。大家族之间联姻频繁,这二人身后的世家和黄家可都是有些瓜葛的。
…………………………………………………
自从萧俊送给了月芽儿慈月园之后,小丫头就卖力的做起了慈善事业。
吕氏是一个苦命的人,几年前全家被盗匪被害,她被掳走,后来被碾转贩卖到了凉州,城内一户姓马的商贩见她有几分姿色,收留了她,做了妾室,那商贩的老婆生了四个女儿,却始终生不出儿子来,吕氏倒也争气,虽然头一胎也是女儿,但第二胎却是生了个儿子,那姓马的商贩因此对她十分的宠爱,没想到却招来了大妇的妒恨,那大妇家也有些势,仗势将吕氏和女儿赶出了家门,却将儿子留了下来自己抚养。那马姓商贩十分惧内,对吕氏被赶出家门亦是不闻不问。
吕氏孤苦无依,又身无分文,只好跪在门口哭了三天三夜,却没有得到丝毫怜悯,绝望之余,正寻思着一头撞死在这商贩家的墙上,就算是死也要让这些户绝情寡义的人家沾几日晦气。却忽然被一只小手儿拉住了,吕氏抬头望去,只见一位面容白净清秀,仪态端庄娴静的少女出现了在眼前。这少女大约十五六岁年纪,举止却是十分的温文尔雅,冲着吕氏温声询问道:“这位大嫂,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