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援这时又向孟尝君进言道:“请你要求齐王把先王的宗庙建于薛(因为有先王的宗庙在此,君王就不敢来进攻以便背上破坏宗庙的罪名)。”齐王答应了这一要求。冯谖便对孟尝君说:“这样一来就有齐、秦、薛三个洞了。你今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由于这个原国孟尝君到死都安泰无事,有“三个洞”,就等于拥有三个实力据点,其中任何两个据点的实力对于上司都存在一种威胁力量,这是多挖洞的奥秘之一;其二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有什么突变事故,就不会惊慌失措。
二、柔克刚一一不把事情做绝,司马仲达笑在最后三国时,蜀国的诸葛亮与魏国司马仲达在五丈原对峙时,无论孔明如何诱战,仲达就是不肯出战。当时孔明赠送女用服饰品羞辱仲达“不是男子汉”,甚至连简达的部下也说“公甚恐孔明”,他还是不应战,后老孔明死在军中,蜀军无奈回撤。仲达得知孔明已死,就命将兵追击撤退的蜀军,但看见蜀军车上的孔明木像,仲达连忙下令退兵。这件事被后人嘲笑说:“死孔明吓走活仲达”。其实,他知道孔明已死,车上的孔明只是木像而已,但他假装误认孔明在世而退兵。他之所以没有追击孔明并歼灭蜀军,乃是为了保身的缘故,也是人生仕途经验的心得。
他打仗时不可得到压倒性的胜利,只打小赢的仗,尽量使朝廷对他的警戒之心有所放松,不把他看作是“那么可柏的人物”;另一方面,打仗时他总是留下一些放人,既然有敌人,那么军人地位就安稳了,如果没有放人,那等待他的将是汉朝的韩信的命运:“狡兔死,走狗来”。班师回国时,他不回都城洛阳而留在途中的长安,这也是为了保身,因为他认为拥有大军进京将会给自已带来不利,
俗话说,“看谁笑到最后”。虽然司马仲达一时为天下人嘲笑,但到最后,他反过来笑天下的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曹操、孙权、刘备,包括诸葛亮在内,虽名噪天下,但都没有如愿以偿地统一天下。出平人们的意料,却也是情理之中地,统一大业却落在司马仲达之手,这很值得欲成大业者深思。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