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是周道到家了。
至少杨弘自己都心动了。
刘封还是希望能够传檄而定庐江,少一份战火就少一份伤害,况且还能争取时间。
可在刘勋看来,自己有庐江在手,什么钱粮绢帛没有?
用你施舍给我这些东西?
谈判自然是不欢而散。
杨弘直到最后都在劝说刘勋,甚至劝的刘勋有些不耐烦了。
第二天,没能劝说成刘勋的杨弘告辞求去,结果刘勋反过来安抚起来对方。
“长史你总得给我一些时间考虑吧?”
刘勋振振有词道:“此等大事,我如何能一日而决。”
杨弘于是妥协,等待刘勋长考。
可实际上,杨弘早已经暗中传信出去,信息被送出了庐江,直往寿春而来。
刘封打开信息一看,上面只有四个字:“庐江生变。”
其实杨弘根本就不相信刘勋的话,他也知道刘勋这里生出了变故,但他努力劝说刘勋,一方面是想再争取一下,另一方面也是在伪装。
杨弘身在舒城,他自然也会担心刘勋灭口。
所以他必须装出一无所知的样子,明面上对刘勋百般劝说,暗地里则将消息传出。
不论怎么样,能将庐江生变的消息传出来,他杨弘就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