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人掮着两个大帆布袋带小燕离船上岸后,看到码头候船室也还不大,但夹港边上的“高岸”已然成为宽阔的公路。问了码头上工作人员,知道这里的客运交通并不繁忙,倒是跟对岸利港之间的“汽渡”相对多一些。鼠人原想会有衔接紧凑的轮船汽车班次能顺畅乘汽车到礼士桥,结果发现没有,旁边的人立刻提议,“要个三轮车,一会儿就拉到的!”
三轮车说要就来,骑车人帮把帆布袋搬上车,让鼠人和小燕坐上去,就骑着往礼士桥去了。去礼士桥先要经过高山桥,其实这里根本没有山,而是一马平川,向西到唐大圩,原来也是“高岸”性质的大路,现在也是公路了,只不过班次少。就像鼠人在家时靖江到东兴也通汽车了,可一天只有两班,后来增加到四班,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还是要乘“11号汽车”的。所谓“11号汽车”就是步行,两只脚不就像两个“1”字吗?
三轮车到礼士桥,那时礼士桥到小姐姐所住的后黄家圩的路还不能走三轮车,只能下到岔路口的门店前了。这时确需一根扁担,两个帆布袋说起来重也不是重得弄不动,关键一前一后挂在肩上不好走路。于是鼠人就让小燕先回去对妈妈讲,拿根扁担来接一下。巧的是,小姐姐正好在离得很近的“尖角”地块干活,手头就有扁担,一会儿就过来了,一块儿挑回去了。
丽姐给的这些衣物,小姐姐选了些合适的,后来鼠人又把大部分弄到“耕兴庄”,母亲拿了一些,给厚传妈妈选了些,基本都分了、改了、用了。鼠人记得还带了绿条格的被里子到学校套被子,一直保存,前不久老伴还拿出以单幅作小床垫单呢,一晃40年过去了。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