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的确是该死了。
不仅仅是郭顺玫一个人,而是整个郭氏的族人。
包括郭顺玫所生的那两个姓梁的她的孩子。
帝后这场大婚的琐碎婚仪一直忙碌到了龙徽七年三月的中旬,因为还有大邺周围各藩国邻国的使臣们前来为赵皇后与皇太女以国礼的形式送上的贺礼,而帝后与太女也得一一接见他们,所以又花费了足足半月多的功夫。
自然了,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那些因为反对皇太女的存在而被皇帝贬谪流放乃至抄家的文武臣僚们更是只多不少。
当皇帝回到洛阳、让赵皇后和皇太女出现在众人面前的这一刻开始,其实才是一切纷争的真正起点。
梁立烜和赵观柔如今都在大中殿前面的武成殿处理日常政务、召见文武百官。
那一日,当一个年逾六旬的花甲老翁被皇帝下令即刻处死的时候,他在被人拉出宫门时恰好看见了身着华服逶迤而来的赵皇后。
那人旋即对着赵皇后破口大骂起来,更是对她极尽诅咒之能。
“赵氏!我大邺多少的忠臣能将死在你们母女蛊惑君心的挑拨之下!皇天后土,莫不再看,你、和你生的那个孽种,你的孽种定连十岁都活不到!陛下日后一定还会有其他的男嗣承袭大位的!”
“赵氏,你害死了这么多人,损了你女儿这么多的阴德,你就不怕遭报应吗?!”
这话倒是让赵观柔觉得好笑。
她抬手命拖着那老文官的侍卫们停下了步伐,自己则缓缓走到了他跟前和他对视着。
时逢黄昏,晚霞的余晖照耀之下,赵皇后面上的娇艳笑意如同一条已经张开了毒牙的冷蛇,叫人忽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你听好了,”
她微微一笑,仍旧是那般的光艳倾城,只是这笑意里却再无当年那个幽州侯赵夫人的纯善温婉。
“本宫不需要你们这些去为本宫的女儿积德。本宫只需要你们的血肉和白骨,去妆点皇太女的江山。”
她抬起了头颅,扬声对众人道,
“那些司天使和天师们都是怎么说的,你们忘记了吗?”
“皇太女的现世,是为了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如今天道有异,阳盛而阴衰,陛下和本宫排除万难立皇太女为储君,便是为了平衡天道,绵延天下福运。
——今后谁再敢对皇太女口出恶言,”
赵观柔顿了顿,“以谋逆罪处。”
“是!”
周遭的侍卫宫人们连忙道。
忙完了婚仪后,已是三月下旬了。
三月下旬的这一天,恰好匡太后难得的身子爽利,赵观柔带着她和梁立烜一起去地牢中看了看那个已经被关押了数月的郭顺玫。
郭顺玫的境遇比之从前那个高贵雍容的郭太后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下子从云端摔倒在了污泥之间。
见到郭顺玫时,她整个人已经面黄肌瘦憔悴得不行了,身上似乎都只剩下最后的一层皮肉,勉强包裹在她枯败老去的骨头上。
从前为郭太后制衣时,都是用的全天下进贡来的四海九州各地最好的锦缎丝绸;而如今裹在郭顺玫身上的,则是一件数月都不曾浣洗过的粗布麻衣。
地牢之内,时不时还有老鼠或是跳蚤从她身上爬过,而她双目无神地靠在牢房内的一角,叫人不知道她脑子里在想什么。
观柔让匡氏待在一边,避免正面和郭顺玫起了冲突,反倒刺激到她的情绪。
因她知道郭顺玫这个人,如今一切的指望都没有了,只剩下那一张嘴,必定是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得出来的。
没得让匡氏的心情再被这位老仇人影响到,伤了她的身体。
然而,让赵观柔没有想到的是,待地牢内的郭顺玫看见她和梁立烜之后,面上不仅没有流露出嘲讽怨恨的神色,反而如看见了自己的救命稻草一般跪趴在地上就要朝他们扑过来。
“烜儿!烜儿!我的二郎啊我的二郎!”
郭顺玫哭嚎着就要扑到梁立烜的跟前去。
一副思念孩子的慈母模样。
梁立烜微微侧身避开了,面色十分平静地看着她:
“你看看谁来了。”
他的意思是让郭顺玫去看赵观柔。
“赵充媛?赵淑妃?”
“哦,如今你是皇后了。”
郭顺玫哭喊的声音停滞下来,虽然她觉得自己早就见过了这个南地赵女,已经没什么可再看的了,但是梁立烜既然如此说了,她还是下意识地抬头看了她一眼。
虽然被关在地牢里面数月,但是外头发生了什么大事,看管的狱卒们在得到皇帝应准的情况下,还是会告诉这位曾经的郭太后的。
所以郭顺玫自然也知道皇帝立赵皇后、册封皇太女的事情。
知道当年那个赵观柔生下的孽种竟然这么多年都没有死,不仅没有死,反而被皇帝好好地藏起来养大了,想到杨拂樱的外孙女竟然还当上了皇太女,郭顺玫的内心是有过怨恨和不甘的。
但是她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花太多的时间去怨恨这些,身为阶下囚,一切的盘算和欲望落空了之后,她只担心自己的儿子梁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郭氏的确是该死了。
不仅仅是郭顺玫一个人,而是整个郭氏的族人。
包括郭顺玫所生的那两个姓梁的她的孩子。
帝后这场大婚的琐碎婚仪一直忙碌到了龙徽七年三月的中旬,因为还有大邺周围各藩国邻国的使臣们前来为赵皇后与皇太女以国礼的形式送上的贺礼,而帝后与太女也得一一接见他们,所以又花费了足足半月多的功夫。
自然了,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那些因为反对皇太女的存在而被皇帝贬谪流放乃至抄家的文武臣僚们更是只多不少。
当皇帝回到洛阳、让赵皇后和皇太女出现在众人面前的这一刻开始,其实才是一切纷争的真正起点。
梁立烜和赵观柔如今都在大中殿前面的武成殿处理日常政务、召见文武百官。
那一日,当一个年逾六旬的花甲老翁被皇帝下令即刻处死的时候,他在被人拉出宫门时恰好看见了身着华服逶迤而来的赵皇后。
那人旋即对着赵皇后破口大骂起来,更是对她极尽诅咒之能。
“赵氏!我大邺多少的忠臣能将死在你们母女蛊惑君心的挑拨之下!皇天后土,莫不再看,你、和你生的那个孽种,你的孽种定连十岁都活不到!陛下日后一定还会有其他的男嗣承袭大位的!”
“赵氏,你害死了这么多人,损了你女儿这么多的阴德,你就不怕遭报应吗?!”
这话倒是让赵观柔觉得好笑。
她抬手命拖着那老文官的侍卫们停下了步伐,自己则缓缓走到了他跟前和他对视着。
时逢黄昏,晚霞的余晖照耀之下,赵皇后面上的娇艳笑意如同一条已经张开了毒牙的冷蛇,叫人忽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你听好了,”
她微微一笑,仍旧是那般的光艳倾城,只是这笑意里却再无当年那个幽州侯赵夫人的纯善温婉。
“本宫不需要你们这些去为本宫的女儿积德。本宫只需要你们的血肉和白骨,去妆点皇太女的江山。”
她抬起了头颅,扬声对众人道,
“那些司天使和天师们都是怎么说的,你们忘记了吗?”
“皇太女的现世,是为了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如今天道有异,阳盛而阴衰,陛下和本宫排除万难立皇太女为储君,便是为了平衡天道,绵延天下福运。
——今后谁再敢对皇太女口出恶言,”
赵观柔顿了顿,“以谋逆罪处。”
“是!”
周遭的侍卫宫人们连忙道。
忙完了婚仪后,已是三月下旬了。