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花不行,棋谱也没用。
裴九韶转了转手腕,衬衣上沁染的沉香气息若隐若现,蓦地想起上次互送礼物时的情形。
如果是这样……倒是可以试试。
就是需要点时间。
而时间就是金钱。
这个观念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又印象深刻的方式,烙到清河大队社员们的脑海中,又在某些时刻影响着他们的选择。
很快有人反应过来,质疑道:“咱自己去采药吗?这么搞下来,啥时候才能整出东西?”
“建国说的对!”崔新知肯定他的说法,并且说得更直白:“咱们自己去采药,回头加工处理再制药,还得秋收,药没做好就该猫冬了!”
崔建国听到这话,意识到他们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就没再吭声。
不过就在他旁边,有社员吆喝着说:“换一种药,做那种常年都有人要用的!”
“啥药常年有人用?”
“补药啊!”远处有人挤眉弄眼地说:“你见天儿地喝都行。”
“滚犊子,那玩意儿你喝了也不好使!”
“你才不好使呢,是不是欠硝?”
“你……”
“喂喂,有劲儿都去地里使啊,打赢了挑粪,打输了看病,下午挣不了一个工,看媳妇儿让不让你们吃饭!”崔新知拿着喇叭,熟练地扯回话题。
“不管是什么药,都需要有药材,这药材呢,光靠咱自己行不通,也不能给部队添麻烦,刚巧叶容蓁同志前几天说的话,给了我们提示。”
“说的是啥呢?交换,拿自己有的东西去换对方没的、需要的东西。”
“咱们清河大队的婚丧嫁娶,离不了周围的几个大队,药材也一样……”
他们讨论出来的办法是,周边大队出人、出药材,把来清河大队的路好好整一整,这次他们用工分、年猪和成品药换,以后直接收购符合标准的药材。
节省大家的时间,为接下来的秋收做准备,顺带还能给他们的药做个宣传。
——当然,去其他大队沟通的时候绝对不能这么说。
那会儿的说法是清河大队去公社的路修得老好了,拖拉机跑得蹭蹭快,他们的副业有部队支持,未来一片光明,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能忘本,咱合伙修一下这边的路,回头送药材、去公社也方便。
周边几个大队试过药效,得知药材属于通市药材公司不怎么下来收、社员自己送供销社又值不了多少钱的那种,问过处理前后的大概价格后,心里都有了数。
送药材还行,经常从清河大队去公社这点还是算了。
他们可不想让队里的年轻人都奔着清河大队使劲儿!
清河大队和公社关系近,得趁着他们打开局面的东风,抓紧时间把自己大队的生产搞起来!
你有心,我有意,周围的几个大队的联系频繁了起来。
就在修路搞得轰轰烈烈的时候,清河大队的社员们反而悄悄沉寂下来。
他们按时上工,忙着跟孩子们学习基础的赤脚医生手册、在刘老头的指点下初步处理药材,也忙着为一周后的秋收养精蓄锐。
没人浪费时间去调侃张巧花,搞得她严阵以待的模样格外狼狈。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