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着鳌拜向前到了一个地势平缓所在,远远的宁远城已经可以望见。不同于现代,没有了楼宇的映衬,这个古代的宁远城向一颗钉子一样钉在那里,显得十分突兀。假如手中有一张“中国地形图”,就可以清楚的看见:棕色的蒙古高原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绵万里,过了张家口——赤峰一线之后,突然转为黄色的燕山山脉和由努鲁儿虎山、黑山、松岭等山组成的辽西丘陵。从这里分别向东北方和南方,是一片绿色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向东南就是碧波万顷的渤海。位于山海之间,连通两大片绿色平原的是一丝极狭长的绿色,绿色的一端写着“山海关”,而另一端则写着“锦州”两个字。
这,就是辽西走廊。
看到这里,辽西走廊的战略意义已经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它是从辽东进关的必经之地。大军想要入关,不走辽西走廊就得远绕蒙古。劳师远征,后勤极为困难,而宁远正好卡住了辽西走廊的咽喉,有宁远在,山海关就可以安然无恙,八旗兵即使绕道蒙古入塞,没有打通辽西走廊,也不敢久留。觉华(菊花)岛则是宁远附近的一个小岛,有着与宁远类似的战略地位,但后来的实践证明,从战术上来看,守岛不如守城,因为辽东天气寒冷,冬天海水一上冻各岛便无险可守。明军驻防的许多海岛都是被八旗兵乘海水上冻攻破的。而守城就没有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八旗为何气势汹汹,势在必得的原因了,不突破宁远就没办法叩关山海。
凝望远处的那座坚城,里面同样有一个当代的大英雄袁崇焕。而且这场战争的结局我已经知道了,就是八旗会无功而返,并且努尔哈赤也会负伤,这两个当代的英雄第一次交手,也成了最后的绝响。但此时谁会想到一个征战沙场百战百胜的老将会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按察使手中,天意弄人啊,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被卷到这个历史的大洪流中。叹了口气,我随着鳌拜进了一顶大帐篷,里面坐着几个人,看那打扮都是随军的大夫。
“这位就是李神医了,你们几个从今天开始都要听他的吩咐。”鳌拜大声说道。
“是是是,小的有幸在李神医手下差事,真是三生有幸啊!”这几个人客套道。鳌拜交待完毕也就不再多说,转身出帐,这时帐中诸人大眼瞪小眼的都看着我,仿佛我脸上有什么字似的,为了打破这种僵持的局面,我起身道:“诸位我们还是到帐外看看战事如何吧!”
“神医说的是,神医说的是!"这几个人随声附和道,于是我带着这几个手下出了帐篷。其实我最想问的是他们怎么救治伤员,但是随后想想这事是万万不能启口的,不说叫人轻视了,更重要的是怕漏了自己兽医的底子,走一步看一步吧。
随着隆隆的战鼓声,一队队八旗士兵缓缓向前推进,这次努尔哈赤动用了极大的本钱,所率兵马有十三万之多而明军守卫宁远的只有一万余人(吹牛造势的,其实这时八旗总共不超过8万人,不过从高处看,蜿蜿蜒蜒,铺天盖地的都是八旗兵,也看不出到底有多少)。明军这时唯一占有优势的就是宁远城修筑完成不到三年,城高壁陡,加之还有从葡萄牙购买的红夷大炮。对于红夷大炮的利害努尔哈赤一点也不知道,以往明军的火器虽然厉害,但是八旗总是有办法对付。
此刻八旗就是采取盾车与骑兵相结合的“结阵“战术来对付明军的火器的。阵前布盾车,车前挡以5,6寸厚的木板,再裹上生牛皮,专门对付明军的火器。其后是一排弓箭手,再后是一排小车,装载泥土,以填塞壕沟,最后面才是八旗铁骑。
来时战斗已经开始,庞大的战争机器不断向前碾去仿佛要吞噬一切阻挡的力量,四野遍布的八旗兵把宁远衬托的如同一个孤岛。以往八旗都是先用盾车抵挡明军发射的第一次火器,然后铁骑突然奔出,直冲明军阵营,力求一举将明军冲垮。这次也不例外,巨大的盾车缓缓地向前驶进,随着鼓点,仿佛地狱催命的锣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终于盾车距离城墙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了,宁远城上的红夷大炮开始了怒号。硕大的炮弹一排排的落在八旗的阵营中,掀起巨大的石块,一具具八旗士兵的尸体也被掀起,在空中被撕得粉碎。战场上立时充满的火药味和血腥味,混合在一起,随着寒冷的空气钻到人的肺里,让我十分难受。
不愧为这个时代最强悍的士兵,即使遭受这样猛烈的打击,八旗士兵仍然队形不乱,悍不畏死的向前冲去,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摧残着每个人,相信意志力稍差的人面对这个场景都会被摧垮,至少我这个现代人是再无法承受了,从没有经历这种场面的他实在无法忍受,那几个军医倒是没什么,仿佛见惯了一般。这时第一批伤员已经送到,借着这个机会我带着他们返回帐篷,心里却直打鼓,到见真章的时候了。
让我高兴的是手底下的这几个军医倒是很识相,没有让我动手,依他们说我身份尊贵,不需劳此贱疫,只要督导就可以了。一听这个我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既然是督导么,要有督导的样子,可是我又没见过督导到底该什么样子,想起上学时监考老师的那幅神色,双目紧盯,似乎要扫除考场全部“罪恶”趾高气昂的模样,想来和督导差不多。于是学着监考老师的样子,我背着双手在帐中来回徘徊,其实双眼一刻不离这些军医。
这时外科手术并不发达,主要是没有办法止血,对于兵器所伤也多是使用金创药,包扎一下就了事了。这些也仅限于官阶高的军官,对于那些士兵到现在我还没见到一个被抬进大帐的,据这些军医说整个八旗十余万人马就他们这几个军医。而明军也多不到哪里去,因为从前他们也是被八旗从明军那里俘虏来的。士兵在战场上负伤是不允许脱离战场的,以免动摇军心,要直到战斗结束才可以医治,这样以来很多伤重的士兵都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就是那些被抬进来的军官除了重伤的,大多都是草草包扎就又返回战场。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军官被抬进来,由此可见这场宁远大战激烈到何种程度。
对于这些军医的治疗手法,只能用简陋来形容,这些手段我不用看也都会了,同时也明白了为何皇太极如此重视我,以这些手法来看,我昨天对那只狗所施展的手术已经完全脱离了这个时代的医学范畴,至少在女真这里目前还没遇到医术有我这个兽医这样“高超”的。
随着伤员的增多,那些军医已经忙不过来了,我也不得不加入救治的行列。那些军医对于我的处置包扎方法啧啧称奇,也难怪这些手法虽然是在现代应用于动物的,由于动物和人区别,这些手法虽然粗陋,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不同凡响了,这些人对我更是敬佩。那些经我治疗的军官对我也十分尊重,这些人大小战争都没少经历,负伤也是经常的事情,经过我的处置,他们的伤口都用盐水清洗,然后是细致的包扎,而且这种包扎不影响他们的活动能力。旁边的军医见效果不错也都有样学样,叫我挠头的是很多人送来伤口很深,血流不止,没有有效的办法止血和缝合伤口。虽然金创药也具有一些止血的功效,但院没有单独得止血药好用,幸好第一天的进攻带有试探性,所以不算是太猛烈,到了下午鼓声停止了,炮声也停止了。忙完手中的最后一个病人,我直起腰,只觉得眼前昏花,自己从前处置的全部病例也不如这次一天的多。走出大帐,只见不到一天的时间,宁远已经接近断臂残垣了,高大宽厚的城墙上到处都是孔缝,墙根地下是许多巨大的大坑,而四野凡是红夷火炮够得找的地方,大地都像马蜂窝一样,四野里散布了很多尸体,一大群乌鸦在天上盘旋,似乎要找机会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