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金太玄甚至堵门要求韩修德交出李讲。
幸好,当时这位老先生护住了他。
一行人聊了一段时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无所不谈,几位长辈特意在众人面前做出一些很重要的指点。
别看只有两三句,好像很简短的样子。
但实际上,若是没有这么一层关系在,或许花万两银子,也找不到一个人告诉这些话。
天越来越亮了,众人脸上虽隐隐有不舍之色,但还是明白,分别的时候到了。
许平秋笑道:“临别在即,下一次见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李讲啊,是不是该真真正正送我一首诗了?”
“感情您在门口堵我,心思在这。”李讲笑道。
许平秋最爱李讲的诗词,甚至当初入股《长安报》出资的时候,都叫李讲以诗词原文抵钱。
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讨要,他自然不会放过。
“也罢,笔墨纸砚在哪?”
李讲话音刚落,众人眼睛全都亮了起来。
韩飞章动作最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乾坤袋中取出一应物件,摆在李讲的面前。
人们一窝蜂全都围了上来,按捺不住激荡的心。
因为李讲上一次的作品,乃是震天动地的《青州词》。
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到现在还在各地流传,振奋人心。
所以,大家都很好奇,李讲这一次会写出怎样的佳作。
李讲观察四周,清晨薄雾缭绕,到处都是嫩草,空气清新。
没有多加停顿。
很快李讲便在记忆中,翻找到了一篇作品。
“幸好在这大唐,同样有这两处地名,而且还对上了……”
李讲心中暗道,随后在一排毫笔中,取下粗细适中的一支,提笔沾墨。
他落笔之时,旁边的韩飞章自愿担起朗诵的责任,沉声吟诵。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