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在林建邦考第一场的时候就找林希支了六十六两,要去拿到赌坊下注,买林建邦考中会元。
之所以才六十六两,一方面是因为林建邦身上的赔率并不高,一场秋闱,林建邦以无名之辈杀进桂榜,喜摘头名,一时间闻名建京,风头无两。
随桂榜一起张贴出来朱卷上的诗文和策论,也被众学子感叹于林孝廉之大才。
如此下来投注在林建邦能再得会试头名上的筹码也越来越多,这赔率自然而然就不高了。
另一方面,林晨坚决不肯承认他抠。
只道是天下学子何其多,今年又是另加的恩科,去年落榜的考生们全都摩拳擦掌,就指望今年再卷土重来呢。
这么大的竞争下,他真的不认为他爹能干倒所有人,再次考个头名回来。
能考上前一百五,成为贡士就不错不错了。
林希翻着白眼给林晨掏了一些碎银,然后甩出一千两让林晨身边的杰伦去帮自己下注。
输了又何妨,什么时候都不能先灭了自己的士气。
另一头,宸王府里的招财,喜滋滋的领着宸王的命令在林建邦身上加注三万两。
这回的招财可是完全没有任何意见,见宸王对林老爷这么有信心,自己也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两千多两。
犹觉不够又召集兄弟们筹齐了五千两,一起拿去下注。
至于林建邦自己,倒没有那个自信可以再得头名。
因为他一直闭门造车,不了解其他人的实力,正如林晨所说落榜的考生也占大数。
这年头走到会试落榜的还真不一定是因为学识不够,大多数都是因为运气不好。
要么是身体原因,要么是因为环境原因,没有摸准出题者的喜好也是重要的原因。
人是不会一直倒霉的,说不准什么时候这运气就起来了。
但林建邦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好运气居然在会试上掉了链子。
此事还得从翰林院大学士范颐说起,大学士范颐原来是太傅班英的学生,也是让班英最为头疼的一个学生。
范颐能成为翰林院大学士,说明他的学识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用渊博来概括。
但是这个人轴,特别的轴,且非常古板。
不仅自己要严格遵循孔孟之道,就连家里的妻子女儿也必须恪守《礼记·昏义》里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样轴的主考官,收到一份上面圈了三个“荐”字和一个“取”字的试卷后犯了难。
犯难不是因为答得不好,恰恰是因为答的太好了。
时务策其中有一道是:“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眷言筹划,兹理何从?”
大致的意思就是问国家面临边境危机,必须要用兵打仗。但百姓和战士们都厌恶战争带来的杀戮与损失,态度消沉。
面对敌国挑衅,是应该不计一切代价以武力还击,还是尽力避免战争,委曲求全以谈判解决问题?请问你会拿出个什么样的两全其美的应对之策?
林建邦洋洋洒洒的写下八百字小论文,仿照八股文的格式,以破题、承题再到入题最后缴结的形式依次阐述自己主张的论点:
一、虽然我们不能主动出击,直接对他们进行打击。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主动对他们进行威慑打击,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首先就是展示我们的军事力量,通过边境演习等手段,来展示我们的军事力量。充分展现一种威慑,明确表明我们不想打仗,但我们时刻为打仗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要促进军事武器的生产,带动就业人口增加,启动提高综合国力的良性循环。要很好的发展自己,绝不在战争中消耗自己。
二、平时要遵循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注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推动多边合作和共赢发展。
这八百字的小论文,谁拿到手都会称赞这磅礴大气纵横椑阖的文章,真是精彩绝伦,观点新颖,有理有据。
范颐也一样,提笔就是一个“中”字,但接着落笔要写“甲壹”的时候,范颐犹豫了。
因为范颐的学生施岳刚好也准备参加这一次的会试,别看范颐为人古板,但是他很欣赏生性放达、深识远略的施岳。
巧合的是,之前跟施岳探讨边境问题的时候,施岳也曾主张过“重发展,轻武力”的观点。
因为承给阅卷人的试卷全部都是原卷即墨卷弥封糊名,由誊录人用朱笔誊写一遍,成为朱卷。
所以范颐没有办法从朱卷上判断所作之人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学生施岳,但秉承着严谨、避嫌的原则,就在“甲”的后面落了一个“贰”字。
而范颐的那个学生施岳,却因为生性太过放达,临参加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与人饮酒辩论,全然忘记要提前一天入场为皇后娘娘贺表一事,从而彻底错过了这一场加试恩科。
不要小看范颐的这一字之差,历史的长河中,能被人永远铭记的从来都只有第一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林晨在林建邦考第一场的时候就找林希支了六十六两,要去拿到赌坊下注,买林建邦考中会元。
之所以才六十六两,一方面是因为林建邦身上的赔率并不高,一场秋闱,林建邦以无名之辈杀进桂榜,喜摘头名,一时间闻名建京,风头无两。
随桂榜一起张贴出来朱卷上的诗文和策论,也被众学子感叹于林孝廉之大才。
如此下来投注在林建邦能再得会试头名上的筹码也越来越多,这赔率自然而然就不高了。
另一方面,林晨坚决不肯承认他抠。
只道是天下学子何其多,今年又是另加的恩科,去年落榜的考生们全都摩拳擦掌,就指望今年再卷土重来呢。
这么大的竞争下,他真的不认为他爹能干倒所有人,再次考个头名回来。
能考上前一百五,成为贡士就不错不错了。
林希翻着白眼给林晨掏了一些碎银,然后甩出一千两让林晨身边的杰伦去帮自己下注。
输了又何妨,什么时候都不能先灭了自己的士气。
另一头,宸王府里的招财,喜滋滋的领着宸王的命令在林建邦身上加注三万两。
这回的招财可是完全没有任何意见,见宸王对林老爷这么有信心,自己也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两千多两。
犹觉不够又召集兄弟们筹齐了五千两,一起拿去下注。
至于林建邦自己,倒没有那个自信可以再得头名。
因为他一直闭门造车,不了解其他人的实力,正如林晨所说落榜的考生也占大数。
这年头走到会试落榜的还真不一定是因为学识不够,大多数都是因为运气不好。
要么是身体原因,要么是因为环境原因,没有摸准出题者的喜好也是重要的原因。
人是不会一直倒霉的,说不准什么时候这运气就起来了。
但林建邦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好运气居然在会试上掉了链子。
此事还得从翰林院大学士范颐说起,大学士范颐原来是太傅班英的学生,也是让班英最为头疼的一个学生。
范颐能成为翰林院大学士,说明他的学识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用渊博来概括。
但是这个人轴,特别的轴,且非常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